本文是学霸学习习惯系列第五篇—错题集。 一位高考状元分享的学习经验: 我的秘籍是错过的题目不再错,提高错题本的使用效率,用好之后成绩提高一大截。 这段朴素的话道明了错题本对于提高学习效率、学习成绩的重要性。 为什么要做错题集,怎么做错题集,常见的错误分类有哪些,如何实现错题集的高效率利用呢?以上问题我们一一进行探讨。 为什么要做错题集解题训练的根本目的:缩小自身思维能力与出题者的要求之间的差距。 因此,我们要使用错题集来总结错题原因,避免一错再错。 做错题集的常见误区1. 没有错题集。错题的考点没有归纳整理掌握,一错再错。初一不会,中考还是不会。 2. 有错题集,但只增加不减少。部分学生对错题集没有定期复习和整理,导致错题越来越多,错题集混合着很熟悉的考点和不会的考点。 3. 只在考前看错题集。很多学生花一个月刷已经会的考点,而不愿意平时每周花半个小时弄懂错题,复习效率低下。 不同学科的错题集重点高考、中考的趋势是取消文理分科,意在培养更全面的人,让学生更加发挥自己的优势。我们应该关注到不同学科的错题集侧重点不同。 (一)文科 语文和英语的错题集的重点在于基础知识;历史和政治错题集重点收纳客观题和主观题的解题思路;地理错题集重在归纳知识点 (二)理科 数学和物理的错题集要记录题目的理论依据及思维方式,能体现对于定理、理论的应用和思考过程;化学和生物重点关注基础知识。 如何科学制作错题集01错题来源:各科目试卷 注意:贴科目标签,按科目放在不同的文件袋内 02错题本:使用A4活页本 A4活页本能让我们随时添加错题、调整错题的位置。 03错题的格式:错题+正确解答+反思 特别注意,要反思错误类型分类及学习方法改进,才能让错题集发挥最大作用。 04每周整理一次错题 把已经确认的掌握的错题从错题本摘除,避免错题本一直更新,收录的是不会的考点。 错误类型分类通过错题集的整理,我们归纳出常见错误类型有以下四类: (一)不会做的题 不会题目的原因在于概念不清、题型方法不会、会基本概念但不会应用等。 无论是什么学科,什么题型,都有其共性的解题方法,平时要加强自己针对某题型的解题能力。 (二)模棱两可似是而非的题 似是而非的原因在于概念模糊、记忆模糊。 很多同学经老师一点拨立马就明白,不禁捶胸顿足”当时我怎么没发现呢”。表面看上去已掌握,实际上对于知识结构体系脉络不清导致不知所措和迷茫。 因此,平时要加强概念和基础知识的训练和巩固,多做典型题型,并对典型题进行归纳和拓展。 (三)会做但做错的题 我们最常听到孩子们遗憾地说:“我本来会啊,就是...”实际上,会做但做错的原因也不同。 首先,还没看清题目条件就急急忙忙书写,审题错误导致出错,要在平时针对性训练审题功力; 其次,运算错误导致的的失分,要在平时加强运算能力。 (四)考试策略失当 最常见的考试策略失当表现为:考场时间分配不合理、克拉克现象、考前失眠导致精神不振等。 考场时间分配不合理,遇到困难时一直纠结于此,导致后面的题型缺少时间完成;克拉克现象是指遇到难题便乱了方寸,烦躁不安;考前过大压力、过度焦虑状态也会影响考场上的状态。 若想消除这些心理状态的不良影响,要着眼于平时。同学们在平时要把一般性考试作为训练考试时间分配的练兵场,克服急躁情绪,心平气和,情绪稳定。 错题本的进阶使用从没有错题本,到有错题本,到有每科错题本,到用好每科错题本是个进阶过程。 以下是错题本使用的进阶: 第一阶段:有错题本,但不看错题本 未定期翻看错题本,仅仅是应付老师的检查。 第二阶段:有错题本,仅限于就题改题 未深层次分析出错四大原因,仅归因于粗心大意等。 第三阶段:有错题本,查找出错原因 建议每周整理一次错题,每两天翻看错题集。 第四阶段:错误类型分析及学习方法改进 能从错题重归纳自己的原因,并将错因分门别类整理,并针对性地进行知识体系的升级。 第五阶段:运用出题法(改变题目条件)提高解题意识 能站在出题人角度去看考点,甚至能自己出题并解题,提高自己的思维判断能力。 1.解题训练的根本目的:缩小自身思维能力与出题者的要求之间的差距。 2.不同学科的错题集侧重点不同。 3.错题来源是各科目试卷,使用A4活页本,错题格式为错题+正确解答+反思,每周整理一次错题,把已经掌握的错题从错题本摘除,保持错题集的更新。 4.错误的分类:不会做的题、模棱两可似是而非的题、会做但做错的题、考试策略失当。 5.错题本的进阶使用:有错题本,但不看错题本;有错题本,仅限于就题改题;有错题本,查找出错原因;错误类型分析及学习方法改进;运用出题法(改变题目条件)提高解题意识. |
|
来自: 昵称52216650 > 《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