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镇西:学校明明就是读书的地方嘛为什么还要“营造书香校园”?

 邓保子 2018-04-19

好多说法大家习以为常,却没有意识到其荒唐。比如“营造书香校园”。

这个说法不知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至少有二十年了吧!到学校去看看,“营造书香校园”写在很多学校的墙上,不只是“写在墙上”,还有声势浩大的行动:开发教材、组织活动、展开奖励,还有各种关于“营造书香校园”的征文比赛、演讲比赛,包括各级媒体评比“年度推动读书人物”等等。新教育实验把“营造书香校园”列为其“十大行动”之首。

仔细一想,不对呀!学校明明就是读书的地方嘛,为什么还要“营造书香校园”?难道还有区别于“书香校园”的其他什么“校园”吗?如果没有书香,校园还叫“校园”吗?

试想一下,如果某餐馆提出:“要营造浓浓的吃饭氛围”,并大力倡导“营造饭香餐馆”;如果某服装店提出:“要营造浓浓的穿衣氛围”,并大力倡导“营造衣裤服装店”;如果某医院提出“要营造浓浓的医疗氛围”,并大力倡导“营造药香医院”……我们是不是觉得特别滑稽搞笑,可“营造书香校园”却为什么能那么庄严地呈现在我们生活中呢?

别误会,我这篇短文并不是嘲讽更不想否定“营造书香校园”,因为凡是认真“营造书香校园”的学校,都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就。千千万万的孩子和老师,因为“营造书香校园”的活动而爱上了读书,并获得了成长。

但这些“成就”和“成长”,是基于一个不正常的前提——我们的教育已经扭曲,我们的学校已经畸形。所谓“扭曲”和“畸形”,就是我们许多学校只有应试,没有阅读!这里的“阅读”,当然指的是阅读丰富多彩的人文与科学读物,而不仅仅是教材、教辅和习题集;但我们现在的学校为了“应试”恰恰更多的是“阅读”后者。于是,“有知识没文化”,“有文凭没人品”等“绝对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的出现,便是很“自然”很“正常”的事了。

岂止是孩子不读书?请“苦口婆心”劝孩子“读书呀读书”的家长扪心自问:“我”读书吗?又岂止是家长不读书?我曾经说过,中国教育的最大问题之一,便是教书人不读书。教师,过去还有一个称呼叫“读书人”,但现在“读书人”中不读书的恐怕不是个别。我常常在讲学时,面对几百上千的老师做调查:“请有书房的老师举手!”结果举手者寥寥无几,从来没有超过10位。而这样不读书的“读书人”却担负着教书育人的使命,想起来真是可怕!

前不久,一名旅居上海的印度工程师孟莎美的一篇文章红遍网络。文章这样写道:“我在飞往上海的飞机上。正是长途飞行中的睡眠时间,机舱已熄灯,我吃惊地发现,不睡觉玩iPad的,基本上都是中国人,而且他们基本上都是在打游戏或看电影,没见有人读电子书。这一幕情景一直停留在我的脑海里。其实早在法兰克福机场候机时,我就注意到,德国乘客大部分是在安静地阅读或工作。中国乘客大部分人要么在穿梭购物,要么在大声谈笑和比较价格。”这篇文章的题目是《令人忧虑:不阅读的中国人》。看到这个题目我有些难受:“不阅读的中国人”,让连不少中国人看不起的印度人都感到“令人忧虑”了,不知我们中国人自己是否感到了“忧虑”!

该文还引用了一组数据:“据媒体报道,中国人年均读书0.7本,与韩国的人均7本,日本的40本,俄罗斯的55本、以色列的64本相比,中国人的阅读量少得可怜。”说实话,这几个数字不一定准确,因为我还读到其他资料,相关数字是有出入的,但无论有着怎样的“出入”,都不影响“中国人的阅读量少得可怜”这个结论。

正是在这个“令人忧虑”的大背景下,包括新教育人在内的许多有识之士提出并践行“营造书香校园”,便显示出了极为可贵的价值。虽是荒唐的,却是无奈的,更是必须的——面对“全民不阅读”(人年均读书0.7本,肯定是“全民不阅读”)的现状,如果还不采取一些措施——包括大力倡导(甚至通过行政力量强行推动)“营造书香校园”,中华民族的前途真的堪忧!

类似于“营造书香校园”这样“滑稽、无奈却必须”的现象还有很多,比如“道德楷模”、“感动中国”等人物的评选。仔细一想,好多“模范”都不过是做了其职业应该做到的,或者尽到了做人的良知:爱岗敬业啊,孝敬父母啊,诚实守信啊,等等。我们歌颂一位老师,不是因为他教学精湛,而是不收家长红包;我们赞美一位卖油条的师傅,不是因为他的油条特别可口,而是他不用地沟油!记得有一年电视台推出一个“最美人物”,其“感天动地”的事迹是他作为一个工头,赶在年终前将农民工所有的工资付清,没有一分钱的拖欠。

我看了这些新闻,唯有苦笑。但是,当的确有老师收家长红包,的确有师傅炸油条用地沟油,的确有工头拖欠民工工资时,这些“歌颂”和“赞美”便有了不可低估的积极意义。

什么时候,我们的媒体不再有这样的评比这样的新闻时,我们的国家便真正成了文明国家。同样,当人人以读书为习惯,如呼吸一样自然,不需要任何“推动阅读人物”、不需要再“营造书香校园”时,教育便回归到教育的起点,学校便恢复了学校的本色。

2018年4月14日

李镇西:学校明明就是读书的地方嘛为什么还要“营造书香校园”?

“当老师的工资连一个厕所、一个厨房都买不起时,还奢谈书房,真是可笑!”真的可笑吗?

——就阅读答读者问

原创作者|李镇西

本文为李镇西校长原创,首发李镇西校长个人微信公众号“镇西茶馆-ID:zhenxichaguan”,校长传媒获得授权发布

李镇西:学校明明就是读书的地方嘛为什么还要“营造书香校园”?

我年轻时住一个几平方米的小屋,还是和人合住,但整个一面墙都是一个书橱,这是我不多的藏书;出到成都时已经三十多岁,没有房子,只能住小楼阁,也只有几平方米。但无论是小屋还是小楼阁,都是我的书房……

拙文《学校明明就是读书的地方嘛,为什么还要“营造书香校园”?》前天在“镇西茶馆”推出后,引起强烈反响。有人认为题目属于“标题党”,其实这个题目恰恰不是,我整个文章都是在严肃地回答这个问题:学校明明就是读书的地方嘛,为什么还要“营造书香校园”?所以这个标题一点都不“党”。

因为留言公开的数量有限,只能公开100条,所有好多后来的留言无法公开。我已经多次说明过,这里再次说明,网友们不要误解。有时候我会把前面已经公开的留言屏蔽,以空出公开的名额,让后来的留言得以公开,即轮流放出。但更多的时候我没有这个精力。今天在这里再次说明,请大家理解。

下面我就读者们在留言中涉及到几个问题谈谈我的看法——

1

“您究竟要表达什么?为什么要反对‘营造书香校园’?难道‘营造书香校园’不好吗?”

对这样的理解,这样的疑问,我真是哭笑不得。这些朋友根本就没有认真读我的文章,看了一个标题就“义愤填膺”。经常都有这样的读者,看文章不仔细,一目十行,自以为眼光敏锐,但其实根本没看懂,便发表不知所云的评论和疑问。我首先要劝这样的朋友放平心境,认真阅读。

不过,这里我还是打算心平气和地给这些马大哈阅读者认真答复。

文中写得很清楚——

别误会,我这篇短文并不是嘲讽更不想否定“营造书香校园”,因为凡是认真“营造书香校园”的学校,都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就。千千万万的孩子和老师,因为“营造书香校园”的活动而爱上了读书,并获得了成长。

正是在这个“令人忧虑”的大背景下,包括新教育人在内的许多有识之士提出并践行“营造书香校园”,便显示出了极为可贵的价值。虽是荒唐的,却是无奈的,更是必须的——面对“全民不阅读”(人年均读书0.7本,肯定是“全民不阅读”)的现状,如果还不采取一些措施——包括大力倡导(甚至通过行政力量强行推动)“营造书香校园”,中华民族的前途真的堪忧!

虽然在本来就应该书香袭人的校园“营造书香校园”是“多此一举”,但现在很多学校没有书香,所以“营造书香校园”很有必要。这就是我的逻辑。

明白了吗?要不要我再讲一遍?

2

“我看到许多德国人也不读书的,欧洲人素质不见得比中国人高。为什么你要这样抬高德国人呢?”

依然是一个马大哈读者的问题。因为我原文并没有说过德国人比中国人爱读书,只是引用了一位印度人的文章。但是我去过德国多次,也有学生在德国生活,当然不敢说所有德国人任何时候都安静阅读(比如你看的那一次就不是),但总体上讲,德国阅读的人比中国多,这是事实。至于您说“德国人素质很低”,我就不和您争论了。

当然,我知道要得出一个结论,最好有科学的统计调查,拿数据说话,而不能凭感觉,比如“我看到”“我觉得”。因此,我说“总体上讲,德国阅读的人比中国多,这是事实”也缺乏调查数据支撑。至于欧洲人其他素质是否高于或低于中国人,我不做评判。他们也有他们的问题,也有坏人。比如治安,至少我知道巴黎就比较乱。但是,去过发达国家(包括欧美和澳洲等等)的中国人,只要不带偏见,都会感到他们的平均文明素养水平比目前中国人高。当然,如我前面所说,我现在无法去做大面积调查统计,只能说我之所见所闻。

中国自古以“礼仪之邦”著称于世,在很长时间里,我们的文明程度是足以让我们自豪的——这不是和别国比,而是我们内部人与人之间的温良恭俭让,包括读书传统,都无愧于“诗书之国”的美誉。但不得不承认,由于种种原因,我们目前的精神文明程度的确令人忧虑(关于这点,我在前几天那篇《“学生打破老师的头”真相究竟如何——兼谈滋生类似恶性事件的社会土壤》一文中已经有比较充分的阐述),多向别人的长处学习,这是我们应该有的胸襟。如果一点都不愿看到更不愿意说别人的好处,这只会妨碍我们的进步。这个浅显的道理,不言而喻。

3

“当老师的工资连一个厕所、一个厨房都买不起时,还奢谈书房,您不觉得可笑吗?”

我是觉得可笑。但“可笑”的是您的说法。

其实,我每次在做关于“有没有书房”的举手调查时,都要补充一句:“年轻老师不必为没有书房而内疚,因为你们刚工作,连房都没有,哪有书房呢?”

我年轻时住一个几平方米的小屋,还是和人合住,但整个一面墙都是一个书橱,这是我不多的藏书;初到成都时已经三十多岁,没有房子,只能住小楼阁,也只有几平方米。但无论是小屋还是小楼阁,都是我的“书房”。狭窄的空间里,只有一张单人床和两个书橱——后来书多了,我便学毛泽东,将一些新买的书堆在床上;再后来书多了,便将书堆在床下。

我说“一个知识分子应该有自己的书房”,这里的“书房”既指实实在在的一间独立的屋子,比如我现在就有独立书房;也指与卧室、客厅兼用的读书空间。也可以把这里的“书房”理解成一种借代,借代“藏书”。这样说,可能老师们更能够接受吧——每一个知识分子或多或少应该有自己的藏书。

请问您现在是住大桥下或马路边吗?我估计不是吧!那你的生活空间为什么就不能放一个书橱呢?对于一个真爱阅读的人来说,只要有住房,就会有书籍的位置。

至于“当老师的工资连一个厕所、一个厨房都买不起”,是的,教师的待遇的确亟待提高。但是,第一,对于不爱读书的人来说,就算他有豪华别墅,里面也没有书的位置;第二,“工资连一个厕所、一个厨房都买不起”的,绝不只是教师吧?医生、警察……他们一个月的工资能够买“一个厕所、一个厨房”吗?甚至收入比教师高的公务员,如果他规规矩矩没有非法收入,如果住在大都市甚至一些三线城市,一个月的工资同样买不起“一个厕所、一个厨房”。

要读书的人,无论多么窘迫,都会有自己藏书;不想读书的人,总会有一万个理由为自己没有藏书辩解。

话说得有些直,但请您仔细想想,是这个理吗?

4

“我是医生,我和我同事现在读的书99%都是专业的书,这算读书吗?”

当然算,但不够。

我一直认为,一个人的阅读结构不应该只专注于“有用”的书,比如为了升学,为了职业,为了考试(不仅仅是升学考试,还包括驾照考试之类)……更应该读“没用”的书——或者换个说法,叫做“非功利阅读”。

我们为什么要读书?“学以致用”当然是一个原因,但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我们是“人”!如果就生物学本身的角度而言,人和动物是没有区别的;但“人是一只会思想的芦苇”,于是人便成了自然界“万物之灵长”。人之为人在于“精神”,而通过阅读,我们可以尽可能完整而完美地建构无愧于作为一个“人”所应有的精神世界。正如培根所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读散文使人宁静,读小说使人认识社会和人生,博物使人深沉,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与修辞使人善辩。”茫茫宇宙,匆匆人生,“我是谁?”“我从哪儿来的?”“我要到哪儿去?”——对自己生命的追问,需要我们徜徉于人类精神文明的长廊,在触摸历史的同时憧憬未来,在叩问心灵的同时感悟世界。

对医生的阅读,因为不懂你们的专业,所以我不好提什么具体的建议,但对于一个有着更高追求的教师,恐怕不能仅仅只有“功利性阅读”。除了“有用”的阅读,我们能不能来点“没用”的阅读――这里的“有用”“没用”当然是就眼前的急功近利而言。教师,作为人类精神文明的传承者,除了认真阅读教育教学专业书,能不能读一些与教育教学“无关”的书――政治、哲学、经济、历史、文学等方面的书?

我曾经对年轻教师的阅读结构有这样的建议:

第一,读有关人文和科学素养方面的书,尤其是文史类的书,这会让我们拥有宽阔的视野、充沛的情感和饱满的灵魂,站在人类精神文明的高度俯瞰我们的每一堂课。这类阅读最好占全部阅读量的50%。

第二,读有关教育学、心理学的书,包括教育名著,这是作为一个教育者应有的职业理论素养。关于教育的理念、特点和原则,关于儿童的思维、情感和心理,都应该是所有教师必备的通识性知识。这类阅读最好占全部阅读量的30%。

第三,关于学科教学的书,包括所教学科最前沿的知识和研究成果,以及相关的教学法还有著名学科特级教师的论著,这是任何一个学科教师所应该具备的“必读书”,这关系着你的课堂是否能够吸引孩子。这类阅读最好占全部阅读量的20%。

我还是特别强调阅读第一类著作的重要性。这关系着你在学生心目中是否是一个“有学问的人”,更关系着你对世界的理解,对社会的理解,对人的理解是否深刻。

当然,阅读带有个人兴趣和爱好,谁也无法强求你必须读什么。我这里只是建议而已。

5

“读书需要时间,问问老师们,有么?”

关于这个问题,我多次撰文说过。我的基本观点是,只要真正把这当成你必须要做的事,你总会找到时间的。

当然,老师们说“没读书的时间”也不完全是找“借口”,因为由于应试压力,老师们往往早出晚归、披星戴月——有的老师戏称为“七上八下”(早晨七点上班,晚上八点离校),晚上回到家里还要备课、批改作业、处理班级事务,除此之外,还要应付许多验收、检查等等。在这种情况下,老师们读书的时间被挤压,这的确是事实。

我曾经说过,读书有没有时间,关键是看你是否把读书当做内在需要,并养成习惯。任何一件事,只要是你的内在需要,并养成了习惯,再忙都有时间去做,或者说永远会有时间。比如,对于热恋中的小伙子,再忙都有时间去约会,因为这是他内在的需要;再比如,对于吸烟的人来说,再忙都不会忘记吸烟,因为他已经养成情不自禁的习惯。读书也是这样。

当然,在某一天或者某一周,你的确因为临时的重要任务——要准备赛课啊,要迎接督导啊,等等——而忙得连饭都没时间吃,通宵熬夜,可能的确没有时间读书,但这不是常态,这种“非常态”不可能持续几个月甚至一年。通常情况下,再忙都能挤出时间读书的。比如我,候机室可以读书,火车上可以读书,有时候开会去得早也可以读书,甚至周末去农家乐,在阳光下躺在青青山坡上都可以捧一本书读几页……

关键还是养成手不释卷的习惯。

6

所以,关键不是读什么形式的读物,而是读什么内容的著作。

这里不得不说说我对“碎片化阅读”的态度。我们许多人,包括我自己,常常利用等候公交车、乘坐地铁、排队购物的时间,拿着手机阅读;所读内容,往往短小,或只言片语。我们把这叫做“碎片化阅读”。

从总体上说,我对“碎片化阅读”持积极肯定的态度。碎片化阅读最大的意义,在于让许多普通人赋予无数碎片化时间以价值。像我刚才说的,等候公交车、车坐地铁或火车、在飞机上等等时间,发呆、打盹儿那时间过了也就过了,但如果碎片式地在手机上读几行文字甚至几段文章,同样的时间便有了生命的意义。

只是——

第一,碎片化阅读更需要辨别与选择。现在许多手机阅读者是“浅层次阅读”——这个表述不一定很准确,但现在人们的手机阅读往往是的确很肤浅。我们当然无权要求教师每一次阅读都必须“厚重”“深刻”所谓“正能量”——如果真那样,则是典型的文化霸权;但是,既然我们的时间有限,面对浩如烟海的阅读文字,还是应该有所选择,这是对自己生命的负责。

第二,碎片化阅读不能取代长篇阅读。电子阅读特别是在手机上阅读,人们往往一目十行地跳读,这是一种情不自禁的浏览。这也是需要的,因为爆炸式的信息量,有时需要我们快速扫描、敏锐筛选,所以“一目十行”有时也是一种有效的阅读方式。但我们的阅读不能总是“浏览”,有时候更需要花相对长一些的时间精读与咀嚼,伴随着思考,这样才能将经典化做自己的生命。最理想的阅读,是碎片化阅读与经典化阅读相结合,二者互为补充。

感谢大家的参与,读了我的上篇文章后提出这么多问题,让我有机会和他们继续探讨关于阅读的问题。如果不是大家的提问,就不会有这篇后续文章。

这篇近五千字的文章是在南通机场候机时,用两个多小时在膝盖上的笔记本电脑上写成,当时我还时不时抬起头和朋友(新教育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陈东强和办公室主任杜涛)聊几句天。当广播里通知南通至成都的航班登机时,我刚刚好写完,很有成就感。这两个多小时,仅仅聊天也可以打发过去,但我却写了一篇文章。我的双肩包里还有两本董瑞祥先生的书:《走进安徒生童话王国》(已经读了一半)和《试验人生》,计划在飞机上读……

朋友们常常惊叹:“李老师每天都要更新‘镇西茶馆’,写那么多字,他是怎么做到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