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阳不足,变现百病。文|曲柏

 亲阳曾子 2018-04-20

 

《黄帝内经》说:“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脾胃论》说:“内伤脾胃,百病由生”。

曲柏说:“中阳不足,变现百病”。

金元四大家之李东垣根据《黄帝内经》“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的理论,明确提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脾脏全是凭借胃腑之土来平和,则有所受而生荣,周身四肢皆旺,十二神守职,皮毛固密,筋骨柔和,九窍通利,外邪不能侮也,胃虚则五脏六腑、十二经、十五络、四肢皆不得运而百病生焉。因为脾胃内伤则不能化生气血,气血虚弱内不能维持身心之活动,外不足抵抗病邪的侵袭,故发生各种疾病。 那么引起脾胃虚弱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是中阳不足,中阳即中焦脾胃之阳。如《脾胃论》云: “脾胃不足之源,乃阳气不足”。

具体地讲,有四种致病因素:

“苍天之气贵清静,阳气恶烦劳,病从脾胃生者一也。”

“阴精所奉其人寿,脾胃不和,阳精所降其人夭。阴精所奉谓脾胃既和,谷气上升,春令夏行,阳精所降,谓脾胃不和,谷气下流,收抽令行,故其人夭,病从脾胃生者二也”;

脾气之输精又取决于少阳胆气的升浮,“胆者,少阳春升之气,春气升则万物安,故胆气春升侧余脏从之,胆气不升则飨泄,肠僻不一而起矣,病从脾胃生者三也。”;

“五味入口,藏于肠胃,昧有所藏,以养五气,气和而生,沛掖相成,神乃自生,气或乖错,人何以生?病从脾胃生者四也。”

可见,劳倦伤脾,喜怒过度,饮食失节以及七情耗气,均可引起脾胃阴阳失调,升降失司而发病。

根据《内经》“阴精所奉其人寿”的理论,东垣特别强掉谷气上升的重要作用,也就是脾主升清,胃主通降,升清降浊,则气机调和。脾胃居于中焦,具冲和之性,是气机升降之枢纽。饮食入胃,化生元气,脾胃虚寒,“先翰脾归肺,上行春夏之令以滋养周身……升已而降,下物膀脆,行秋冬之令,为转味化槽粕而出。”脾胃元气主升,则水谷精微经脾气转输而化生营血向各组织器官转运,脾胃元气升已而降,则胃肠消化后的食物残渣及全身多余的水液经大小便排出体外。而在此升降过程中,脾胃元气的升是起主导作用的,因而具有更重要的生理意义。

不仅如此,东垣还认为,在脾胃元气升腾的影响下,肾精得以上奉而髓实骨健。“肾主五脏之精,皆上奉于天一、主运化以奉升浮。肝胆得以条达而气和筋柔;心肺得以充润而脉实窍利;随着脾胃元气的升腾,津液亦随气流行,而全身精血饱满。可见,脾胃通连上下,有升有降,升则上输于心肺,降则下归于肝肾,肝之升发,肺之肃降,心火之下交,肾水之上济,皆有赖于脾胃的健运。只有脾胃健运,升降有序,出入有节,才能维持“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脏,清阳实四肢,浊阴归六腑”的正常功能。根据《内经》“阳精所降其人夭”的理论,东垣认为,所谓“阳精所降”即脾胃不和,阳气不足,清阳不升,因而谷气下流,也就是脾胃气机的升降失常和清浊不分。清阳之气不能敷布,污浊之物不能排除,则发病变。东垣指出“胃气下溜,五脏气皆乱”。

由于脾阳不升,谷气下流,郁闭于下焦,气遏于百脉,即形成阴分气盛和阳分气虚的病理状态。如东垣所说:“大抵脾胃虚弱阳气不能生长,脾病则下流乘肾,……是阴气重叠,此阴盛阳虚之证”。又说:“夫脾胃不足皆为血病,是阳气不足阴气有余”。这种相对过盛的阳气既已闭郁于下焦和百脉之中而不能宣发,郁遏过久即变化成为一种病理性的壮火,即所谓“阴火”。阴火亢盛,则乘其土位而更伤元气,即 “壮火食气”,“火与元气不两立,一胜则一负”,故日:“相火为元气之贼”。阴火越升,越盛,则元气越陷,越虚,脾气越不升,则谷气越下流,以致气血无所化生,脏腑百骸无所养,外邪更易乘虚而入。可见,“虚”和“陷”是“阴火”发生的原因。中阳不升,元气虚陷,是脾胃内伤发病的主要病机。由于不合理的生活理念,目前人群里边中阳不足的患者非常多见,甚至于很大部分疾病与之密切相关。

综上所述,中阳不足,失于温煦,阴寒内生,以致食少、胃脘冷痛、腹痛腹胀、腹喜温喜按、便溏、畏冷肢凉等为主要表现的虚寒证候,又称脾胃虚寒症。

总结一下,引起中阳不足的病因主要有:

(1)、不良的饮食习惯:

①、过食生冷瓜果、蔬菜、海鲜、冰冷及冰镇食物等,外寒直中中焦;

②、晚睡晚起、不吃早餐:上午为阳中之阳,7-9点钟更为胃经循行的时刻,睡懒觉、不吃早餐致脾胃阳气不能得到生发,久之则易致中阳不足。

③、过食寒凉、泻下药物:南方天气炎热,人们常服用“降火”凉茶,过食易引起脾胃寒凉;减肥的女性服用的减肥药以及市面上常见的通大便的药物,多有泻下功能,长期服用,引起中阳不足。

(2)、不良的饮水习惯,空腹饮水、喝茶,餐前后过多饮汤水,重伤脾胃阳气,脾失健运,水湿不化,中阳渐虚。

(3)、医源性:抗生素性多寒凉,如果经常大量使用,以致脾肾寒凉,中阳不足。

(4)、心肾阳不足:命门火衰,火不生土;心阳不足,脾阳不生以致脾阳虚衰,温运失职,寒从内生。

治疗上,常用大建中汤、小建中汤、补中益气汤、附子理中汤、香砂六君子汤,苓桂术甘汤、桂枝柴胡龙骨牡蛎汤加减治疗,配合温肾阳的桂附地黄丸、右归丸及温心阳之等,可取得较好的疗效。寒热错杂,燥湿夹带者,也可以使用半夏泻心汤、柴胡桂枝干姜汤和乌梅丸之类的方子。

生活调理:

(1)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勿过食生冷瓜果、海鲜,不吃冰镇食物,多食牛肉、羊肉等温补中焦食物;早睡早起,空腹不喝水,按时吃早餐,减少汤水、饮料及流质饮食;如自觉有“上火”,请在中医的指导下适当的“降火”,勿擅自进食过多寒凉药物。

(2)晨起锻炼,借助早上阳气旺盛之时,通过锻炼来助长人体的阳气。这个锻炼不是指剧烈运动,因为“过犹不及”,“气有余便是火”,“欲速则不达”的道理我们必须明白。旋转式、交替单举双臂、循序渐进递增式运动才是最棒的运动,根据自己的情况只要能使身子微微出汗为度。

中阳振奋则全身如日中天,中阳复兴则百病日渐式微。#大山里的中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