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临终关怀——平静地告别

 源源不断 2018-04-20

医学即使发展至今日,还是有些疾病无法治愈,比如末期癌症,比如渐冻人。对于这些病人,不久后的死亡是不可避免的。



国外有一部纪录片,记录了一名渐冻人患者要求安乐死,医生为其实施安乐死的过程,在整个过程中,他的爱人一直都陪伴在他的身边,虽然充满了悲伤,却又十分宁静,仿佛这名患者只是睡着了一般。


在我国,安乐死并不合法。但是对于那些即将死亡的患者,生命的最后阶段还有一种其它选择,那就是临终关怀。



临终关怀(Hospice Care)的理念始于英国。上个世纪50年代,英国的一名护士桑德斯在其工作的肿瘤医院里,目睹了临终病人的痛苦,决心改变现状。于是,1967年,她创办了著名的临终关怀机构ST.Christophers'Hospice,使临终病人能够舒适平静地走完最后一程。之后,临终关怀的理念先后传入其它国家,80年代后期被引入中国。


HospiceCare在香港称为“善终服务”,在台湾译作“安宁照顾”,国内则称为“临终关怀”,它的目标就是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减轻病痛与其他生理症状,解决患者的心理、社会和精神需求,令病人内心宁静地面对死亡。同时,临终关怀还能够给予患者家人一定程度的支持,帮助病患家人承担劳累与压力,做好准备接受他们挚爱的离世。与其它医学治疗不同,临终关怀的目的并不是为了治愈疾病,而是在患者剩余的生命中保证它的生活质量。



这里,还要提到一个概念,叫做姑息治疗(Palliative Care),姑息治疗与临终关怀均是出于对于重症病人的仁慈关爱,但两者的概念不完全相同,姑息治疗可以看做是临终关怀的一部分,同时也是独立的一门专科。姑息治疗主要是根据病人的情况,给予缓解病人的症状,比如疼痛、恶心、便秘等。而临终关怀则更多地关注病人的心理、情感以及精神需求。临终关怀主要针对的是终末期的病人,而姑息治疗可以在是病人还在接受积极治疗的同时就开始。


那么,什么样的病人适合接受临终关怀?

首先,是预期寿命不超过6个月的终末期病人。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临终关怀只有6月的时间,而是可以持续提供直至患者的生命终结。


其次,临终关怀并不仅仅针对末期癌症病人。其它疾病终末期的患者,比如慢性心力衰竭、肾功能衰竭、痴呆、慢性阻塞性肺病或者肌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俗称渐冻人)的患者,均可以接受临终关怀服务。以美国为例,接受临终关怀服务的病人只有36%是晚期肿瘤病人,还有64%的病人是其它疾病终末期患者。


而且,临终关怀也不单单针对老年人,任何年龄的病人,只要是疾病终末期,都可以接受临终关怀。当然,以年龄结构分布来分析,还是以老年人群为多。


接下来,需要了解的是,什么样的场所适合提供临终关怀?

国外,通常在患者的家中、临终关怀中心、医院、有条件的护理中心均可以提供临终关怀服务。而国内,目前大部分是在临终关怀中心。以上海为例,现在共有18家社区服务中心提供提供临终关怀服务,每个区域基本都有一家,所有费用都可以通过医保支付。


最后,还要了解一下,临终关怀服务由什么样的人提供呢?

临终关怀服务是由一个团队提供的。团队中包括医生、护士、社工、药师、心理咨询师等人员,所有人员都是接受过临终关怀培训的专业人士,可以为患者及家属提供24小时全天候的服务。


临终关怀的理念,引入国内,至今已有近30年的历史,但是能够接受这个理念的人群,仍然不多。国人提倡“百善孝为先“,常常有人认为,但凡任何疾病、任何状态都要尽力抢救,不然就是不孝,即使是疾病终末期的病人,也必须全力抢救,这是一个误区。



生老病死,是一个自然过程,没人可以例外。每一条生命都会走向终点,对于即将到达终点的病人,大多希望平静而有尊严地离开。在生命的尽头,让他们尽可能地减少痛苦,带着坦然,平静地谢幕,同时帮助家人舒缓压力,做好家人离世的准备,这就是临终关怀的含义所在。


古人云:“孝当竭力,非徒养身。鸦有反哺之孝,羊知跪乳之恩。岂无远道思亲泪,不及高堂念子心。爱日以承欢,莫待丁兰刻木杞;椎牛而祭墓,不如鸡豚逮亲存”。在亲人在世时,尽量照顾,在亲人即将离世时,安然接受,陪伴他们平静地走完最后一程,这就是孝道。


作者:同仁医院全科医学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