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文一人缘:《墨子七患》墨子曰「国有七患七患者何」人生不惑!

 峨眉佛光 2018-04-21



一文一人缘:《墨子七患》墨子曰「国有七患七患者何」人生不惑!

【原文】

子墨子曰:国有七患〔1〕。七患者何?城郭沟池不可守而治宫室,一患也;边国〔2〕至境,四邻莫救,二患也;先尽民力无用之功,赏赐无能之人,民力尽于无用,财宝虚〔3〕于待客,三患也;仕者持禄,游者爱佼〔4〕,君修法讨臣,臣慑而不敢拂〔5〕,四患也;君自以为圣智而不问事,自以为安强而无守备,四邻谋之不知戒,五患也;所信者不忠,所忠者不信,六患也;畜种菽粟不足以食之,大臣不足以事之,赏赐不能喜,诛罚不能威〔6〕,七患也。以七患居国,必无社稷;以七患守城,敌至国倾。七患之所当〔7〕,国必有殃。

【注解】

〔1〕患:祸患。

〔2〕边国:敌国。边,应为''敌''。

〔3〕虚:空虚。

〔4〕佼:交往。

〔5〕拂:违背。

〔6〕威:威吓。

〔7〕当:存在。

【译文】

墨子说,国家有七种祸患。这七种祸患是什么呢?城郭和护城河不能守护,却整治宫廷居室,这是第一种祸患;敌对的国家侵犯到境内,周围的国家不救援,这是第二种祸患;先耗尽民力做无用的事情,赏赐那些没有才能的人,民力在无用的事情上耗尽,财宝因招待宾客而空虚,这是第三种祸患;为官的人只爱俸禄,交游的人爱交友,国君修正法度讨伐臣子,臣子害怕而不敢违背,这是第四种祸患;国君自以为圣明智慧而不过问国事,自以为国家安定强盛而不做守护储备,邻国有所图谋而国君不知戒备,这是第五种祸患;国君所信任的人不忠心,对国君忠心的人不被信任,这是第六种祸患;国内储备的五谷不足以供养百姓,大臣不能尽职,国君的赏赐不能使人喜欢,诛杀惩罚不能起到威吓的作用,这是第七种祸患。这七种祸患存在于国家之内,必定失去社稷江山;用它们来护城墙,敌军来到国家就会灭亡。七种祸患存在,国家必然会遭殃。

【原文】

凡五谷者,民之所仰〔1〕也,君之所以为养也。故民无仰,则君无养;民无食,则不可事。故食不可不务也,地不可不力〔2〕也,用不可不节也。五谷尽收,则五味尽御于主,不尽收则不尽御。一谷不收谓之馑〔3〕,二谷不收谓之旱,三谷不收谓之凶,四谷不收谓之馈〔4〕,五谷不收谓之饥。岁馑,则仕者大夫以下皆损〔5〕禄五分之一;旱,则损五分之二;凶,则损五分之三;馈,则损五分之四;饥,则尽无禄,禀食〔6〕而已矣。故凶饥存乎国,人君彻〔7〕鼎食五分之三,大夫彻县,士不入学,君朝之衣不革制;诸侯之客,四邻之使,雍飧〔8〕而不盛;彻骖騑,涂〔9〕不芸,马不良粟,婢妾不衣帛,此告不足之至也。

【注解】

〔1〕仰:仰仗,依赖。

〔2〕力:尽力。

〔3〕馑:歉收。

〔4〕馈:通''匮'',匮乏。

〔5〕损:减少。

〔6〕禀食:供养。

〔7〕彻:同''撤'',搬去。

〔8〕雍飧:早餐和晚餐。

〔9〕涂:道路。

【译文】

大凡五谷是人民的生活依赖,国君的供养。所以人民没有仰仗,则国君不能供养;人民没有食物,就不可侍奉国君。所以不可不务必抓粮食生产,不可不尽力耕作土地,不可不节省用度。五谷丰收,那么国君就能尝尽五味,不丰收就不能尝尽。一谷不收叫做馑,二谷不收叫做旱,三谷不收叫做凶,四谷不收叫做匮乏,五谷不收叫做饥荒。发生岁馑,作官的自大夫以下都减去五分之一俸禄;发生岁旱,就减少五分之二俸禄;发生岁凶,就减少五分之三俸禄;发生岁匮,就减少五分之四俸禄;发生岁饥,就失去俸禄,只能供给粮食而已。所以国家发生凶饥之灾,国君就要撤去五分之三的食物,大夫撤去悬挂的乐器,读书人不能入学读书,国君的朝服即使破旧也不能重做;来自诸侯国的客人、邻国的使节,早晚餐都不丰盛;驾车时减除了骖騑马,道路不能修整,马吃不到粮食,婢女侍妾穿不上丝织衣服,这表明财物不足已到了极点。

【原文】

今有负其子而汲〔1〕者,队〔2〕其子于井中,其母必从而道〔3〕之。今岁凶,民饥,道饿,此疚重于队其子,其可无察邪!故时年岁善,则民仁且良;时年岁凶,则民吝且恶。夫民何常此之有!为者疾〔4〕,食者众,则岁无丰。故曰:财不足则反之时,食不足则反之用。故先民以时生财,固本〔5〕而用财,则财足。故虽上世之圣王,岂能使五谷常收而旱水不至哉!然而无冻饿之民者,何也?其力时急而自养俭也。故《夏书》曰:''禹七年水''。''《殷书》曰:''汤五年旱''。此其离〔6〕凶饥甚矣,然而民不冻饿者,何也?其生财密,其用之节也。

【注解】

〔1〕汲:从井里打水。

〔2〕队:同''坠'',坠落。

〔3〕道:同''导'',导引,拉。

〔4〕疾:当为''寡''。

〔5〕固本:稳固根本。

〔6〕离:通''罹'',遭遇。

【译文】

现在有人背着儿子从井内打水,孩子掉到井里,他的母亲必然设法把孩子拉上来。现在逢上歉收年份,人民饥饿,道路上有饿民,这比孩子掉到井里更加严重,怎么能够不明察呢?所以当年收成好,人民就仁爱善良;当年收成不好,人民就吝啬凶恶。人民怎么会经常这样呢?务农的人少,吃饭的人多,年岁就不会丰收。所以说,财物不充足,就要反省是否依照农时,粮食不充足就要反省如何食用。所以,从前的人民依照农时生产财物,稳固根本而使用财物,那么财物就充足。所以,即使远古的圣贤的君主,岂能使五谷经常丰收而不发生水旱灾害?然而那时没有挨冻挨饿的百姓,为什么呢?这是因为努力按农时生产而且每个人都很节俭。所以《夏书》说:''夏禹时七年发生水灾''。《殷书》说:''商汤时五年发生旱灾''。他们遭遇的饥荒情况更加严重,然而百姓不致挨冻挨饿,原因是什么呢?那是由于他们生产的财物丰足,而使用时又很节俭。

【原文】

故仓无备粟,不可以待〔1〕凶饥;库无备兵,虽有义不能征无义;城郭不备全,不可以自守;心无备虑,不可以应卒〔2〕。是若庆忌无去之心,不能轻出。夫桀无待汤之备,故放〔3〕;纣无待武之备,故杀。桀纣贵为天子,富有天下,然而皆灭亡于百里之君〔4〕者,何也?有富贵而不为备也。故备者,国之重也。食者,国之宝也;兵者,国之爪〔5〕也;城者,所以自守也。此三者,国之具也。

【注解】

〔1〕待:对待,应付。

〔2〕应卒:对付突然事件。卒,通''猝''。

〔3〕放:放逐,流放。

〔4〕百里之君:小诸侯国的国君。

〔5〕爪:爪牙。

【译文】

所以仓库里没有储备谷物,不可以应付饥荒之年;兵库不准备兵器,即使站在正义的一方也无法征讨无义之人;城郭防守不完全,不能守护自己;心里不考虑防备,不可应付突发事件。这如同庆忌没有离开卫国之心不能轻易出动一样。夏桀没有应付商汤的储备,所以被放逐;商纣王没有应付周武王的储备,所以自己被杀害。夏桀和商纣王贵为天子,富有天下,然而都被诸侯小国所灭亡,为什么呢?是因为拥有富贵都不进行守备。所以,守备是国家的大事。食物是国家的宝贝,兵器是国家的爪牙,城郭是守护自身的保障。这三者是国家应当具备的。

【原文】

故曰:以其极赏〔1〕,以赐无功;虚其府库,以备车马、衣裘、奇怪〔2〕;苦其役徒,以治宫室观乐;死又厚为棺椁,多为衣裘。生时治〔3〕台榭,死又修坟墓。故民苦于外,府库单〔4〕于内,上不厌其乐,下不堪其苦。故国离〔5〕寇敌则伤,民见〔6〕凶饥则亡,此皆备不具之罪也。且夫食者,圣人之所宝也。故《周书》曰:''国无三年之食者,国非其国也;家无三年之食者,子非其子也''。此之谓国备〔7〕。

【注解】

〔1〕极赏:最高奖赏。

〔2〕奇怪:奇异宝物。

〔3〕治:整治,修造。

〔4〕单:通''殚'',用尽。

〔5〕离:同''罹'',遭遇。

〔6〕见:遭受。

〔7〕国备:国家储备。

【译文】

所以说,以最高的奖赏赐给无功之人;使国库空虚以准备车马、衣服、奇异物品;役使人劳苦用以整修宫室和观赏娱乐;人死之后又厚做棺材,多做衣服;活着时修造歌台舞榭,死了后又修造坟墓——所以,人民在外劳苦,国家仓库却被内部耗尽,君上不厌倦寻欢作乐,百姓不堪忍受痛苦。所以国家遭到敌寇侵犯就会失败,人民遭受饥荒之年就会死亡,这都是不储备的罪过啊。况且食物是圣人所看重的,所以《周书》说:''国家不储备三年的粮食,那么国家就不是他的国家了;家庭不储备三年的粮食,儿子也就不是他的儿子了''。这叫做国家的储备。

【评析】

本篇指出了国家所面临的七种祸患,即:不修建城池而整治宫室,外交失败邻国坐视不救,耗尽民力虚于待客,臣子畏惧不敢向君主上谏,君主昏庸不理国事,奸邪受宠忠臣遭忌,财物匮乏赏赐不明。说明必须重视粮食生产和财物的储备,这是国家安定富强的根本,否则国家便会面临灭亡的危险。

墨子三辩

添加到书签

【原文】

程繁〔1〕问于子墨子曰:''夫子曰圣王不为乐。昔诸侯倦于听治〔2〕,息〔3〕于钟鼓之乐;士大夫倦于听治,息于竽瑟之乐;农夫春耕、夏耘、秋敛、冬藏,息于瓴缶〔4〕之乐。今夫子曰圣王不为乐,此譬之犹马驾而不税〔5〕,弓张而不弛,无乃〔6〕非有血气者之所能至邪!''

子墨子曰:''昔者尧舜有茅茨〔7〕者,且以为礼,且以为乐。汤放桀于大水,环天下自立以为王,事成功立,无大后患,因先王之乐,又自作乐,命曰《护》,又修《九招》。武王胜殷杀纣,环天下自立以为王,事成功立,无大后患,因先王之乐,又自作乐,命曰《象》。周成王因先王之乐,又自作乐,命日《驺虞》。周成王之治天下也,不若武王;武王之治天下也,不若成汤;成汤之治天下也,不若尧舜。故其乐逾繁者,其治逾寡。自此观之,乐非所以治天下也''。

【注解】

〔1〕程繁:当时的一位士人。

〔2〕倦:疲倦。治:政治,政务。

〔3〕息:歇息。

〔4〕瓴缶:瓦制乐器。

〔5〕税:同''脱'',解脱。

〔6〕无乃:恐怕。

〔7〕茅茨:茅草屋。

【译文】

程繁问墨子说:''你说圣王不欣赏音乐。从前诸侯从事政务疲倦时,在钟鼓的音乐中休息;士大夫处理政事时疲倦,在竽和瑟的音乐中休息;农民春天耕种,夏天锄地,秋天收获,冬天收藏,疲倦时在瓦盆的音乐中休息。现在你说圣王不欣赏音乐,这好比马驾车而不解脱缰绳歇息,张开了弓而不松弛,恐怕不是有血气的人所能做到的''。

墨子说:''从前尧舜住着茅草屋,况且讲究礼仪,并制作乐曲。商汤把夏桀放到大水,占有整个天下自立为君王,事业成就,功名建立,没有大的后患,继承先王的音乐,又亲自制作乐曲,叫做《护》,又修订《九招》。周武王战胜殷商,杀死纣王,占有整个天下自己立为君王,事业成就,功名建立,没有大的后患,继承先王的音乐,又亲自制作乐曲,叫做《象》。周成王继承先王的音乐,又亲自作乐曲,叫做《驺虞》。周成王治理天下,不如周武王;周武王治理天下,不如商汤;商汤治理天下,不如尧舜。所以音乐越繁盛,治理天下越差。从这一点来看,音乐不是用来治理天下的''。

【原文】

程繁曰:''子曰圣王无乐。此亦乐已,若之何其谓圣王无乐也?''

子墨子曰:''圣王之命也,多寡之。食之利也,以知饥而食之者智也,因为无智矣。今圣王有乐而少,此亦无也''。

【译文】

程繁说:''您说圣王没有音乐,可是以上这些也是音乐呀,怎么可以说圣王没有音乐呢?''

墨子答道:''我所说的圣王没有音乐,是就有乐和无乐两种情形的多寡而言的。比如饮食,有益于人,饿了就吃饭的人是聪明的,(若人人都知道饿了就吃,也就无所谓聪明了)虽有智慧,也是没有智慧了。如今圣王有音乐的情形很少,也就相当于没有音乐了''。

【评析】

本篇通过程繁和墨子的辩论,阐述了圣王对待音乐的态度,即:只是适当欣赏而已,如果过于繁琐就不适宜了。墨子认为,国君就应把心思用在治理天下上,而不是追求耳目之欲。这说明在当时,音乐不仅存在于宫中和民间,而且比较普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