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 吃饭的原则就是什么都得吃

 刀锋952 2018-04-21

作为一个朝九晚五的上班族,我的每天带饭行动只坚持了几个月,后期就变成了间隔性带饭,说是间隔,其实也就是看心情。

除了懒,时间不够也是一大原因。

早饭在外面买包子不算的话,光是午晚两餐占用的时间就有点吃不消。快手菜还稍微方便,如果要做些复杂的饭菜,所耗用的时间就会大大增加。加上饭前择菜、饭后刷碗等程序,基本就不剩什么时间进行其他娱乐活动。

小时候受了一张图片的影响,记得是个和马斯洛需求金字塔很类似的图形(膳食宝塔),只不过把需求换成了各种食物,更具体的就记不清楚。

于是在“民以食为天”的方针指导下,我重新找到了中国营养学会出版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准备按指导吃饭。

本书一开始便告诉大家两个原则

一是不能轻易相信健康实验。

人体是个很复杂的系统,目前人类对于人体的探索只是冰山一角,还有很多未知领域未被发现。这种局限性导致了许多实验很可能只是阶段性成果,或者只是在实验环境里很成功,未经过大量充分临床检验,放到复杂的人体里未必适用。还有对一些新闻报道保持冷静客观的态度,不要人云亦云。就像有人说蕨菜致癌,又有人说蕨菜抗癌,到底相信谁?盲目相信转发相关消息最后造成的结果就像张悟本绿豆现象,愚蠢得可笑。

二是吃东西要结合国人的实际情况,符合国人的体质特征。

比如中国部分地区做菜喜欢大油大盐,就要控制油盐摄入的量;国人奶制品摄入量较低,就要多补充奶制品。

基础认识问题解决后,吃饭的原则就是什么都得吃!人本来就是杂食性的,谷类、豆类、奶类、肉类、蔬菜、水果一个都不能少。

将膳食宝塔(每日)具体展开就是:

1.食物及摄入量

谷类及薯类

谷类:需要250-400g来保证平衡膳食的基本,最好包含50-100g粗粮杂粮

薯类:每次50-100g,每周5次,做法避免油炸

动物性食物(肉禽鱼蛋奶)

鱼虾类:75g-100g

畜禽肉类:50g-75g(挂淀粉浆比较容易保持营养,减少猪肉摄入,少吃脑、肾、大肠等脏器)

蛋类25g-50g(由于蛋黄胆固醇高,不超过1个)

奶制品300g,不建议摄入奶油,尤其要避免植物奶油

豆类和坚果

大豆:30-50g(如要通过豆制品补充,那么50g大豆相当于半斤豆腐、一斤豆浆)

坚果:对人体有益,但能量高,摄入须适量,每周50g左右

蔬菜、水果和菌藻

蔬菜:300-500g (深色蔬菜须占一半,十字花科蔬菜如紫甘蓝花菜尤其有益)

水果:200-400g(餐前吃,果汁等会使营养受损,尽量食用原果)

油、盐

油:每天不超过25g-30g,不同种类的油含脂肪酸不同,应经常更换;远离人造黄油、氢化油脂、起酥油等反式脂肪酸;少吃油炸食品,富含淀粉类食品不宜油炸

盐:6g每天,除了钠盐还有钾盐

2.三餐占比

时间营养占比

胃排空混合食物的时间为4-5小时,两餐间隔4-6小时为宜

早餐

6:30-8:30 (15-20分钟,起床后半小时) 25%-30% 上述5类食品至少含3项

午餐

11:30-13:30 (30分钟) 30%-40%

晚餐

18:00-20:00(30分钟) 30%-40% 不要吃得过饱,以免影响消化,故而影响睡眠


3.零食

不能简单认为是不健康的,注意摄入量和摄入种类

4.饮料和酒

健康成人每日需2500ml,不要少于1200ml(6杯),少量多次,起床睡前各喝1杯

饮料

少喝含糖的,不饮浓茶,空腹睡前不喝茶

饮酒

成年男性/女性每日酒精量不超过25g/15g

5.运动

6000步活动量,肥胖者8000-10000步,每周2-3次抗阻力肌肉训练

关于吃饭还有三个误区需要注明:

1、吃碳水化合物容易发胖。

其实,同等质量的脂肪提供能量是碳水化合物的2.2倍,更容易造成能量过剩的问题。

2、主食吃得越少越好。

很多公众人物为了保持身材都对吃很严苛,比如换了个发型就变美的“大头娃娃”鲁豫吃饭就是按米粒数着吃的,可大家对她的印象就是身体过瘦,看起来一点都不健康。

3、食物酸碱平衡论。

首先,没有办法完全模拟人体内部环境的代谢功能进行食物的酸碱测试;其次,人体有酸碱调节系统,消化系统没出毛病的话会保持一个合适的酸碱范围。

以上便是健康成年人每日吃饭的要点,至于孩子、老人、孕妇等群体,《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有相应章节进行侧重描述进行指导,带你了解更多关于吃的小秘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