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五言绝诗『犯孤平』的疑问?

 杏坛归客 2018-04-23
                   


以下列五绝为例,在甚麼情况下才会犯孤平?如何补救? 


(甲) 平平平仄仄   

(乙) 仄仄仄平平   

(丙) 仄仄平平仄 

(丁) 平平仄仄平


有网友赐教,若(丁)句第一字用了仄声,即犯了孤平:(仄平仄仄平),第三字应该补回一个平声,变成:(仄平平仄平)。  


除了这种情况外,其他甲乙丙三类会出现犯孤平的情况吗?


我再找到资料,原来犯孤平指的是平脚句子,仄脚的句子就算只有一个平声字,也不算犯孤平。 这样一来,甲和丙类的的犯孤平疑问便解除。 剩下乙类就算出现仄仄平仄平,也只能算是拗句,不是孤平。  


所以原则上,只有丁类再会出现犯孤平的可能。假若我的理解错误,请指正。


最佳解答: 

 

 理解基本上正确。虽然「孤平」的定义,有另外一些说法,但个人认为,採用王力的分类法已然足够,且较为清楚明白。换言之,题中所示的「丁」类句,当写成了「仄平仄仄平」才算犯「孤平」。因为「孤平」是绝不可出现的禁忌,所以必定要在其形成之前更改了,所以个人觉得,用「避犯」一词较贴切,所以「丁」类句,若第一字要用仄,第三字必要用平,避免了「孤平」的情况出现。 


至於「乙」类句,「仄仄仄平平」句式,变体成「仄仄平仄平」,是句中平仄互调的拗句,并不犯「孤平」,虽然这种拗句很少用,且多用於起句,但也是无妨的。当然,能儘量少用也是好的。 


而仄收句式,按王力及何文匯的说法,基本上不存在「孤平」的问题。以「甲」类句来说,「平平平仄仄」变化成「仄平仄仄仄」,犯了《声调谱》中所谓落调的毛病,诗人一般不会犯(也有少数的例外),多会严守「下有三仄,上必二平」的规定。 


最后,「丙」类句,「仄仄平平仄」有可能出现两种情况,一是第三字用仄,变成「仄仄仄平仄」,由於偏离不在节奏位,并不犯律,也不一定须要「救」(不举例了),若然要救,可用「平平平仄平」的对句相救。但这救,并无硬性规定,可救可不救。而第二种情况就是第四位应平用仄,变成「仄仄平仄仄」,因为偏离在节奏位(四位),所以这是拗句,必定要救。句式使然,救在对句之异位(第三位),即同样要用「平平平仄平」句式相救。在极端情况下,出句三、四位同时偏离了,变成「仄仄仄仄仄」句式(像李商隐句“向晚意不适”),也只须在对句以「平平平仄平」相救,对句第三字应仄用平,已然一字两救,既救三位,也救四位了。 


之所以採用王力等的说法,原因在於「孤平」是不容出现的情况,若出现了,才在对句补救,又怎可突显「孤平」禁忌的严重性呢。所以其他貌似「孤平」的毛病,而可在对句「救」者,个人倾向採取其他名义来作出规范。而犯「落调」者,虽然也是少见且同样是句中调整以避免其发生,但偶尔也可看到个别犯例。但犯「孤平」者,却是极罕有的。 


来源于台湾网友:atse127                       中国对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