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刘琪瑞 | 品味春天

 老鄧子 2018-04-24

       春天来了,吹面不寒的杨柳风吹绿了田野山间,到处是一派桃红柳绿、春色迷人的景象。在鲁东南一带,乡人有“品春儿”、“吃春儿”的传统。乡间二、三月,人们呼朋引伴踏青赏景,在孕育无限生机的原野寻寻觅觅,采摘丛林野木的绿芽、花蕾,采挖田畦山坳的野菜、青苗,精心制作成各种各样庄户茶、庄户小吃,品一品那个清灵灵、鲜爽爽的甜春儿……

        几场春雨过后,各种树木、野草纷纷舒展惺松的睡眼,绽开晶亮、白嫩的绿芽儿,这些树芽、草叶不仅清纯宜口,而且富含营养成份,采摘洗净、烘干,土法炒制成别具特色的“庄户春茶”,那股清香微苦的风味总让人品之不尽。最早品到的要数柳芽茶了,早春二月,采撷少许柔软的柳枝上爆满的细芽芽,微火烘干、炒透,贮于土罐内,冲泡时茶色碧绿、清凌,初品微苦,而后甘甜,久饮明目化积、败火生津。银杏叶茶要到清明时才能品到,采摘银杏树根部刚绽出的多余枝叶,洗净后可直接用以泡茶,也可炒制贮存,这种庄户茶茶色黄绿,有种淡淡的苦香,因含有中药成份黄酮甙,能够软化心脑血管,对肥胖症、失眠健忘、神经衰弱有明显疗效。暮春时节的槐芽茶也较有特色,庄户人家把甜甜的槐芽同芬芳的槐米一道炒制,品时有股浓浓的馨香,比普通的茉莉花茶更上口。春天气候干燥,不少人易患口舌生疮、皮肤过敏等症,庄户人家采了初萌的车前草、败节草、芦芽、苦苗,炒制成茶,这种茶不光茶色纯正,口感良好,还能预防和疗治生热上火之类疾患。

        除善制“庄户茶”外,家乡人还爱食“春粥”。春色渐浓时,田野、溪边、山脚下那些有名儿的没名儿的野菜绽芽吐叶了,这些野菜吸纳春天的灵气,未经化肥、农药等污染,味儿醇正、鲜爽,做成菜粥品尝,滋润养人。宋代词人辛弃疾有“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的名句,描绘的就是初春荠菜生机盎然的景象。荠菜是野菜中的珍品,长有深绿色的细叶,白生生的长根,散发缕缕馥郁的清香十分诱人,采挖洗净,做成荠菜杂粮粥,品之滑爽、醇香,极为鲜美。乡人还善用各种野菜做“渣豆腐”,野地里采了荠菜、婆婆蒿、七七芽、蕨菜、羊蹄儿,剔去枯叶、杂草,清洗干净,用青石小拐磨把泡好的黄豆磨成浆,不用去渣入锅烧沸后,整棵儿撒入大把野菜,用卤水或石膏稍点,一块块白嫩嫩、油绿绿的豆脑菜团特别亮眼,吃时佐以红亮亮的辣酱豆儿,那滋味甭提多美了。

        除食野菜粥外,乡人还爱品“百花粥”,把杂粮、干果熬烂,加了冰糖、青红丝,再添适量的梨花、杏花、桃花、洋槐花、油菜花等鲜花略煮,观之色彩艳丽,品之滋润舒贴。春深时节,房前院后的老榆树开花了,一串串圆亮的榆钱儿先是青嫩,后呈金黄色,煞是喜人,做成榆钱粥品食,滑溜溜、筋道道的,香甜可口。榆钱谐音“余钱”,庄户人家吃“榆钱粥”还有讨吉利的意思,祈盼新年景五谷丰登、富贵有余。

        鲁东南乡下“品春”的形式丰富多彩,除上面提及的“庄户茶”、“野菜粥”,还有炸“春盘”、蒸“春糕”。闹过红火的正月,转眼就到了阳春三月天,采集野地、菜园、河滩怯怯萌生的鲜物儿,做成各色精美的小吃,庄户人家把姹紫嫣红的春品得有滋有味。“春盘”的做法比较精细,皮儿多用煎饼卷儿或糯米面擀制,馅儿有用芽片肥厚、颜色紫红的香椿同刚出锅的水豆腐调制的,有用精巧、鲜嫩的春韭与鲜口菇、笋芽尖、粉丝做成的,簿簿的皮儿裹成菱角状,油锅里稍炸,金黄油亮,乖巧可人,吃起来鲜嫩香酥、爽口舒心。蒸“春糕”是早年间农家度春荒的吃食,而今庄户人家重新拾掇起来,主要是为了改一改刁滑的“富贵嘴”,打一打肚里过多的油腥气。掐几把田里刚返青的豌豆苗、蚕豆苗、小油菜,挖半篮野生的蕨菜、灰条、酸柳儿,摘几捧树上诱人的细芽芽、谎花儿,但见艳红、青绿、粉白一篮春色,沸水炸过,掺进玉米、糯米、黄豆、荞麦等杂粮面和少许煮透的豇豆、红小豆,团成菜团儿,再点几颗红艳艳的羊奶子枣,摆入笼屉蒸熟,那股子久远的馨香随风飘散,诱得憨实的邻家笑嘻嘻地前来讨要哩……

本文作者简介:

刘琪瑞,山东郯城人,生于1966年8月,一位资深文学爱好者。1988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先后在人民日报.海外版、光明日报、大众日报、齐鲁晚报、读者、青年文摘、小小说选刊等国内100多家报刊,发表文学作品160余万字,曾获中国散文学会全国“罗庄杯”散文大奖赛一等奖;农民日报千字小说征文二等奖;临沂市文学奖、“沂蒙文艺奖”。出版散文集《那年的歌声》《乡愁是弯蓝月亮》和小小说集《河东河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