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临泣与头临泣一样,都能够治疗偏头痛、目赤肿痛等胆经疾病。此外,由于足临泣还与带脉穴相通,而带脉是专门呵护女性、预防和治疗各种妇科疾病的经脉,所以该穴对于妇科疾病有很好的治疗、调理作用。例如当女性的月经推迟或提前到来,都可通过按揉足临泣使月经恢复正常。 平肝息风,调和气血 本穴归于足少阳胆经,具有疏肝利胆、理气活血、利胁止痛、通乳络、消痈肿之功,主治胁肋痛、乳痈、瘰疬、中风偏瘫等。本穴为八脉交会穴之一,通于带脉,具有平肝息风、清肝明目、通络止痛之功,主治头痛、目眩、目外眦痛等。本穴为胆经输穴,故有祛风除湿、舒筋活络、调和气血、祛瘀止痛之功,主治中风偏瘫、痛痹不仁、足跗肿痛等。 现代医学新用法 现代常用于治疗精神系统疾病,如头痛,眩晕,中风瘫痪;生殖系统疾病,如月经不调,胎位不正,乳腺炎;五官科疾病,如耳聋,结膜炎,泪囊炎;运动系统疾病,如腰肌劳损,足扭伤;其他,如肺结核,吐血,腋淋巴结炎。 功效指压 坐位屈膝,腰部前倾,用拇指指腹点揉足临泣穴。点揉时的力度要均匀、柔和、渗透,值得注意的是,按摩的时候不能与皮肤表面形成摩擦。每天早晚各一次,每次2~3分钟,两侧足临泣穴同时或交替点揉。 专家教你简易找穴法 临,含上对下之意;泣,肝之液,肝开窍于目。此穴为足少阳之输穴,属木,应肝,其气上通于目,主治目疾。穴临于足,又与头临泣相对应,故名足临泣。该穴出自《灵枢·本输》的“注于临泣”。 想了解更多经络穴位养生知识? 想自己在家调理颈椎病、便秘、胃病、 高血压、鼻炎、慢性咽炎、糖尿病? 版权声明:本文转载自公众号6点谈健康,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上医网尊重知识与版权,转载旨在分享,如有版权争议,请联系我们删除,谢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