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洹敬之。 ——《孟子·离娄下》 【解读】爱人的人别人总是爱他,尊敬别的人别人总是尊敬他。你怎样对待别人,别人也往往会用怎样的态度对待你。要想受人敬爱,必须敬爱他人。 2、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孟子·离娄上》 【解读】不用圆规和曲尺,就不能画出矩形和圆形来。我们的生活,办事情,都必须遵循一定的规章制度,否则,各行其是,准会乱了套。规矩:规和矩,校正圆形和方形的两种工具。 3、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 ——《管子·牧民》 【解读】粮仓充实,百姓才懂得得礼节制度; 衣食丰足,百姓才知道荣誉耻辱。 物质文明是精神文明的基础。 治理国家的人,首先要考虑老百姓的生活。 4、差若毫厘,谬以千里。 ——《礼记·经解》 【解读】事清开始时有很小的差错,若不及时纠正,最后就会造成大的错误。万事开头难,开头必须谨慎; 搞科学研究必须精盈求精,一丝不苟,否则就会造成重大损失。 5、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 ——战国·楚·屈原《卜居》 【解读】尺虽比寸长,但和更长的末西相比,就虽得短,寸虽比尺短,但和更短的东西比,就虽得长事物总有它的不足之处,智者也愿有不明智的地方。人或事物各有长处和短处,不应求全责备,而应扬长避短。 6、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孟子·公孙丑下》 【解读】拥有真理,合乎正义的就能得到更多人的帮助,违背真理、非正义的就很少得到帮助。 它告诉我们,真理和正义是不可战胜的。 7、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 ——《礼记·大学》 【解读】对你所喜欢的人,要知道他的缺点不可偏袒;对你所厌恶的人,要知道他的优点,不可抹杀。我们评价一个人要客观公正,不要感情用事,不要因为自己的好、恶而产生偏见。 8、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老子》 【解读】灾祸啊依存着幸福,幸福啊潜伏着灾祸。它告诉我们,祸福在一定的朱件下是可以互相转化的,要居安思危,若身处逆境,也不要灰心丧气。兮(xI):语气词,相当于“啊”。倚(yi):倚靠。伏:潜伏,隐藏。 9、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颜渊》 【解读】自已不喜欢的,就不要强扣给别人饥寒是自己不喜欢的,不要把它强加给别人;耻辱是自已不喜欢的,也不要把它强加给别人。将心比心,推已及人,从自己的利与害想到对别人的利与害,多替别人着想,这是终生应该奉行的原则。 10、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论语·颜渊》 【解读】。君子成全别人的好事,不促成别人的坏事。小人却恰好相灭。成人之美,积善成德,便成为君子;成人之恶,积怨目多,便是小人。君子受人尊敬,小人遭人唾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