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咳嗽老不好?

 frelwy 2018-04-25

咳嗽不好治,这是稍微有点水平的中医人的共识。


自古就有“内不治咳喘,外不治癣疥”的说法,都和肺相关,而肺气作为人体的第一道防线,作为华盖,作为一个娇脏,很难安宁。


当然也有不认同的。


比如前几天就有学生给我留言,说咳嗽治起来感觉很简单嘛,很轻松就搞定了。


我给他回:那只能说明你治的还不够多。


咳嗽当中,虚证咳嗽就不多说了,肾不纳气,咳而兼喘,不容易治好。


不能去宣肺止咳,只能镇摄收纳,补肾降气敛气,治疗过程当中,患者稍有情绪波动,肝气上冲,拔动肾气,便又咳喘不停,反反复复,一治就是个把月。


这里说说湿热咳嗽。


由于湿热郁闭气机而作咳。


咳声重浊,亦可见呛咳,痰黏而不难咯出,但大多咽中不清爽,经常有清嗓动作,有些咽喉有痒感,当然还有更严重的喘逆不得卧之类的。


根据咳嗽的频繁程度和湿热的轻重,分三度来治:


轻微的,可以用上焦宣痹汤。


出自《温病条辨》,组成五个药,枇杷叶,淡豆豉,郁金,通草,射干。


但方源自叶天士医案,张文选博士认为应当将医案中有的炒川贝加上同用,我用下来,加上川贝之后的效果确实更上一层楼。


服后咽部顿觉清爽,上气作咳的感觉很快皆可缓解。


中度的,湿热较重,而且热重于湿的,热的表现突出的,用甘露消毒丹合麻杏石甘汤。


效果来得也比较快。


重度的,湿热胶结,甚至瘀阻气机的,也就是湿热瘀阻肺气的,用千金苇茎汤合杷葶六一散。


苇茎现在用芦根替代,瓜瓣用冬瓜仁替代,桃仁薏仁四个药,再加枇杷叶,葶苈子,六一散,合用而治疗重度的湿热瘀阻,效果还可以。


湿热,是病因中比较棘手的一种。


现代又因饮食的问题,大多都有脾虚湿热这个病机存在。


临证治咳,能够知道见咳不治咳,而去治痰、治脾、治肾,已然拨云见日,进入另一翻天地,不再是懵懂的菜鸟了。


但是,想要更上一层楼,则需要广泛阅读学习,同时大量临证,接触更多的病人,目的都是为了开拓眼界,积累经验。


比如温病条辨、伤寒、金匮、脾胃论、血证论,尽管我们读过之后,好像什么也没记住,也并不能立即提高诊治水平,好像没什么用。


但起码你知道了有这么一些内容存在,比如最直接的,致病因素当中,瘀血、水饮、痰湿、湿热,还有寒热错杂、虚实夹杂等方证,遇到病人的时候,可以多一层考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