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灸法之灸向探略

 林涔涔 2018-04-26

  1△,顾沐恩2,吴焕淦1,张建斌3,刘慧荣1*

1上海市针灸经络研究所,上海2000302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3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

 

         灸法是以艾绒为主要材料,加工制成艾炷或艾条,借助其灸火的热力及药性直接或间接地作用于体表穴位或特定部位,从而达到预防或治疗疾病的一种外治疗法。灸法是中医特色疗法之一,具有温经通络、升阳举陷、行气活血、散寒祛湿、消瘀散结、回阳救逆、养生保健等功效,临床应用广泛,且疗效显著1-5。《灵枢·官能》载:“针所不为,灸之所宜”,《医学入门》中亦有“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由此可见,灸法有中医其他疗法不可替代的作用。灸效的产生,受灸材、灸量、灸法、灸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艾灸操作方法对灸效起重要作用。临床上,某些特定灸法(如循经灸)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提示灸法具有方向性的特征,笔者试探讨施灸方向与艾灸疗效之间的关系,以促进灸法的进一步发展。

“灸向”由来试析

灸序,即施灸的先后顺序,具体有先上后下、先左后右、先阳后阴和先少后多之序。“灸向”一词是由中医古代医籍中提炼而出的,艾灸操作的方向是基于特定的媒介而存在的,可以是某一条经络,也可以是某一特定部位。《千金要方》“灸例”中述:“凡灸当先阳后阴,言从头向左而渐下,次从头向右而渐下,先上后下”,《黄帝明堂灸经》载:“有病先灸于上,后灸于下;先灸于少,后灸于多,皆宜审之”。古代医家在临床使用灸法的过程中不断总结出了先上后下、先左后右、先阳后阴以及先少后多的灸治顺序和   原则。

中医基础理论认为,上为阳,下为阴;左为阳,右为阴。因此,这里的先阳后阴也包括了先上后下以及先左后右。现代医家6-10多将这种先阳后阴的艾灸方法归纳为施灸的先后顺序,提示了施灸的先后顺序会对疗效产生一定的影响,故需在中医辨证论治基础上,选取适宜的艾灸方法治疗疾病,方可达到理想疗效。上下、左右既表示顺序,也提示了一定的方向性,先上后下、先左后右,即表示施灸时需按照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方向进行操作。谈及方向即有顺向和逆向之别,如医者根据患者具体病情而辨证施治,选取灸法治疗时具体采用顺着某一条经脉的循行方向施灸或逆着某一条经脉的循行方向施灸,其疗效可能会因施灸方向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因此,古代医家经过长期的临床实践而总结出的有关施灸方向和顺序的经验,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并加以验证。

“灸向”影响灸效的理论依据

2.1  施灸方向与循经感传

循经感传现象,具体是指用针刺、艾灸或其他方法刺激穴位时,人体出现酸、麻、胀、痛等特殊感觉,从受刺激的穴位开始,基本沿古典医籍记载的经脉路线传导,并被大脑感知的现象11。十二经脉首尾衔接, 流行不止,环周不休,具体以“手之三阴,从藏走手;手之三阳,从手走头;足之三阳,从头走足;足之三阴,从足走腹”的循行方式相连成环,构成一个气血循环通路系统,即所谓“阴阳相贯,如环无端”,十二经脉是人体经络系统的主体,反映中医对机体结构与功能整体协调原理的认识。循经感传路线与经脉循行路线基本保持一致,循经感传的方向呈双向性,而且具有回流的特点,循经性与可阻滞性也是循经感传的突出特征12,《金针赋》述:“按之在前,使气在后,按之在后,使气在前”。灸感感传受生理、病理、时间、个体等诸多因素影响。灸感的主要特征是循经传导,一般感传易于发生者,灸效亦愈显著,然而并不是每一种疾病都能出现感传,也并不是每一种疾病必须有感传出现才能产生灸效,临床上应根据不同的病理变化而分别对待13。这就为临床选取艾灸治疗某类疾病而具体采用不同的施灸方向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甚至施灸方向可能会对灸效产生关键性的影响,通过与循经感传的循经性、双向性及可阻滞性等特点相结合,进一步指导和完善临床灸法的运用,以更好地提高艾灸的治疗效果。

2.2  施灸方向与迎随补泻

迎随补泻是一种古代针刺手法,具体操作为:进针时针尖随着经脉循行去的方向刺入为补法;针尖迎着经脉循行来的方向刺入为泻法14。《灵枢·小针解》记载:“迎而夺之者,泻也;追而济之者,补也”,《灵枢·终始》记载:“泻者迎之,补者随之,知迎知随,气可令和”,说明人体的气血往来有逆顺之别,针刺时可逆其经脉循行以泻其邪气,顺其经脉循行以补其正气,从而起到补虚泻实的治疗作用,正所谓“实则泻之,虚则补之”。《灵枢·背俞》云:“气盛则泻之,虚则补之。以火补者,毋吹其火,须自灭也;以火泻者,疾吹其火,传其艾,须其火灭也”,说明早在《内经》时期就有灸法补泻的存在。现代医家15-18大多数也都认可“灸有补泻”之说,认为灸法既能补虚,又能泻实,临床当根据病症虚实,遵循辨证论治原则,灵活运用。经脉循行路线有其特有的方向,而方向恰为言及逆顺之前提,故在临床上采用灸法治疗某类疾病时,根据患者疾病的具体情况,亦可结合经脉循行之逆顺,选取逆或顺经脉循行方向的艾灸进行治疗。笔者认为,施灸方向之逆顺与灸法补泻有着密切的联系,对临床医者进行辨证施灸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通过对患者病症相关经脉施以不同方向的艾灸操作,以促使其“气至病所”,更加高效地发挥灸疗效能,这也充分体现了中医理论体系中的两大基本特点: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

“灸向”相关的现代研究

近年来,随着灸法理论与技术的不断创新,传统中医艾灸在灸材、灸量、灸法、效应规律以及作用机制等方面的研究均取得了一定的进展3。然而有关施灸方向的研究却寥寥无几,笔者在前期进行的实验研究19-20中,对寒凝血瘀证模型大鼠背部膀胱经经段实施不同操作方向(顺经灸和逆经灸)的艾灸治疗,结果表明顺经灸与逆经灸大鼠足太阳膀胱经均能明显改善寒凝血瘀证大鼠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促进血浆中一氧化氮的释放,抑制血浆中内皮素-1的释放,改善大鼠寒凝血瘀症状;顺经灸在调节大鼠血管收缩与舒张因子方面的治疗效应稍优于逆经灸;在改善大鼠血液流变学方面,顺经灸与逆经灸无明显差异。以上研究说明不同的施灸方向对艾灸效应的发挥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指导临床在选取灸法进行治疗时,“灸向”作为影响灸效的因素应被医者考虑在内,依据中医理论辨证施灸,力求达到最佳疗效。为更好地阐明灸法效应以及作用的基本原理与应用规律,基于灸法优势病种,继续深入开展“灸向”相关课题对促进和完善灸法研究的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价值和意义。

结语

艾灸疗法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古便被广泛应用于多类系统疾病的防治,包括消化、运动、呼吸、心血管及泌尿系统等,其中对某些病症的治疗效果甚至超过了针和药的作用21-22。灸法种类繁多,可以肯定,灸法的不同会直接影响对疾病的治疗效果,临床上可根据病患的具体情况,并依据中医辨证论治原则而选取适宜的灸法进行施治,而以上所提到的施灸方向可能是影响艾灸临床疗效产生的关键因素之一,施灸方向作为灸法操作的一个参数,也同样应该被给予重视,正所谓“灸之要,气至而有效”23

目前虽尚无足够的证据来证明施灸方向这一变量因素对灸效会有显著的影响,但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仍可预见其重要性,故“灸向”相关的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仍需继续深入开展并不断完善,为规范临床艾灸操作流程提供实验依据,为以经验为主的艾灸疗法寻找具有标准化的治疗方案奠定基础。同时,也为今后临床研究灸法刺激作用的评价提供更为客观的依据,指导临床规范艾灸操作流程,寻找提高艾灸疗效的关键点,提高艾灸临床疗效,继承和发扬我国中医传统艾灸疗法。(选自《中国针灸》杂志2018年第3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