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把书中的知识转化成能力?这是我见过的最好回答

 竺言小聚 2018-04-26

如何把书中的知识转化成能力?这是我见过的最好回答

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读书的重要性得到了大家的普遍认同,于是市场上出现很多读书方法,比如速度、多读、慢读、列读……不管你采用哪一种读书方法,最终都要回归到“行动”二字上,正如陆游说的那样,“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有一次,我在文章中提到古典老师的《跃迁》,这是一本很不错的书。可是文末一个留言特别辣眼睛,她说:“古典老师的书都是垃圾,实用类的书都大同小异,看多了并没有什么益处。”于是我就在思考,为什么同样一本书,有些人觉得特别好,有些人就觉得是垃圾呢?其实,不是知识无用,而是你不会用。中国人称呼那些只读书不会用的人为书呆子。我们很小就不太喜欢这个词,甚至觉得是一种侮辱,可是现实生活中依然有很多人“知道这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归根结底就是因为99.99%的道理都不能通往行动。日本的大岩俊之,曾经是一个“不读书”的人,在他准备创业期间,偶然看到一本书上写着这样一句话:“成功人士皆为读书家。”于是他开始尝试一年阅读300本以上的书,逐渐成为了读书法、思维导图、各种记忆术等方面的讲师。
在《实用性阅读指南:把读到的知识转化成能力》这本书中,大岩俊之介绍了自己如何做笔记,如何牢记书中的内容,以及如何将书中的内容付诸行动。成年人的阅读本身就带着一定的目的居多,我们读一本书不仅要花费金钱,还要占用大量的时间,如果不能把书中的知识变成自己的能力,就是一种巨大的浪费。▶ 如何做读书笔记关于读书笔记,我长期以来使用的就是奥野宣之在《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中介绍的“葱鲔火锅式”读书笔记,即摘抄+感想的方式,可以立马捕捉到当下一闪而过的灵感,这种独一无二的笔记对于写书评提供了非常好的帮助。除此之外就是思维导图,思维导图自20世纪60年代诞生以来,超过2亿次书面引用,逾10亿人通过电视观看过,被人们当作“终极思维工具”。就连比尔·盖茨、艾伯特·戈尔这样的人物都在使用。《实用性阅读指南》中详细介绍了思维导图如何绘制。1.读书思维导图主要包含:书籍的信息、读书的目的、得到的答案、整体的总结四个方面的内容,以下就是我按照作者的方法制作的读书思维导图。
2.一本书的思维导图一本书的思维导图是基于详细阅读后,对于整本书的主要脉络和逻辑制作的思维导图,可以按照每个章节,每个标题、小标题、粗体字来绘制,这样便于你立马搜索到书中的重要知识点。
▶ 如何记住书中的重要内容我是一个方向感特别差的人,不管开车到哪里,都需要开导航。同样的路开了10遍都有可能记不住,记得有一次换了新公司,路途很远,还要走高架,刚开始几天必须要高度集中听导航的每一步指挥,可是一周后,就完全不需要导航了。可见,哪怕你是一个记忆力特别差的人,只要反复多面对几次就好了。我们读书也一样,之所以记不住书中的内容,那是因为你没有反复阅读,人的大脑有1000亿个神经细胞,为了不让自己达到极限,它会自动删除一些记忆。通过“艾宾浩斯记忆曲线”可以清楚看到大脑是多么的不靠谱。
《实用性阅读指南》建议大家可以尝试以下8种方法来解决记忆的问题:1.反复阅读;2.利用二八法则,找出书中最重要的20%的内容;3.利用感情记忆;4.利用输出记忆;5.故事记忆6.使用首字记忆7.联系记忆8便利贴记忆▶ 如何将书中的内容付诸行动阅读的目的无外乎三种:消遣,获得知识,收集信息。尤其是致用类图书,学完之后一定要拿去用,不然读再多的书都没用。为了创业,你可能买很多关于领导力、创业、运营方面的书籍来学习,书中的内容并不一定是知识,那么什么才是知识呢?成甲在《好好学习》这本书中是这么说的:“在我的定义里,只有能够改变你行动的信息才是知识。”不管你是在杂志上、报纸上、书中、文章中所看到的一切内容其实都是信息,信息变成知识的前提就是了解他的人能否使用这些信息改变自己的行为,产生新的结果。1.设置行动目标2018年的第一个月,我的阅读计划里面,80%的书籍都是关于阅读的书,因为我想通过一次主题阅读解决自己阅读方面的问题,如阅读效率和阅读速度。带着目的读书,是有效阅读的前提,但是阅读完之后我们还需要给自己设置行动目标。就拿我自己来说,读完《快速阅读》后,我的行动目标是:经过一年的训练,可以达到每分钟1000字;读完《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超级实用笔记读书法》后,我的行动目标是:利用“葱鲔火锅式”读书笔记来写文章;读完《高效能阅读》后,我的行动目标是:2018年阅读300本以上的书。当你写下行动目标的那一刻,其实就清楚了自己接下来该干什么,“一个人只要心中有目标,他的面前就会有路。心有多远,路有多长。”2.想象自己成功时的样子大岩俊之建议读者可以用“五感”设想自己成功时的样子:达成这个目标之后,会看见什么?达成这个目标之后,会听见什么?达成这个目标之后,会感觉到什么?《时间的格局》的作者弘丹在2017年的新年计划中描绘了这样一个画面:我的新书出版,我在XXX参加线下签售和演讲。我穿着红色的连衣裙,化着精致的淡妆,动情地讲述着笔下的故事……这个目标在2017年12月2号上海言又几的签售会实现,她除了没有穿着红色的连衣裙,其他的细节都实现了。想象的越具体生动越有助于早日实现目标,就像很多公司为了激励大家好好工作,会奖励豪华几日游一样,想象着自己拿着红酒,站在巨大的落地窗前,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好生惬意,于是,工作劲头十足。3.明确现实与目标的距离vox新闻网的作者茱莉娅·贝卢兹想搞清楚什么才是减肥的最有效办法,为了确保研究的公正性与权威性,她挑选了顶级的研究员和思想家进行调查,结果却让人十分意外。最有效的减肥方法不是节食、不是每天锻炼几个小时,也不是去减肥中心,而是那些“善于跟踪监控——监控自己吃了多少、体重多重的人”。减肥人员定期检查自己的体重,关注自己的饮食,写食物日记更容易实现减肥的目标。渥太华大学的尤尼·弗利多弗告诉贝卢兹:“食物日记虽然枯燥无趣,但是在开始减肥之前,人们需要知道他们的现状以及需要做出哪些改变。”很多人的目标之所以很难实现,就是因为不清楚现实与目标的差距。要么目标遥遥不可及,要么太小不够有驱动力。《实用性阅读指南》建议大家按照百分比的方式来思考现状与目标的距离,如果实现目标是100%,自己目前的现状是50%的话,为了拿出更加确切的执行步骤,你可以使用5W1H的提问方式:怎么做?和谁做?在哪里做?何时做完?建议大家利用思维导图的发散式方式画出来,你会发现一下子就可以想到很多种具体的行动出来,这个时候就问问自己,这些行动里面最想做的是什么,如果这么做了会有什么结果。4.将行动细分在重庆有一个很美丽的爱情故事,上世纪50年代,20岁的年轻小伙刘国江爱上了大他10岁的俏寡妇徐朝清。为了躲避世人的流言蜚语,他们携手私奔至深山老林。为让徐朝清出行安全,刘国江几十年如一日,凿出了石梯6000多级,被称为“爱情天梯”。2011年的时候,我还亲自去爬了“爱情天梯”,当时徐朝清老人还在世,山路崎岖,有些地段十分陡峭,这个故事之所以感动很多人,就是因为刘国江在没有任何机械设备的辅助下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凿出来的。每一个台阶就是一个最小行动单位,我们做任何事情都需要把行动按照时间、数量、行为来设定,而且越具体越好。5.付诸行动最后一步就是行动,也是最难的一步,正所谓“想”和“做”是世界上遥远的距离。我朋友圈有一个微商达人,别人做微商都是在朋友圈刷屏卖货,他却不是,从2014年开始,他就坚持在喜马拉雅上分享自己的微商经验,朋友圈经营的也很有内涵,从来不刷屏。如今他不仅出了三本关于微商的书,还跟湖南卫视达成了合作,很早就开上了特拉斯。我问他成功的秘诀是什么,他说:“简单的事情重复做。很多人之所以坚持不下去,就是因为没有看到持续行动带来的好处。”就拿我自己来说,把手帐坚持了一年,就收获到了很多我想都不敢想的事情。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很多人都在反对功利性阅读,书籍最原始的功能就是传承知识、记录信息啊。读书改变命运,尤其是在知识经济时代,这句话的意义更加不同,我们拼的不是一年读多少本书,而是你内化知识的能力,可以通过知识变现,会用才叫做知识,不然只能称之为信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