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健康】不健康的用嗓习惯,你远离了吗?

 xxjjsdt 2018-04-27

世界嗓音日

“世界嗓音日”下午,华山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孙广滨教授及赵霞教授、亓卫东副教授等专家在门诊楼6楼候诊大厅举办了“珍爱你的嗓音”为主题的“世界嗓音日患者关爱会”,普及咽喉嗓音疾病防治知识,提高百姓对嗓音健康及嗓音疾病的了解与认识。大家都关心哪些问题呢?


嗓音,人的“第二张脸”。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一无二的嗓音。

不好好爱护嗓子,嗓子一不小心就“罢工”了
……

嗓音疾病有哪些?

嗓音疾病最常见的症状包括:声音嘶哑、咽喉疼痛、咽喉干燥、喉痒咳嗽、喉中粘痰、咽喉部异物感;

次要的症状有: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吞咽困难、言语不清;

少见的症状有:痰中带血和咳血,主要见于喉癌晚期病人。

嗓音疾病主要包含:急慢性咽喉炎、声带小结、声带息肉、声带白斑、喉部乳头状瘤、喉部血管瘤以及喉癌等。


哪些原因会导致嗓音疾病?

1、过度劳累:身体处于疲乏状态,会导致嗓子不舒服。

2、嗓音使用过度,或使用方法不当:比如教师、歌手、接线员、播音员、窗口行业人员等职业,由于工作关系长期用嗓过度,容易引发嗓音疾病。

3、饮食辛辣物刺激,特别是烟酒刺激,还有不良气候、空气污染等环境因素

4、身体其他部位的病变,如胃肠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内分泌疾病、神经源性疾病、关节性疾病等都可能影响到嗓音。

5、局部感染,其中,上呼吸道感染最为常见。

6、儿童声带结节也容易患上嗓音病,这些儿童往往是活泼好动、容易兴奋的性格,不停地说话、大吼大叫,声带过度疲劳就会发病。


如何保护我们的嗓音?


1、 控制好音量,不要太大声,把握好音调,不要过于尖锐或低沉。

2、不要频繁清嗓:清嗓时两个声带剧烈地碰撞,尤其不好。想清嗓的时候,不要爆破式地清嗓,可以用喝温开水、哈气的方式清嗓。

3、 在嘈杂环境下,不要大声谈笑:在长途飞机上等环境干燥的地方,多喝水,少说话。

4、 保持室内空气的清新湿润戒除烟酒这些容易刺激咽喉的诱因。

5 注意饮食习惯:多吃水果蔬菜等清淡的食物,瓜子和花生之类的炒货尽量少吃,少吃辛辣食物,要养成多饮水的习惯。

6、 保持正常作息,不熬夜,常常参与户外运动,增强身体免疫力,全方位地呵护嗓音健康。

7、 纠正用声过度者错误的发音方式,学习多用腹、胸力量,丹田呼吸法、吹唇练习、哼鸣练习、水泡音练习等,能帮助患者减少声带受损。

8、 如果无诱因反复或持续存在的声音问题,一定要到医院诊治。除了咽喉的炎症、肿瘤等,还应排除是否患有甲状腺疾病、咽喉反流性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其他部位及全身的疾病。


出现声音嘶哑怎么办?


感冒、上火可能都会引起嗓子哑,但一般来说,短期可以恢复。但如果出现长期慢性的声音嘶哑,切不可掉以轻心,更不要自以为嗓音独特性感,可能是我们的声带出现了需要处理的问题。一般来说,如果明显的声音嘶哑持续数周,则需要谨慎对待,及时到医院找专科医生就诊,排除严重器质性疾病的可能性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们已经有了越来越多的手段对咽喉嗓音疾病进行多维度的检查与评估,这包括嗓音障碍的专家评估(GRBAS主观听感知评估),自我评估(嗓音障碍指数量表评估),喉镜检查(电子喉镜、频闪喉镜、高速摄影等),嗓音声学测试分析,喉功能的空气动力学分析,喉肌电图以及影像学检查(CT,MRI等)等。其中电子喉镜检查为最常规和方便的检查方法,能够明确绝大多数声音嘶哑的原因。

多数炎症性咽喉嗓音疾病采用声休、雾化吸入以及嗓音康复训练等保守治疗可得以治愈,保守治疗无效的声带病变,则可针对不同的病因进行手术治疗。

只有认真做好预防和保健,及时地诊断和治疗咽喉嗓音疾病,才能在工作和生活中畅所欲言,愉快地进行交流,千万不要等失去我们美妙的嗓音时,再追悔莫及。


专家介绍


孙广滨,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博导,华山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任中华医学会全国嗓音学组委员,中国艺术医学嗓音专业委员会常委,上海市医学会嗓音学组副组长等职。主要从事咽喉嗓音疾病的临床及基础研究,尤其是喉激光、喉显微手术、嗓音主客观评估、发声训练、咽喉返流性疾病中西医治疗等,实现了早期喉癌及癌前病变治疗的微创化,并在国内外率先提出了“支撑喉镜下激光开窗技术治疗侵犯至前联合的早期声门癌”的学术思想,近年来主持国家级及上海市科研课题15项,发表学术论文86篇,其中SCI收录15篇。获省部级科技成果二等奖2项,三等奖5项,国家专利9项。主编及参编专著7部。

专家门诊时间:周三下午(总院),周三上午(东院周五上午(北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