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梅要注意以下几点:一、画枝干,先考虑出枝行干,然后落笔。枝干既要有倔强的姿态,又要有流畅的线条,笔要干湿互用,不露圭角,富有生气。二、画花有圈花和点花两种,画花要符合它的生态结构,切忌歪曲形象。圈花是运用灵活的受力,用较细的线条勾出,线条要圆润挺秀;点花是用湿笔点出花朵的各种形态,要浑厚而不露锋芒,达到柔和灵活的效果。三、整幅画面要有超逸典雅的风韵,使人有赏心悦目、妙趣横生之感。 画梅的基本方法 圈梅的画法

花枝和点梅的画法
画圈梅可在花瓣的轮廓线外加淡墨,以托出白花。若画浅绛白梅,花瓣的轮廓外可烘一圈淡墨青或淡绿均可。 画淡墨枝,可用焦墨勾花,这是中国画的浓淡对比法。 出淡墨枝,亦可穿插浓墨枝,这样可以表现枝的层次。 点梅,就是用笔直接点厾出花瓣的结构。点墨梅,是用淡墨点厾梅花,方法是笔先蘸淡墨,笔尖蘸浓墨,然后,按花的结构、形态点出。注意点要圆,墨色要有浓淡,使有立体感。 点绿梅。用湿笔蘸白粉,笔尖蘸汁绿,即可点出娇嫩的绿梅来。

两种点梅画法 图右是铁骨红色点花,用朱砂蘸胭脂即可点成。 图左是粉红色点花。画时,笔先蘸白粉,加水调和,然后,笔尖蘸西洋红或牡丹红,点时红色在外(笔尖在外),逐瓣点厾即成。

梅的出枝画法 梅的出枝忌尖,行笔如写篆文字,忌露角。枝要有偃仰、有复枝、丛枝,要纵横参差,有疏有密,须远近、上下相间。梅花枝干好似“女”字、“戈”字、“了”字、“丛”字形。有的枝要中间断开留白,以便可填入正面花朵,使有前后的效果。

出梢梅花的画法 出梢梅花,要有疏密、浓淡,花要分前后、左右,出枝用焦墨飞白,后枝渐淡,这样才能使画面层次丰富。

工笔复瓣梅花画法 复瓣梅花,画工笔较多。这幅工笔红梅,花先用白粉打底,然后用洋红(曙红)渲染出花瓣的层次。枝干宜写实。

未开梅花画法 绝大多数是蓓蕾。

欲开梅花画法 部分花开,部分花正含苞欲放。

盛开梅花画法 绝大部分花开放。

将残梅花画法 花朵已逐渐谢落,很多花已不成五瓣,甚至只剩花托、花须。

梅干的若干画法 雪梅画法 画雪梅不一定要满纸烘染墨来表现梅干的雪。此幅画,大干用飞白下实上虚,略加断续细线即可。

老梅干画法 画老梅干要先勾出轮廓线,然后用硬毫笔皴擦。皴是指画出物体的纹理和阴阳向背的方法。皴的方法较多,难度亦较高,画时要灵活多变,皴能起到苍劲、浑厚的效果。一般说并笔是阴部,见笔处是阳面,节疤留白,使其突出。擦是用干笔横撇,以填补光滑及不足处。

梅干的奔放画法 用奔放的笔法写梅干,要前浓后淡,层次分明,画时如不聚精会神,决不能画出这样的效果。

墨线勾勒画干法 此图用墨线勾勒出老干的形态。用线要曲线、直线、长线、短线、弧线并用,墨色要有浓淡,使丰富多变。陈老莲常用此法写梅。

老梅树的画法 画老梅树,先用墨线勾轮廓,然后用淡墨圆笔皴,画出树干的阴阳面。宋人常用此法。若画巨幅梅花甚佳。

空心老梅桩的画法 空心老梅桩,用笔要流畅,线条要有粗、有细、有长、有短、有浓、有淡。此法宜画盆栽老梅桩。

枝干浓淡兼用画法 用淡墨画老干,枝浓淡墨兼用,焦墨画花,有超逸之韵。

古梅画法 画古梅须有龙蠖蜇启之势,纵横自如。画古梅一般不宜画根,露根则失大,定要纸外有画,局气就大。

卷云皴画梅干法 此干用活泼带旋转的线条画,即卷云皴法,亦别具一格。

用圆浑线皴画干法 此干用圆浑的墨线,以浓燥相间的笔法,显得苍劲老辣,别有韵味。

此图用浑圆线条勾勒老干,多露节,显其苍老。枝干交接处以花遮之,使其融为一体。

树干设色 梅花老干一般用淡墨上色,逢节处可不着色,以表现它的立体感。此图老干先勾墨线,再用较淡墨皴,宋人画树常用此法。后加淡墨枝,即能有前后层次。

乱柴皴画干法 此图用山水画中乱柴皴画老干,线条以横、竖、长、短、粗、细并用,要乱中见整,有虚有实,遂能成画。

老干接枝法 此图主要表现老干接枝法,用双线老干中插入焦墨枝的方法,使其融为一体。

短笔焦墨皴老干法 以短笔焦墨皴老干,再以淡墨交叉皴擦。宋人常以此法图之。

梅花是中国画的传统题材,因此有丰富的学习内容,首先要继承传统。学习传统的方法,一是观摩,二是临摹。分析研究作品,汲取艺术营养,包括用笔用墨的技法。同时到生活中去,观察、写生实物,积累素材。这样才能创作出符合生活,富有时代新意的艺术作品。
觉得不错,请在下方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