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牙痛不是病,痛起来真要命”,相信每一个人都有过牙疼的经历。牙疼发作起来,那真是生不如死,恨不得想尽一切办法去治疗。但是找到牙医后,就一个办法---消炎。而结果往往是收效甚微。 其实关于牙齿的养护方式,中医自古就有记载,《黄帝内经》记载:“齿为骨之余”,即齿与骨同出一源。而肾主骨,因此古代医家很早就开始从肾的方面来治牙。 今天中医养生刘药师就为大家说说牙齿和肾的关系。 祖国医学认为,肾藏精,肾精充足,则精力充沛。如果肾精亏虚,则产生一系列的不适症状。肾虚分为肾阴虚、肾阳虚、阴阳两虚、肾气虚、肾精亏虚。在牙齿的方面,如果肾气、津液充足,则牙齿雪白润泽,并且坚固。反之,如果牙齿不是这种现象,那么就有可能是肾不好。 1、肾虚 《仁斋直指方论》里面论述:“齿者,骨之所终,髓之所养,肾实主之。故肾衰则齿豁,精盛则齿坚,虚热则齿动”。这里面的意思是说:肾主骨,齿为骨之余,所以当肾虚不足的时候,尤其是肾精匮乏、肾阴不能上濡牙齿的时候,我们就会出现牙齿动摇。 2、肾阴虚的牙齿表现 肾阴虚表现为一种热的现象,肾阴枯竭,自然无法主骨生精。会出现牙齿干燥、脱落、松动、同时伴有腰酸、头晕、耳鸣、脱发、脉细数等症状,一般属于肾阴虚,牙齿疼痛多发于晚上。 3、肾阳虚的牙齿表现 肾阳虚会引起牙齿稀疏和齿根外露的现象。很多男性会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牙齿变长了,其实不是牙齿在变长,而是肾阳虚导致的齿根外露。 4、肾气虚的牙齿表现 牙齿松动、稀疏、焦黄而无光泽的同时,伴有咀嚼无力、少气懒言、脉沉弱无力,则考虑属于肾气虚。 5、肾精不足的牙齿表现 肾精不足会导致牙齿酸软。牙齿酸软是由牙齿磨损出现的牙痛、牙釉质遭受破坏、外界机械或化合物的刺激以及口腔疾病造成。肾主骨生髓,髓能养骨,所以只有肾精充足,骨骼才能得到滋养,而牙齿乃人体最坚硬之骨骼,如果出现肾精亏损,则会引起牙齿酸软等现象。 古语云:“百物摄生,莫先固齿。”叶天士在《温热论》中也明确指出:“齿为肾之余,龈为胃之络。”所以想养生先固齿,想固齿先养肾。这也归结为一句话,“养生先养肾”。 亲爱的各位朋友,现在拿个镜子,张开嘴巴,看看自己的牙齿吧!中医养生刘药师提醒大家:爱护好牙齿要从养肾精开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