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世界文学名著选||萨福及《萨福抒情诗集》(一)

 RK588 2018-05-02

原创文章,转载需显要位置声明


第一节:萨福简介

 


她是柏拉图盛赞的第十位缪斯,她是一位美女,一位诗人,一位七弦琴演奏者,一个赞美诗作者,一个愚蠢男子的妹妹,一位女校长、一位神秘主义者,一个反常的人,一个男诗人的情人,一个女学者,一个有失检点的妇人,一个为失恋而投海的女人,一个美貌的母亲生有美貌的女儿,一个希腊人……

她就是萨福,西方文学史上第一位女诗人。

她约生于公元前612年(一说前613或前630年),据史书记载,彼时正是希腊文化盛极之时。她的诞生地是爱琴海上莱斯博斯岛(Lesbos)的一个叫伊锐索斯的城市,6岁时随母迁移至岛上最大的城市密蒂林,并于此定居。17岁时她开始写作。后来嫁给一个富商,生有一女,取名克利斯。她的财富使她有机会选择自己的生存方式,从而可以使她在当时的文化中心莱斯博斯岛上研修艺术。在岛上她组织艺术俱乐部,教化女弟子,久而久之,便和她们在这花草芬芳之地绽放出同性之爱的花朵。莱斯波斯岛上的女子们便被称为Lesbian,或者Sapphic。但是彼时的希腊对同性之爱是相当宽容的,从希腊银币上铸有她的头像便可推知。19世纪末开始,萨福渐渐成为了女同性恋的代名词,也被近现代女性主义者和女同性恋者奉为鼻祖。

萨福写诗以抒情为主,风格朴素自然,感情真挚强烈,在古希腊备受推崇。按照当时风俗,诗人要边弹奏七弦琴边吟咏自己的诗作,萨福表演的时候挥洒自如,乐曲也是精致典雅,韵律绵绵,被听者冠以“七弦琴演奏者”的名号,而她的诗体则被后人称作“萨福体”(Sapphism)。在技巧层面,这种独创的诗体不同于荷马时代的合唱形式,萨福体更短小,每四行一节,前三行略似荷马六韵步诗,第四行干脆明快;萨福还技艺娴熟地运用大量暗喻这种现代诗歌常用的修辞手段,使其诗歌形象丰富饱满。在风格层面,她一洗希腊以前诗歌的习气,不再歌必咏神祗,而是用第一人称抒发自我的欲望和感情。无怪乎古希腊人称她是“无与伦比的女诗人”,文学批评家龙加拿斯(Longinus)甚至将其和荷马相提并论。

然而,到了中世纪,她的诗篇因歌咏同性之爱而被教会视为异端,她诗中歌唱的自由、爱情、友谊和人类幸福成了禁欲主义者喉中刺鲠,因此,她的大部分作品都在中世纪惨遭基督教会焚毁,如今保留的只有两三篇较完整,其余都是断篇,总共不到500行,仅及她全部著作的5%左右。直到19世纪,人们在尼罗河溪发掘古埃及遗址时,才又发现了含有萨福诗作的长条书卷。20世纪,她的诗作才辗转“复活”,使后人得窥一貌。

传说萨福向一个叫做法安(Phaon)的船工示爱而被拒绝,乃从鲁卡岛的悬崖上纵身一跃,结束了自己华丽的一生。

 

 


第二节:《萨福抒情诗集》简介

 

萨福的诗篇至今已存世两千余年,然而多属断简残篇。19世纪,在尼罗河溪谷发掘古埃及遗址时,人们发现了一批手稿,其中的一些证明含有萨福的诗篇。这一批纸莎草古卷书,年代从公元前一世纪到公元10世纪,数量惊人。而含有她诗作的长条书卷却被用来包裹木乃伊,或用作了棺木的填充物,直到20世纪,人们才把这些碎片拼接起来,使她的诗作得以“复原”,让我们一睹其绰约风采。但是至今尚无资料显示萨福作品真实具体的出版和流传情况。

据其作品颇多版本和变体这一现象来推断,萨福很可能并未流传什么诗稿,而是靠口口相传的方式把她的诗之火种散播在希腊的文艺土壤之中。最早是约在亚历山大时代,才有人把她的诗歌搜集整理起来,集成9卷抒情诗和1卷哀歌诗。然而,时乖命蹇,这个后人整理的版本竟也在中世纪失传,之后只在别人作品中见到她的作品的引文。古希腊历史学家狄奥尼西奥斯引用过她的阿佛洛狄忒颂歌,著名文艺批评家龙加拿斯在其名著《论崇高》中引用过《他不只是英雄》一诗,亚里士多德引用过《我们完全知道》一诗的断篇,一些语法学家也引用过她的一些断片或残句。所以说我们今天看到的萨福诗,绝大多数都是断章残简。

萨福的名字传入我国的时间不算早,但在外国文学的译介中也已占尽先机。1908年,苏曼殊译了拜伦《唐璜》中的一章,即为人熟知的《哀希腊》,诗首两句便是:“巍巍希腊都,生长奢浮好。”这里的“奢浮”即萨福。然而此后并未见更多对萨福诗的译介,只能零星得见几篇译文,比如杨宪益、水建馥、飞白、周煦良等都翻译过几首萨福诗,但都算不上“规模”,相较于萨福在西方乃至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悬殊和遗憾。鉴于此,身为诗人兼翻译家罗洛根据1958年美国加州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玛丽·巴纳德的《萨福》一书将萨福的100首断章残篇都译了出来,成为我国第一本最完备的萨福诗集的译本。玛丽的英译本被一些评论家誉为“接近完美的英译本”,因其保持了萨福的真挚、朴素、自然的风格,没有多余的文饰,不把一些断片“拉长”或改写为完整的诗,然而从中仍能感到萨福的机敏和诗意。

除去若干残句外,萨福现存的作品基本都译列于此书中了。这个译本旨在“为我国读者、特别是青年读者提供一个可读的本子,因此不去比较各种版本的异同,注释也尽量从简,不去作烦琐的考证”。译文由诗人译者采用现代汉语译出,力求保持原作口语化的特点,应该说已经相当忠实。

萨福曾经自信断言,未来的人们是不会忘记她的。排除为其争得女同性恋名声的因素外,通览此书,喜欢萨福体的读者也会将其永铭记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