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功法学辅导(3)——神观气、神入气中

 陈识123 2018-05-02


  第二步是神观气。

  神观(gùan)气,观是观察,体察,特殊的感受。“观”并不是让同学们睁大眼去看,可以睁着眼,也可以闭着眼,刚练时,最好把眼眯起来。

  “观气”先观察外边的气,什么气都可以观,观太阳、观月亮、观花草树木,观山河湖海,到哪里看哪里,眯着眼睛,看什么都雾气沼沼迷迷茫茫。有人说,“这样比神念气好练”,但观气还要一步一步往细处走。一开始观气,观树的气最好观,能量不足可以借太阳的气。先看太阳,早上睁着眼看三五分钟,再看树木,白茫茫的一片。因我们气不够,太阳给眼睛增加了能量,通过视力到脑子里直接联过去,反应就大了,再看树的气就看到了。以后慢慢不看太阳也可看到树的气了;再看花草的气,再看山的气,看空中的气。看空中的气开始也要眯眼看,眼睛眯小了以后,根据光的散射和折射原理,容易把看的东西放大,眼睛一眯视力集中了。眯着眼看时要把精神往里收着点,看着有气就往回收,往回缩,这本身就是练功。相传孔夫子和弟子颜回登泰山看数百里外的“吴门白练”(吴门有人在洗白丝),颜回用神光看出去没收回来,把神光丢了,人就死了。当然咱们看气不会把神光丢了,但你把精神往外放得太多了同样也不好。看气要眯着眼看,注意安静,往里收着,有一搭无一搭地看,看见了也好,看不见也好,都要眯着眼安静地去看。没事就可以练,走路也可以看,但都得精神集中才行。

  再一种是看身体周围的气,不要看得太远,以看手为起点。手的气比较明显,先眯着眼看,看着了就不眯眼了,睁着眼看手拉气,拉气,拉气,反复地拉,反复地看;以后不拉气了,只把手动一动,看手上的气有没有变化;然后,照着镜子看头上的气,把手与头放一块拉一拉气(手在头两侧),看有什么变化;再看身上的气,拉一拉,有没有变化。反复地练,没事就看,真象是着了魔似的去看、去练。练形神庄“平足开胯分前后”的开后胯,前身环抱时看大拇指;练捧气贯顶法第一节时看两手形成的三角,拉着气、眯着眼看,这都是神观外气。如果我们把观外气反复练、反复练,在开后胯向前腑身环抱时手也可以立成三角,塌着腰,收回下颏,把眼皮翻着往外看,姿势可能很难受,但这样安安静静地看,注意大拇指的少商穴,练到5-10分钟,有人可以看到那里冒白气。至于气的颜色,物理学讲光线透过分光镜可以析出不同的颜色,颜色是电磁波的不同波长,这是牛顿试验的结果。可是他的同代人歌德也作了试验。他认为光线的颜色就是人的感觉,是物的影子,不存在红、白、绿等不同颜色。歌德讲的有一定道理,因为空中的光线根本没有颜色,颜色是光线碰到东西以后折射出的影子。歌德的试验作得也很详细,但没有科学家承认它、传播它,都承认牛顿的试验。歌德用分光镜看万里无云的天空,没有七色光,如果周围都是白色的东西,也没有,七色光颜色是光线碰到物体后产生的。有时练气功出来颜色用仪器也测不出来,因为气没有着于别的物上,颜色不好出来。歌德还在一个黑屋子中点根蜡烛,旁边放支铅笔,用分光镜看铅笔是黑色的。所以说颜色是人的感觉,有不同颜色是光线和物的影子给人的一种整体感觉。刚才讲的冒白气,白气用光学仪器照不出来,用眼可以看见。气是整体的,将来会看气时,慢慢就会从气里感觉到别的东西,看得细了,可以看到里面有生命的很多信息,或者说,人体生命的全部信息这里都记载得有,包括我们走过的这多半生的信息中大一点的信息这里面都有。会看气了,还要慢慢会查气里面的信息,只要认真练,慢慢就能感觉到。

  从看气开始进一步深入,先从外边面看,慢慢地气渗透到人体里面来去了,这就叫透视。这就需要看气时精神都注意到气上去,精神与气结合就把形体忘了。因为精神与气相结合,神观气时神与气结合了,神就非常精细了,就能够穿透形体了。神观气,从看外气到内气,精神集中,集中、集中……慢慢地形体没了,不知不觉就渗透到里面去了。同学们练功夫还可以在中午休息时眯着眼睛看窗楞,窗楞外面迷迷噔噔象是有气,眼皮稍微一动气没了,再眯着眼看,又往外冒气,有时一边,有时两边,有时气和窗楞溶合了,里外能渗透过去。总之,要长本事,教给了你方法不练还是不行,得经常这么做,没事就看、就练、就想。所以神观气比神念气好练,一旦能神观气了,再念气就好念了。如果你能感觉到气,再练捧气贯顶法感觉就不一样了。所以,神念气虽然属于第一步,但是同学们可以从神观气着手,有了基础再念气。感觉到气了,一摸,“今天气这么大”;一看,“气在这儿哪!”这时基本就可以了。记得教我练太极拳的老师讲过,练拳先摸摸你的气有多大。太极式上这个动作就是问自己气的。气就这么多,练动作不出这个圈,“不要出”(不要出角,总在气里边打)。练智能功也要懂得问气。会观气以后再念气,摸摸气有多大,练捧气贯顶如果会看气摸气,知道自己有多大,就在自己的气圈里摸着气练推收,感觉可能就不一样了。开始练捧气贯顶时要求舒展大方,等到会摸气以后就不要管姿势是否舒展大方了,摸着气是最贵重的。因为开合中观气、念气是关键,而且一开始就要练这个。没有事情就要练拉气、看气、体会气,摸你自己的气在什么地方。{你们怎么不动啊?我这里讲着,你不比划着怎么接气?——根据老师的录像增加}两个手对着拉,小拉、大拉,慢慢气可以拉得很大,像抱个大气球,有感觉以后再去感觉身上不就行了么!这是用意念拉开来的,周围都这么拉气不就大了么!一拉气很足就赶快往里收。经常这样拉,这样体会,一方面增加通透度,一方面增强念气贯气的功能。气不足你光说怎么说也不行;等你气足了怎么比划怎么是。因此念气、观气是最根本的。想要看里面的气,等你会看外边的气,意识有了穿透力了就能感觉到里面的气了。感觉到里面气以后,有可能能感觉到经络的气。不过我们智能功这样一搞,内气外气一流通,经络气都受了影响,不一定能观到经络里面是什么样子,看到什么样子是什么样子。你们以后写练功日记,写得好的可以讨论讨论,老师们看了以后有好的我也可能看看。你们练功应该把感受记一记。至于什么样子先不必多管它。还是先看外面的气,对不对不管它,看到也不追求,看不到也不着急,反正你们能摸到气、感觉到气了。没有事就拉气,过去是在胸前拉,现在把两个胳膊伸出去拉(如两侧平举状);再两手立掌上下拉气。一起一落时,可以把指头往回翘一翘,把气顺着指头的方向拉回,让两边的气对上,等于在两边往回拉气,让两边的气穿过脑袋在上边碰上。现在穿脑袋不好穿,可以把肩往回蜷一点(不是用肩往回挤)。肩臂往回蜷着拉气,气就能整一些了;上下拉气时,两个手的气能够在头上边碰上了,气就比较整了。气在头上边碰胳膊就容易酸,气就不好感觉了。得放松一点,一开始胳膊舒展开向外拉长一点,圈大一点,抱着气球慢慢地动,两手正着(掌心相对)、反着(掌背相对)、平着(掌心向上),不同的方向拉。在体前的起落也一样,两手拉成一个整的气上下动。总之,要反复拉气。体会气。这就是神观(观察)气。

  当我们练功到一定程度,不仅能感到气、摸到气了,一闭眼就感到是个气人、模模糊糊的一个气人,这个气人就在我身体周围,又肥又大,也可以很大,有时意念一拉,就呜……地起来了,就成为“法相”。外面的气人,如果象我说的抱气那样去抱,时间不太长就可以出来,真有那种一走路觉得过不去了的感觉。还有一种“气人”在里面,身体里边还有个“我”,这个“我”小一号,离我们外面的皮肤最多不超过五到十公分,一般五公分左右。这个人也是模模糊糊的,感觉它比感觉外面这个气要要慢一点,外面的气人是人体周围的气场,里面的气人是膜络里边的气。如果要细分,身体内外应该有五层:外面两层,皮肤一层,里面两层,可以感到有五个不同的形象。从外往里练,和过去的练功方法,结胎、结婴儿的练法是不一样的。最近我看到两本书和我们讲的有点相仿,可是,他是从迷信上讲的。说人有七个灵魂,七个人。过去的迷信是因为它不懂得练功就会有感觉,于是,就把练功感觉到的东西说成是灵魂,说成是神了。它说的七层,前面三层说得还可以,后面几层就描述不出来了。于是编出一个“幽灵体”。我们说既不是幽灵,也不是神,也不是鬼,也不是魂,就是气,是对不同层次的气感觉到内容不一样,外面这个气感觉到比较宽,是个胖胖拉拉的人,大胖子,很疏松。里面的气人比较紧凑一些,但也是一个气人,不是实体的人。有了这种感觉你们不要理它,安安静静,该怎么练功就怎么练功,有了不要高兴,没有也不要懊恼。有了,也不要认为长本事了,可能就是敏感点,练练功身体气足了,把膜络里边这点气的形象给感觉出来了;有的人只是不敏感,其实都有。我给同学们说了以后,很可能时间不太长有的同学就感觉出来了,这就是书上写的“气态人”,一个是外面的,一个是里面的。至于再里面还有,同学们恐怕两年之内也感觉不着,所以就不说了。讲了容易产生误会。有些理论讲早了气功界会引起紊乱。我们讲的好多道理,目前这七八年都管用,差不多管到本世纪末,到了二十一世纪,也可能到九七年就会再加内容了,要一步步地来,讲多了达不到,也没什么意义。

  第三步:“神入气中” 

  在传统气功中有这一句话。道家丹道功结大丹时有“神入气中,气包神外”,这是结大丹时的练精化气了,把精都化成气了,下丹田、中丹田成为一个田了,这时气很足,一开始看到心下面有一个“圆沱沱,光烁烁”的一块东西,道家称此为“明心见性”。(按:把这种境界称作“明心见性”是错的)其实是精气,是中下田气比较充足了,气的质量提高了。还说,当你看到圆沱沱光烁烁时,一块雾气沼沼的东西,就必须精神专注之,过去叫“如龙含珠”不能吐出来;“如鸡抱卵”孵小鸡不能动弹,一神专注,“如猫捕鼠”,不能放松精神,把精神集中,集中……慢慢就“神气合一”了。“神气合一”即“神入气中”。这是传统气功的神气合一。我们讲神入气中跟它的道理相似,但又不等同。一般来说练到神观气,能观察到身体里面的气了,这时可以搞神入气中;观察到身体外面的气的时候,也可以走神入气中。所以我们讲神入气中是两个内容:一个是身体里边的气,里边真气充足了是神入气中;感觉到外边的气了也是神入气中。无论是大气的气中,还是人的气中,做法都相仿佛。当你观察到气了,就可以闭眼去注意周围的气,周围的气慢慢往外扩展,扩展……慢慢把意念就忘了,光注意周围的气了,神就到气里边去了。一开始观气时,是气在一方,神在一方,两撇着。现在,身体周围都有气,从一个地方看,看上边、看下边、看周围一圈都有气,神不是就在气中了么!过去说神入气中很难,练智能功后神入气中就比较容易了。一般来说,我们练神入气中是指外边的气中。练得会看气了,一看这里有气,那里有气……周围都有气(“看”不是晃着脑袋看,而是身体不动,用意念看),从上到下周围都看到了。这个看是从里往外看的,所以,智能功用外气的方法练“神入气中”非常容易,因为本来人就在气当中,如果能认真地观气,就会觉得“我本来就是让气包着哪”。要从理上懂得:人本来就是在虚空之中,在大自然混元气之中,本来它就是包着我们,只是由于人们把“我”这个意识太突出了,外边的东西没有了。在意识里把我放小一点,消一点,把外面大自然的混元气看重一点,“周围都是浓浓的混元气包裹着我”,你的意识自然而然地形成我在气中了,神就自然而然地在气里面了。一旦能从意识里面悟开它,不仅是从道理理解了,而是真正感觉到了这个内容,心里亮堂了,那就不一样了,再练功就是以天地虚空为炉鼎的最最上乘的练法了。那就是以虚空为炉,以天地为鼎,以自己的精神为药材。但到底怎么练,没人讲过。我觉得,如果真正能够把自己放开,把大自然混元气加重,那么,你走到哪里都是在气当中,大自然的气都在熏陶着你,只要你意识一平稳,那就是天地虚空为炉鼎,你只要调正你的意识就够了,什么都不需要,那就可以直入上乘了。关键心情得平静,心情和内气、外气,和人体里面、外面都变成一样了,所谓“平等一如”,过去佛讲“平等性”,“平等性”就是一切了。可是我们现在就是平等不了。意识里的“我”太多,药材不纯,药渣太多。“我”是有形的东西,有形对于“无”是不符合的。这一点对于神入气中、气包神外非常关键,但是,做为练智能功来说,能够悟到这一点又非常容易,随时随地都在练功,都在大自然的炉中锻炼自己。我们对这个问题,要好好想一想,自己怎么来领会“神入气中,气包神外”,我怎么在大自然界的虚空之中,大自然的混元气怎么包裹着我,我又怎么样与它相割开了,我与大自然能不能不割开,这要认真地想一想。过去讲玄关,玄关不在内、不在外,不在人体内,也不在人体外,也不离人体,也不着人体。这些问题过去不好讲,是最上乘的“玄关不可解”,而且不得到口传不得师传你就得不到。这是什么道理,这也是最最高级功法的最根本诀窍,就是这么一句话就完事。咱们讲混元气无形无象,在哪儿?就在心口里,就在混元窍里边,在混元位置那一块儿,空空荡荡,无形无象,不着人体,不离人体,不在人体内,也不在人体外。在哪里呢?它本来是虚的,你虽然想混元窍有那么个窍,但是在窍那儿又是混元气,和外边混元气是一样的,你的意念这样去用就不着于相,那就叫玄关。等你用功到了一定程度有了感觉就叫玄关窍开。

  现在咱们搞混元窍,注意混元窍。(庞老师带大家开混元窍)混元窍就是三公分直径的一个球状的空腔,是空的,那里是一包混元气,混元气是无形无象的。(庞老师带大家发音)发一个灵(līng)……灵(líng),里面一震动,既不是肉,又不是别的东西,只感到里面空空荡荡的,空的。自己经常往那里用功,内外一致,里面是空的,外面也是空的。慢慢慢慢你真正把气聚到一定程度、一定强度、一定密度,它里面同样还是空空荡荡的。到了一定程度之后,它里面一个感觉就出来了,这就是玄关窍开。所以,过去讲“点破玄关”。“指示玄关”如何如何难,咱们这样一说慢慢就领会了。不然,尽管老师怎么讲书本怎么讲。“不在体内,不在体外,也不离体内,也不离体外”,到底在哪儿呢?它本来就是一个空的,意识也想那儿是空的,里边那个地方慢慢地放开去周围就空了。所以说一想着里面,把意识放在里边那才真正是气包神外,我们的人在气里面是气包人外,我们的神到了人当中去,人把神包起来,气又把它包起来,重重包合,这就是神入气中,气包神外。这个问题是比较深层次的,又是开混元窍的根本问题,就靠同学们去悟。过去老师没这样语言讲它,也没讲过混元窍这个东西,它里面是兼容的,里边就是混元气……


(如发现有错别字请留言指正,感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