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外国学者是如何看待《山海经》的?

 cqyuanye 2018-05-02

早在1953年,就有美国学者亨莉埃特·墨兹博士,对《山海经》进行了详细而深入的研究,之后为了验证经中的地理信息,墨兹博士甚至通过旅行的方式,实地考察了中国境内的山川湖海。

经过数年坚持不懈的勘察,墨兹博士最终得出了两个理论:

第一,她发现连接美国中部与西部的落基山脉,内华达山脉,还有喀斯喀特山脉,以及海岸山脉的太平洋沿岸,皆与《东山经》中所记载的四条山系走向、山峰河流走向、还有收录的动植物等完全吻合。

第二,证明了在大约4200年前的上古时期,大禹曾派人到美洲大陆,对当时的山川物产进行过一次实地考察。

而且墨兹博士本人非常相信这个结论,她坚定的认为,在帝禹时期,远古的中国人祖先,已经具备了远途旅行的能力,在穿越环境险恶复杂的地域后,成功登临美洲,见到了美洲大陆原住民印第安人的祖先,并且将沿途所见的地理人文等信息记录在册,经由数代人的努力,最终撰写成《山海经》。

在墨兹博士所著的《几近退色的记录》一书中,她详实阐述了研读《东次一经》和实地考察地理后得出的结论,证实《山海经》中的“十二座山”,和位于美国新墨西哥州的梅迪辛波峰等十二座山峰的走向完全吻合。

因此,她才笃定的认为,上古时期的中华先民,曾经翻越白雪皑皑的山峰与高原,穿过冰湖江河,绘制出了可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张详实的地理图,其巨大的文化价值与历史意义,无可替代。

1993年7月,国家海洋出版社,为墨兹博士出版了《几近退色的记录》这本专著的中文版,而当时作为我国著名学者的贾兰坡先生,还为该书中文版作序,算是在一定程度上,认可了书中的某些观点和论据。

当然,关于《山海经》全书,墨兹博士只是解读和证实了部分内容,因为在她生活的那个年代,尚未有完整的《山海经》中文译版,但其所展现出的求知欲和勇气,确实值得我们赞扬与鼓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