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糖友故事 | 低血糖不可怕,做好这些跟低血糖说拜拜!

 冬竹456 2018-05-02


糖友的故事,传达正能量的控糖经验!

做好这些跟低血糖说拜拜 来自糖尿病网 06:41

有时候跟一些糖友朋友聊天,发现他们会恐惧药物或胰岛素治疗,是由于有人告诉他们用了药物或打胰岛素后容易出现低血糖,还说当低血糖发生时会难受,如果抢救不及时,还会死亡,糖友一听,就直接拒绝使用药物或打胰岛素治疗了。


其实啊,这些都是因为大家对低血糖认识不足而导致的。如果我们能够多学习一些关于低血糖出现的原因,甚至学习更多正确用药知识,是可以避免低血糖发生的。

例如,我是每天用两针预混胰岛素类似物治疗的,在每天注射胰岛素前,都认真核对剂量,并都记得把胰岛素摇匀了。医生告诉我要按要求及时进餐,及时检测血糖,及时加餐,预防低血糖的发生。


每天下楼去运动的时候,老伴总会帮我准备一些小包装的饼干或几颗糖果。老伴还要在后边叮嘱一句:“不要看到有小朋友,就把糖果送出去了,要吃的时候就没有了。”

有时候我常常想,生活因为这些小事而充满乐趣,但从不会因疾病的问题,把快乐赶走!唠这么多,差点把正经的事儿忘记了!


在预防前,咱们先来学习什么是低血糖,为什么会出现低血糖以及如何预防低血糖。  



低血糖的诊断标准

对非糖尿病患者来说,低血糖症的诊断标准为血糖<2.8 mmol/l="">。而接受药物治疗的糖尿病患者只要血糖水平≤3.9 mmol/L 就属低血糖范畴。


低血糖的表现

低血糖的表现症状与血糖水平以及血糖的下降速度有关,可表现为交感神经兴奋(如心悸、焦虑、出汗、饥饿感等)和中枢神经症状(如神志改变、认知障碍、抽搐和昏迷)。


但老年患者发生低血糖时常可表现为行为异常或其他非典型症状。不同患者在发生低血糖时感觉不同,相似的感觉不一定是低血糖,所以,当我们感觉有任何不适时,都应立即监测血糖以及时发现问题。


那么,哪些因素会导致低血糖的发生呢?就为这事,我咨询过我的主治医生,他这样跟我解释的:

1、可能忘记用餐或用餐时间比平时晚

2、可能比平时吃得少了或摄入的主食比平时少了

3、运动量可能比平时多了

4、用药可能比平时多了

5、可能最近调整了治疗方案



因此,我们需要积极寻找原因,而并不是用了药物或打了胰岛素就会导致低血糖。


低血糖“防重于治”


对于低血糖必须做到“防重于治”,在低血糖预防中应做到以下4点


01

合理使用胰岛素和口服降糖药

据临床资料统计,大约60%以上的糖尿病低血糖反应是降糖药物使用不当引起的。因此胰岛素或胰岛素促分泌剂应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剂量,谨慎调整。


生活规律,饮食定时定量

02

如果进餐量减少,应相应减少降糖药物剂量,并在就餐前做好准备。


03

适当运动

运动可以促进机体代谢,增强心血管功能,提高机体免疫力,有利于糖尿病症状的改善,并减少并发症。但加大运动量(剧烈的活动或劳动)或变更运动时间,可使萄葡糖消耗过多而诱发低血糖反应,尤其是接受胰岛素治疗的1型糖尿病患者。所以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以轻中度的运动方式为宜。


加强血糖监测

04

有些患者病情不稳定,常发生夜间低血糖,因此睡前应监测血糖,如果血糖偏低,可在睡前适量加餐。如果改变了进食时间或饮食习惯,应该及时监测血糖。糖尿病患者在进行运动前和运动后应该监测血糖,在运动过程中如果感到任何不适,如心慌、出汗等也应及时监测血糖。糖尿病患者在调整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剂量后的一段时间内也要定期监测血糖,以免因药物调整而导致低血糖。



最后,提醒每一位糖友朋友,外出时应随身携带两件“宝物”:


一件是“急救卡片”,注明姓名、所患疾病名称、用药情况、家庭住址、电话等,它可提供糖尿病急救有关的重要信息,万一在发生严重低血糖时能在最短时间内得到诊断和治疗;


另一件是饼干、面包或糖果,以备发生低血糖时急用,及时纠正低血糖,避免导致严重低血糖。



低血糖的急救方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