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变证/随证治之的举例/虚寒证/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证(心阳虚,心神失养) 下面我们看第52页的最后一行,第118条。 《伤寒论》“一;一八、火逆下之,因烧针烦躁者,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主之。” “火逆” - 就是误火,这个逆字我们曾经几次讲过,引用了《广雅疏证》的话,“逆,错也,乱也”,所以这个逆字当错误的意思讲,火逆就是误用火疗。 火疗我们在讲第6条的时候曾经讲过,是指的象火针、火熨、火熏、火灸这类用火热的疗法,这种火热的疗法治疗沉寒痼冷的疾患,治疗顽固性的寒湿痹证那应当说是有疗效的。 但是对已一个外感病来说,有时候用火疗,特别是有热的时候用火疗的方法强迫发汗,那可能就会造成不良的后果。 “下之” - 是病人经历过泻下的治疗方法。 “因烧针” - 烧针是火疗的方法之一,就是火针。 结果通过错综复杂的治疗,导致了心阳被伤,心主血脉是它的一个功能,心也主神志,心的这种主神志是靠心阳、靠心阴、靠心气来充养的。 《皇帝内经》有一句话,“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所以人的精神状况需要由阴阳、气血来充养,现在心阳不足,心神就不能够潜敛,于是导致心神浮越,而出现了烦躁。 这种烦躁就是心里头一种空虚的,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好象是没着没落的一种感觉,心神浮越的一种表现,这是心阳虚,心神失养,心神浮越,心神不能潜敛所造成的,所以用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 《伤寒论》“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方 桂枝一两(去皮) 甘草二两(炙) 牡蛎二两(熬) 龙骨二两 上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半,去滓,温服八合,日三服。” 这张方子里头,用桂枝甘草两个药辛甘化阳,来补益心阳,再加龙骨和牡蛎这两个药来潜镇安神,所以它的功能是补益心阳,潜镇安神。 你看这个方子的用量,桂枝用了一两,甘草二两,牡蛎二两,熬,实际上在这里用的是煅牡蛎(熬不是炒吗),龙骨用了二两,上四味以水五升(就是1000毫升),煮取二升半(那就是煮取500毫升),去滓,温服,八合,这是三次治疗量。 折合成今天的量的话, 桂枝一次用了5克, 甘草一次用了10克, 牡蛎一次用了10克, 龙骨一次用了10克, 所以这个证候是一个很轻的证候,只是心阳虚,心神不能潜敛,还有点没着没落的,注意力不能集中的这么一种现象,或者说它是个神经衰弱吧。 这样来看,那个桂枝甘草汤证和桂枝龙骨牡蛎汤适应证,这两个证候那个心阳虚损的程度更严重呢?当然桂枝甘草汤证虚损严重程度更严重一些。 如果我们从今天的角度来看,这是两个不同的什么病呢? 那个桂枝甘草汤证是心脏病的急性发作,是心阳虚,心主血脉的功能的失常,它是个心脏病的急性发作。 至于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证呢,它是一个心主神志功能的失调的一种表现,或者说是个轻度的神经衰弱,你看这个病你给他治也行,你不治也无大碍。 一轻一重,一个是心主神志功能的失常;一个是心主血脉功能的失常,就把它们区分的很清楚了。
|
|
来自: 药膳食疗方注释 > 《《伤寒论》学习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