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辛弃疾是一个寡言少语的人,但关键时刻冷静果断。 几乎在义端事件发生的同时,金人内部矛盾爆发,一把手完颜亮在前线被部下干掉,金军开始向北撤退。 辛弃疾很有政治远见,一次喝酒撸串,他向耿京建议,主动与临安当局联系,利用这个机会光复中原。 “此主意甚好,这个任务就交给你了。”耿京端起酒杯说。他越来越喜欢这个小老乡了,事不宜迟,辛弃疾和战友贾瑞立即收拾行李,火速赶往南宋都城临安。一切都很顺利。 但是在回程的时候,义军队伍里出了大事,耿京在海州(今连云港)被叛将张安国杀害,革命总是很复杂危险,有起义的人,必有不义之人。 一代叛徒张安国认为,识时务者为俊杰,金国退却,只是暂时的,而征服南宋,却是永久的。他还认为,大哥,就是用来出卖的。 于是他跟几个同伙,趁耿京在大帐睡觉的时候,将其乱刀砍死(三国名将张飞也是这么惨死的),一时义军内部人心涣散。 由于情况不明,很多人认为,辛弃疾应该先躲起来,然后再图大事。但辛弃疾满肚子气,欲除张贼而后快。他质问道:“躲起来,你的良心不会痛吗?” “我们现在就去干掉那个叛徒。”就这样,他率领50名骑兵夜袭金营,于数万敌人中,活捉了叛徒张安国,并连夜狂奔千里,将其押解到临安正法。 这样的英勇和果断,在历史上也只有关羽、赵云等名将做得到,怎么样,我辛弃疾,照样可以做到。 那段痛快杀敌的时光,是辛弃疾一生回忆的重点,后来他在《鹧鸪天》中写道,“壮岁旌旗涌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燕兵夜娖银胡騄,汉箭朝飞金仆姑”。 每次读之,凛然杀气,喷薄欲出,800多年后,我要再为他打一次call,厉害了word哥。 一个古惑仔,就应该有万千气概。 06 南归之后,辛弃疾再也没有机会奔赴彊场,为国尽忠。 既然英雄没有用武之地,他被迫将手中的利剑换成了软笔,英雄情结一直在他心中熊熊燃烧,让他不能自己。 不管在何处为官,他都不停地给朝廷上书,在各种微信群唠叨收复中原那些事儿。 他也一直在准备上前线,在当湖南安抚使的时候,尽管这个职务跟军队一点沾不上边,他还是创办了2500人的“飞虎军”,当他披上铠甲,似乎又回到了热血的少年时代。 事实上,随着光阴飞逝,他已不再年轻,白发众生,无奈郁闷之时,他开始写词。 宋朝已经有了苏轼、柳永、李清照这三位巨咖,写词,纯属自寻死路,可是,勇武的辛弃疾,硬是在无路之处,砸开一条大道。 就如后人对他的评价,“人中之杰,词中之龙”。 他自由挥洒,大大扩展了词的题材范围,写壮志豪情。 他有《破阵子》:
诉报国无路,他有《水龙吟》:
记乡村情趣,他有《清平乐》:
玩婉约沉郁,他有《青玉案》:
总之,他一言不合就开写,写政治,写哲理,写朋友,写恋人,写田园,写民俗,写读书……只因为他深深地爱着这个世界。 生活虐我千百遍,我仍待它如初恋,不管他手中拿的是剑还是笔,他永远在作战。 一个古惑仔,就该永不言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