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有救世情怀吗

 oooppp1969 2018-05-06


【1】

 

很久以前,楚共王丢了最宝贵的弓,护卫们要去帮他找回。

楚共王阻止说,别找了,楚国人丢的弓,被楚国人拾到,等于没有丢。

孔子听说这件事后,叹息道,楚共王这人心胸还不远大,没有万物一体的心,他应该这样说,人丢的弓,被人拾到,等于没有丢。

这就是万物一体的情怀,最低限度,应该有“把所有人都当作是自己一部分去爱护”的情怀。

孔子是这种情怀的始作俑者,他在春秋末期之所以到处奔走呼号,原因就是他觉得自己有拯救人类的责人。而当时的人类社会已经在悬崖边缘,他必须要站出来,纵然当一条丧家犬,也在所不辞。

孔子之后的所有儒家知识分子,都有这种情怀。什么“在明明德,在亲民”,什么“兼济天下”,什么“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什么“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一部中国思想史,可以看作是一部救世情怀史。

 

【2】

 

救世情怀,无可厚非。但一过度,就给人神经兮兮的感觉了。西汉宣帝时期,有个叫路温舒的官员,某天突然上书皇帝。他不无沉痛地指出,天下可危。当时的西汉,在宣帝和他得力团队的行动下,虽称不上盛世,却离危世十万八千里。

路温舒上了这样一道奏章,汉宣帝莫名其妙。汉宣帝对他说,你最近是不是神经有问题,太敏感了吧。

路温舒死活不承认,最后,这道奏章石沉大海。

后来西汉灭亡,有人(当然是儒家知识分子)把路温舒的那道奏章拿出来,痛哭流涕地说,看咱们的祖宗啊,在天下太平时就发现了祸乱的苗头,可惜世人愚昧啊!

很显然,这是放屁。

正如一个人才出生,你就写了篇文章说“此人将来必死”一样,都是没事找事,吃饱了撑的。

翻遍中国史书,你会看到很多这种大臣的奏折,在大部分人都享受“太平盛世”时,他在那里毛骨悚然,说要居安思危,说危险已经来临,赶紧准备着。

事物的发展是从生到死的,没有长生不死,你整日神经紧绷,如坐针毡的,肯定活不了多久。

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神经兮兮、惟恐天下不乱的人。原因就在于,他们有救世情怀。

救世情怀,是一种私欲,希望天下大乱,别人大乱,然后自己站出来拯救对方。

 

【3】

 

《聊斋志异》中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个书生遇到一个女妖,后来这女妖不辞而别。书生茶不思饭不想,有人知道此事后,就问他,如果再让你遇到那个女妖,你希望以什么方式开场?

书生回答,她被一群坏人欺负,我打跑坏人,解救她。这样她就会对我感恩戴德,从此不会再离开我了。

书生的这段话告诉我们,人类有种病,希望别人倒霉,然后自己以救世主的形象出现,拯救别人。

归根结底,这就是救世情怀,显然,它是一种私欲。

 

【4】

 

首先,救世情怀,是一种白日梦。总希望世界和别人发生不幸,希望自己成为救世主,这不是白日梦,那还有什么是白日梦。

其次,救世情怀,只是一种情怀,很少有人将它付诸实践。这种情怀越是浓厚的人,就越是知行不一的人。

最后,救世情怀虽然想拯救别人,但细究起来,其实拥有这种情怀的人是想控制别人——帮助别人,让别人感恩戴德;解放别人,根本不懂人人可以自我解放。

总之,这应该是种病,世界上本来有这种病,但得的人多了,也就没有了这种病,所以大家把做白日梦看成了理所应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