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周末分享:伤寒论方解(二十三)

 罾事物语 2020-12-01

版权所有,可转载不可剽窃!

伤寒论方解(二十三)

王东海

附子汤

治少阴病得之二、三日,口中和,其背恶寒者,当灸之,是汤主之;亦治身体痛,手足寒,骨节痛,脉沉者。

附子二枚(生用,去皮破八片)、茯苓三两、白术四两、人参二两、芍药二两。

  

上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方歌:素禀阳微不任寒,治宜温补壮阳安,附术煖土苓通火,参芍镇阳入宅间。
方解:方名附子者,以生附子二枚,急驱少阴之阴寒而护真阳,此人之真阳素虚,寒邪伤及少阴,二、三日,口中和,知为少阴阴化之寒证。背为阳中之阳,少阴之阴寒盛而上侵于阳位,身疼骨痛以肾主骨,乃少阴之寒盛而自病;手足寒,以脾主四肢,少阴之寒侮其所胜之土,不能行阳于四末,此时虽然未见厥逆吐利烦躁之证,急当防治于未然,否则千钧一发而莫遏,故以附子二枚生用,急驱少阴之寒而护真阳;白术多用以重其任而补土,得附子而火土相生,则脾自旺;茯苓以补心气,导附以通离火,使巨阳当位而阳气勃发;随以人参以补心脾之气,气旺则阳回而有依附,然诸药皆温补壮阳,恐正复阳回而气升浮,故以白芍之苦镇,既能敛气之升,而又引阳气归根以温少阴之阳。此证不用干姜者何?因此重在少阴之阴寒盛而少阴之真阳虚,吐利未形而中土之治尚可容缓,不如增附子一枚为当也。


四逆汤

治少阴病,脉沉者,急温之,宜四逆汤。

甘草二两、干姜两半、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分温再服。

方歌:水土寒淫四肢逆,脾阳不运四末时,草姜煖土还须附,阳长阴消法最宜。
方解:方名四逆者,驱少阴之寒,壮元阳,暖土脏,行阳于四肢以回厥冷也。少阴为寒邪所伤,则真阳被夺,不能温蒸土脏,则中土自寒,所以不胜而侮其所胜,四肢为诸阳之本,脾主之,脾阳虚不能行气于四末而厥冷,故以生附子一枚,取其气锐以驱少阴之寒,壮真阳而温脾土,干姜以散太阴之寒,合甘草守定太阴,接引附子温中壮阳,使水土温,则阳回而厥愈。


白通汤
  
治少阴病下利。

干姜一两、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葱白四茎。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分温再服。

方歌:少阴下利白通汤,阴凝阳郁宣化亡,葱白辛通姜附热,阳和气布普天畅。
方解:方名白通者,以阴寒之性,闭合而凝滞,阴盛于下,格阳于上而不下;阴盛于内,格阳于外而不内,此时虽用姜附之热,不能破其阴寒之凝而与格阳为併,故以葱白生于阴而长于阳,所以从阴出阳,上青而下白,具木金升降之色,中空而味辛甘,气味俱厚,故其能升能降,从内达外以宣上下内外之郁滞;少阴病下利乃少阴之阴寒而侮所胜之土矣,恐阴寒自下而犯,阳气从内而下脱,故以四逆汤去甘草之甘缓加葱白以宣通,则姜附之热可与外越之残阳而为并,阳盛则阴消而下利自止矣。

讨论交流请加作者微信:15973406013


本公众号历史消息查阅方法: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