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周末分享:伤寒论方解(二十四)

 罾事物语 2020-12-01

版权所有,可转载不可剽窃!

伤寒论方解(二十四)

王东海

白通汤加猪胆汁人尿汤

治少阴病下利脉微者,与白通汤。利不止,厥逆无脉,干呕烦者,白通加猪胆汁人尿汤主之。服汤脉暴出者死,微续者生。

葱白四茎、干姜一两、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人尿五合、猪胆汁一合。

上三味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内胆汁人尿和合相得,分温再服。

方歌:白通加猪胆尿汤,逆而从之热以凉,无脉干呕阳欲绝,遽投辛热恐格阳。

方解:少阴下利脉微,阳气仅存一线,服白通汤而利不止者,非药不称病,乃阴阳异体,寒热异性,寒热至极则造其偏,两者之不相合而相激也。干呕者,阴寒上冲阳土而胃气不降也;心烦者,阴寒上犯君火也,此残阳欲绝之时,虽白通之宣通,两者相激而不入,故以人尿之咸与少阴之阴寒同气相得,与猪胆汁之苦寒,猪为水畜,胆属异物同类之甲木而生火,其味苦以入心,心主脉,二者与阴寒同气相求,引白通之辛热突围而入,先诱之而后攻之,以回阳而复脉。服汤脉暴出乃无根之阳得热暴发,故死;微续者,在姜附之辛热虽能回阳复脉,服后使阴寒渐消则阳气渐回,然后脉道始行,为有根之阳续而主生也。

真武汤

治少阴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利者,此为有水气;其人或咳,或小便不利,或呕者。

茯苓、白术、白芍、生姜各三两,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上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七合,日三服。

加减法:若咳者,加干姜二两、细辛一两、五味子半升;小便利去茯苓;下利去芍药加干姜二两;呕者,去附子加生姜三两。

方歌:真武术苓芍附姜,壮阳行水饮停方,关门不利无阳化,土侮无制泛滥殃。

方解:真武为北方司水之神,镇之则水安其常而无妄动之意。少阴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则少阴之阴寒盛而真阳虚也。在人身之中,主水者肾,制水者脾,二者皆赖水中之真阳以温煦二脏不失其功用之常,则肾能主而关门之开阖自利,脾能制则水不妄行。今真阳为阴寒所伤,则肾无以主,则小便不利;脾无能以制则水气妄行。水停于上,冲肺则咳,冲胃则呕;停于中,则腹痛,四肢沉重。脾无阳而水谷不分而下利,故以炮附一枚以壮少阴之阳而温水土之脏;茯苓宣心阳,导附子而通离火,合术附而火土相生,温阳行水则水有主而土有制;生姜之辛散温行以佐术附茯苓外散内利,则停者行而蓄者散,又恐附子纯阳之性浮而不沉而温阳之力涣散,故加白芍之苦镇纳附子而温少阴之阳也欤。

通脉四逆汤

治少阴病,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手足厥冷,脉微欲绝,身反不恶寒,其人面色赤,或腹痛,或干呕,或咽痛,或利止脉不出者。

甘草二两(炙)、附子大者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干姜三两(强人可用四两)。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其脉即出者愈。

加减法:面色赤者加葱白九茎;腹痛去葱加芍药三两,呕者加生姜三两;咽痛去白芍加桔梗一两;利止脉不出者,去桔梗加人参三两,病皆与方应者乃服。

方歌:下利清谷里大寒,脉微阳格外将残,干姜倍用因需草,加减全凭见证参。

方解:通脉四逆者,以脉虽为心所主,其源出于中焦。少阴病,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手足厥冷,脉微欲绝,身反不恶寒,乃少阴阴寒而侮太阴之土,太阴寒极,不胜输化水谷,则糟混合而利下,愈下则愈寒而成阴盛于内格阳于外,则脉微欲绝,阴极似阳而反不恶寒也。面赤者,阴盛于下格阳于上,残阳外越而欲脱也;腹痛者,风木乘中土之寒也;干呕咽痛皆少阴之阴寒上干而然,在少阴寒邪侮土总宜四逆以附子散寒而壮阳,姜草之守中以散太阴之寒,接引附子而煖土,在此阴寒至极,取效在于顷刻,四逆中之甘草其意以守定中州,摄干姜以散太阴之寒而接附子以煖土而复脾阳,但其性甘缓,恐碍姜速发之力,去之又恐不能摄纳干姜以散太阴之寒接引附子以温土,故于四逆原方益附子而倍干姜以重其任,此与附子汤因于温补之中,增附子一枚同一义也。

讨论交流请加作者微信:15973406013

本公众号历史消息查阅方法: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