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是一种慢性疾病,大多数高血压(90%以上为原发性高血压)需要终身服药。那么,长期服用这些抗高血压药物是否会出现副作用,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临床应用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我就目前指南推荐的5大类降压药的副作用及注意事项简单做一概述。 利尿剂目前用于降压的利尿剂主要为噻嗪类利尿剂,按化学结构又分为噻嗪型利尿剂和噻嗪样利尿剂,噻嗪型利尿剂的代表药物为氢氯噻嗪;噻嗪样利尿剂的代表药物为吲达帕胺。 利尿剂适用于大多数无禁忌证的高血压患者的初始和维持治疗, 尤其适合老年高血压、 难治性高血压、心力衰竭合并高血压、盐敏感性高血压等患者。 噻嗪类利尿剂主要的不良反应为可以引起电解质紊乱,如血钾降低;另外,噻嗪类利尿剂还可引起糖代谢异常,如血糖升高。这些不良反应多发生于高剂量时,比如氢氯噻嗪日剂量超过25mg。因此,氢氯噻嗪日剂量一般不超过25mg。此外,噻嗪类利尿剂和普利类或沙坦类降压药联合可以减少上述不良反应的发生。 噻嗪类利尿剂还会引起血尿酸升高,因此,痛风患者禁用。由于噻嗪类利尿剂化学结构中含有磺酰胺基,对磺胺过敏者禁用。 地平类常用的地平类降压药有大家熟悉的硝苯地平、氨氯地平、非洛地平等,这类药物降压疗效强,适合老年高血压、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及合并动脉粥样硬化的高血压( 如高血压合并稳定性心绞痛、 颈动脉粥样硬化、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及高血压合并周围血管病)患者。 地平类降压药的主要不良反应为:短中效的地平类在降压的同时,可反射性引起心率加快。长效的不良反应小些。地平类降压药在用药初期,可能会出现头痛、头晕、面部潮红,但应用一段时间后,通常会逐渐耐受。地平类药物另一个不良反应为可引起踝部水肿,这主要是地平类主要扩张动脉,如果和普利类或沙坦类联用,可减轻水肿症状,因为它们不仅扩张动脉,还扩张静脉。地平类长期应用还会引起牙龈增生,如果出现,最好换用其他药物。 普利类普利类主要适用于合并左室肥厚、左室功能不全和有心肌梗死病史的患者;合并代谢综合征、 糖尿病肾病、 慢性肾脏疾病、蛋白尿或微量白蛋白尿的患者。
沙坦类沙坦类的适应证及副作用和普利类相似,高钾血症、双侧肾动脉狭窄、妊娠期妇女禁用。沙坦类致咳嗽的发生率远低于普利类,但仍有极少数患者出现咳嗽。 洛尔类洛尔类降压药又称为β受体阻滞剂,代表药物有美托洛尔、比索洛尔等。这类药物适用于合并快速性心律失常、冠心病、 慢性心力衰竭、 主动脉夹层、 交感神经活性增高及高动力状态的高血压患者。
总之,常用的五大类降压药均可引起不良反应,临床应用时,应注意密切观察,一旦出现,采取必要措施(联合、停药等)可避免药物的持续性损害。 “刘药师话用药”关注百姓用药安全,欢迎大家关注了解更多用药信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