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你能改变自己,而我,只能让你变的更强大而已! 孩子要玩游戏,我会帮他下载安装好,再陪他研究攻略,孩子说,爸爸你真好。 父母整天搓手机,哪好意思管孩子? 开玩笑,我平时不玩手机,就是给孩子树立个榜样,不要把时间浪费在无意义的事情上。 只是,同学都玩游戏,如果他不会,就跟个小傻瓜一样插不上嘴,就孤立了。 可以适当的玩,但不能沉迷。 孩子自控能力差,怎么会不沉迷? 习惯都是家长培养的,孩子当然希望无限制的玩,家长想阻止的时候,嘴里说别玩了,又不舍得把手机抢过来,怕他哭。 不能实锤的命令,还不如不说。 孩子就把“别玩了”理解成了:你就是嘴上说说而已,接着玩你也不会咋滴。 反正是一句空话,还是我行我素吧,孩子是得寸进尺的,慢慢的就养成了惰性,不让玩就打滚。 我家孩子从很小开始立规矩,说不让玩,马上把他手机收回来,不要指望他能自律。 如果还玩,手机直接从30楼扔到泳池里去。 真扔,没有妥协的余地。 他知道你不是闹着玩,没有商量的余地,说不玩,马上就不玩了,习惯了,他觉得这就是正常的。 第一次会哭,换来的是一劳永逸。 昨天期中考试完了,我说咱玩会《我的世界》放纵一会? 好, 把他的手机拿出来,还进入了联机游戏,有几个小朋友跟他连了麦,兴奋的好像发现了新大陆。 我孩子跟他们语音,你的盔甲哪来的?能不能送我一个? 人家没理他,他又说求求你了,能不能给我一个啊? 人家说,我凭啥给你啊。 孩子就嘟囔,都是朋友啊,干嘛这么小气。 生气了。 伸手党是个陋习,他觉得跟父母要什么,都会无条件的给他。 给了开心,不给就生气,原本是给予,成了欠他的。 我说,他们不是你的家人,没义务给你东西。 他说我们是朋友啊。 加个好友就算朋友啦?就应该对你付出? 人家连你模样都不知道,只知道你的名字,还是个网名。 谁都不欠你,不要张口就要。 即便父母给,也不是无偿的,以后是要还的,父母要不要是另一回事,不能拿的理所应当。 以前,我也觉得所有人都欠我,父母欠我,没给我一个优越的家庭条件,我姐欠我,小时候我帮她打过架,给她买过东西…… 这种思想直到30岁都没有改正,有这种心态的人,只会一味的索取,就没有付出的习惯。这都是小时候养成的陋习。 小时候家长教育我们不要吃亏,一起吃东西要看谁抢的多,抢不到那是笨,哪有孔融让梨。 走向社会才发现,社会喜欢勇于付出的人。 一个人老占你便宜,不超3次,你就会把他拉黑了,不给你玩总行吧。 朋友聚餐买单的时候,我买单吧,和,我买单,差别是很大的,甚至有人逢买单必去卫生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