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伤寒论》学习笔记82

 药膳食疗方注释 2018-05-09
太阳变证/随证治之的举例/结胸证/结胸之病机、主证及与脏结之鉴别

   关于结胸证的具体的临床表现和治疗,我们看《伤寒论》原文。
   打开讲义第71页,看原文第128条,
  《伤寒论》“一二八,问曰:病有结胸,有藏结,其状何如?答曰:按之痛,寸脉浮,关脉沉,名曰结胸也。 

   有结胸这个病,又有脏结这个病,它的临床表现是什么呢?
   在这里结胸的基本概念我们已经知道了。(笔记者注:上节课讲的,结胸是邪气和痰水结于胸膈脘腹的证候

   脏结是指的什么?
   我们在这里简单的谈一谈脏结的基本概念,脏结是指内脏阳虚,阴寒内凝,正衰邪实的证候。

   为什么结胸要和脏结一块儿讨论?
   因为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征,从病机的角度来说,都有邪气盛。但是结胸证邪气盛而正气不衰;脏结证邪气盛而正气衰,这是不一样的。
   它们还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它们都以疼痛为主证,有胸膈脘腹的疼痛为主证。所以在《伤寒论》中要把结胸和脏结一起讨论。

   接着我们往下看,
“按之痛,寸脉浮,关脉沉,名曰结胸也” - 下面只是回答了结胸是怎么回事,这是我们在选取条文的时候,主要选择了结胸,因为我们下面主要讲结胸。

   结胸的特点是按之痛,因为结胸证是邪气和痰水相结的实证,既然是实证,有形之邪壅遏气血,不通则痛,所以它有胸膈脘腹的疼痛,这是它的主证。

   这里所说的按之痛,一方面强调这是实证,因为实证是拒按的,虚证是喜按的。我们前面讲心阳虚,说“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那就是心阳虚,能量不足,空虚无主,所以当病人心慌心跳发作的时候,他用手按压心前区,好象要借助外力来帮助心脏一样,所以那是个虚证,虚证喜按。
   我们在这里说按之痛,实际上这个病人不按他也痛,只不过按压时更痛,这提示了它是一个有形邪气留滞的实证。

   按压,病证加剧或者减轻,是我们临床判断虚实的一个很重要的客观指标。
  * 如果一个头痛的病人,他是两个手按着太阳穴来的,或者是拿拳在两侧顶着脑袋来的,那你看到这个情况,他肯定是一个虚证的头痛,或者是血虚不能上养清窍,或者是清阳不升。
  * 如果你一看这个病人他把脑门上揪出了一条血印来,其它地方也揪出血印,他说头痛,那么这个头痛或者是肝阳上亢,或者是肝火上炎,或者是痰浊上蒙,这一般是实证。

   我上大学的时候,我们的一个同班同学,胃痛的简直就吃不了饭,睡不了觉,尤其是夜间经常疼醒,然后医务室就认为这是一个虚寒性的胃痛,就用黄芪建中汤,当归建中汤,胃疼并没有怎么缓解,血压开始升高了,因为用了温中补虚的药,血压就开始升高。
   有一天我发现了,他的手老是在衣服里,我说:“你这个手在这里干什么?”
他说:“我这个胃里难受。”
   我开始以为他胃中虚寒,喜温喜按,我就把他的衣服掀开看(是个男生啊),我就发现他的手在里边在揪肚皮,揪的都是一条条的血印。
我问:“你为什么揪肚皮呀? ”
他说:“我就是揪着舒服。”
我说:“我明白了,你这个胃不能再吃黄芪建中汤,当归建中汤了。因为你是一个热,因为热才喜揪呀。”
   后来他就改用一些清胃热的药,逐渐逐渐病证有所缓解了,血压也逐渐下降到正常。所以从那我就觉得虚证是喜按的,热证实证是喜提拉的,这在临床上有很重要的意义。

   我上大学以后,我父亲是一个中医大夫,我有时候假期回家,我就看父亲给别人扎针灸,有一个老头胃疼,胃里凉凉的,我父亲就给他扎足三里穴,提插捻转,提插捻转,一会儿这个老头就说话了:“郝大夫,有一股热流慢慢的从腿上上来了,哎到我这胃里了,一到了胃里头,胃就暖和了,胃好舒服呀。”
我问父亲:“你是用了什么手法能够让病人有热流,你是心里暗吧?”
他说:“不是,我用的是烧山火的手法。
我问什么叫烧山火的手法?”
他说:“烧山火的手法就是把针扎到皮下以后,进三,一、二、三(分三次分段向深处继续进针),退一(一次迅速提拉至三次进针开始的初始位置),反复操作,说这样的话对病人起到的效应就是热的。”

   又有一天,有一位女同志,她腹股沟长了一个疖子,红肿热痛,打了好几天的青霉素这个红肿热痛既没有消散也没有破溃,处于一个持续状态,这个病人就说这个地方又热又痛非常难受,我父亲是在她胳膊上选了一个穴位,我到现在也不是到他选的是什么穴,我觉得他是选的是经外奇穴,又在那提插捻转,提插捻转,过了一会儿这个病人说:“大夫,我那个疖子那个地方,有一股凉凉的气,感觉特别舒服,疼痛就减轻了。”
我问我父亲:“您用的这是什么手法呀?”
他说:“是透天凉。”
我问:“透天凉的手法是怎么操作呀?”
他说:“和烧山火相反,是退三,进一。先把针扎到深肌层,然后提一、提二,然后又迅速的按压下去,再提一、提二、提三,提三这样反复操作。这样就有清热的作用,泄火的作用,敏感的人就有一种凉的感觉。”
我问:“是不是所有的人都有这种冷热的感觉。”
他说,“这主要看病人自己对经脉,感应的敏感程度,大体有3%的人可以明显的感觉到这种冷热的效果,剩下的97%的人在初次接触针灸,或者接触针灸治疗的时间比较短的时候,他没有这种感觉,如果经常接受针灸治疗,那97% 的人还会有一部分人能够有比较敏感的这种反应。”

   操作程序不就是一个是进三退一,一个是退三进一。这个操作程序为什么可以引发血管的扩张的效应,为什么感到热呀,是毛细血管扩张了,血液循环改善了,代谢旺盛了,产热就多了,所以敏感的人就感觉到热。为什么感到凉呀,那时血管收缩了,血液循环减少了,代谢降低了,产热降低了,所以他有凉的感觉。

   当我们害臊的时候,面部的毛细血管一扩张,脸就红了,那我们会觉得热。
   当我们特别紧张的时候,手脚发凉,你看晋升考试的时候,特别是面试的时候,有时候我在场,我就摸摸我们这些小同学的手,一个一个都是冰凉的,你还没有碰到他的时候,手一靠近他,寒气逼人,我就知道他们紧张了。一紧张血液郁在体内,心率加速,唾液分泌减少,周围血管收缩,他皮肤就是凉的。

   我就一直不明白,为什么进三退一,能够引发毛细血管的扩张,而退三进一,能够引发毛细血管的收缩,我父亲没有给我回答这个问题。
   后来又一次,中山医科大学的候灿教授,他到我们中医药大学来讲课,他讲到了针灸的烧山火和透天凉的问题。
   他说,用一个生理容积仪,生理容积仪也就是一个水桶,然后放入水,把胳膊放到生理容积仪里头,密封起来,然后这个胳膊的血液循环量的增加或减少,可以观察容积仪旁边的一根小管子中的水柱。

   如果血管扩张的话,胳膊的容积会增加,水柱就会升高;
   如果毛细血管收缩的话,胳膊的容积减少,水柱就会下降。

   以此来观察胳膊毛细血管的扩张和收缩的状况,也就是这个上肢的容积的增加和减少的状况。
   然后找有经验的医生,用烧山火来扎做实验这个人的另一只胳膊,结果发现水柱慢慢的升起来了,说明用烧山火的手法能够诱发毛细血管的扩张,因此用烧山火病人感觉到有热流在经脉中传导,这不是心理暗示,这是客观的对针刺的一种生理效应。
   同样还是这个医生,改用另外一种手法,透天凉的手法进行针刺,然后发现水柱慢慢的降下来了。
   所以候灿教授认为,烧山火和透天凉手法的不同,确实能够改变毛细血管收缩和舒张的状态,因此烧山火和透天凉是有临床依据,是由实验依据的。
   为什么有的人感觉不敏感呢?就是毛细血管轻度的扩张,轻度的收缩产生的这个热量变化是微乎其微的,因此一般情况下,迟钝的人是感觉不出来的。

   我就接着问候灿教授:为什么进三退一,可以引发毛细血管的扩张,为什么退三进一,就可以引发毛细血管的收缩?他说:这就是一个提拉和按压的问题。近三退一是以按压为主,针往下走,一二三,三次向下,迅速的提起,再次一二三,三次向下按压,肌体对于这种缓慢的反复持续的按压反应占优势。而透天凉就不是了,它是以提拉为主,提,提,提,迅速压下去,提,提,提,迅速压下去,这就是一种提拉反应。
   这一下子就使我豁然开朗,所以虚证为什么喜按,什么叫虚证,虚证是毛细血管收缩的,血液循环差的,代谢减低的,产热降低的。

   我在消化内科待过一段时间,当我们给病人作胃镜的时候。
   比方说,病人主诉是胃疼,常常是吃了冷的饮食,受凉以后胃疼发作,夜间发作。我们作胃镜的时候,当然先让病人张开嘴,胃镜才能够往下走,张开嘴一看,舌就是淡的,那个胃镜随着往下走,食道粘膜也是苍白的,胃粘膜也是偏于苍白的,那就说明整个消化系统的粘膜,上消化道的粘膜都是毛细血管处于收缩痉挛的状态,供血是减少的,产热是降低的,这就是虚寒证。虚寒证的病人,按压以后可以促进毛细血管的扩张,可以改善血液的循环,提高代谢这就缓解了虚寒证。
   有些胃疼的病人,伸出舌头一看,红绛红绛的舌头,那你接着往下下胃镜,那个胃粘膜一般都是红的,毛细血管是扩张的,是充血的,那么中医辩证这就是热证的胃痛,而这种热证的胃痛,病人总是揪着皮肤。象我那个同学,总是揪着皮肤,为什么提拉呢?提拉以后就可以使毛细血管收缩,可以减轻胃中的灼热感,减轻这种热性的疼痛。

   当我们在临床上观察一个病人,他自己当某一个部分有疼痛的时候,他是喜按压的呢,还是喜提拉的,喜按压的那一定是虚寒证,喜揪的喜提拉的那一定是实热证,所以它们都是相通的。

   以上是由按之痛我们顺便提到的,还是我刚才那句话,一个头疼的病人,我们经常看到头痛的病人这样(用大拇指)揉着太阳穴近来,或这么(用手)压着(头顶)进来了,这或者是清阳不升,或者是血虚不能上养清窍,这是虚证。
   也经常看到有的病人(脑门)这揪一个红印,甚至拔一个罐子,这一定是热证、实证,或者是肝阳上亢,或者是肝火上炎,或者是痰浊上扰。这样的话我们在临床辩证上,就有了一定的根据。

   这里的结胸证,
“按之痛”- 这是一个典型的实证的表现。

“寸脉浮,关脉沉,名曰结胸也” - 实际上这里是以脉来说明病因、病机,并不是指的结胸的实际脉象。
   结胸证的实际的脉象后面会提到,在《伤寒论》和《金匮要略》里,尤其是《金匮要略》里常常以脉来说明证候的病因病机,而实际上这个证候并不是这样的脉象,这一点我们在学习的时候要特别注意。

   所谓寸脉是候外,所谓尺脉是候里的。
“寸脉浮” - 是说邪由外来浮是主表邪;是说这个病的成因之一是邪由外来。
“关脉沉”- 关是候里的,沉是候水饮的,水饮邪气内生会有沉脉。所以关脉沉是说水饮、痰饮邪气内生。
   把这两个因素结合起来,说结胸证的成因就是外来的邪气和内里的痰饮邪气相合,这就形成了结胸。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