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华夷通商考》看日本遗存的降真香来源问题

 靜蘆 2018-05-10

本文转载于冯辉老师作品


日本德川美术馆珍藏的红色老降真香两块,一曰:紫藤香,另曰:降真香。

江户幕府:又称“德川幕府”。1603年—1867 年,对应中国历史明后期、清。幕府德川家康于1603年建立相当于明朝幕府时期结束于明治维新 相当于清朝末年完毕。

德川家康建立幕府后,建立起幕府严密控制下的政治体制,经过德川秀忠、德川家光两代将军,幕府统治趋于稳定。政治一安定,经济也跟着发展,在德川纲吉时代发展良好,商人与町人盛行元禄文化。江户时代中叶,幕府财政陷入困境,德川吉宗实行享保改革后暂时恢复财政,之后却又再度恶化,在其后由松平定信推动的宽政改革、水野忠邦推动的天保改革等企图改善,但却未解决根本。

江户时代将军是最大的封建主,直接管理着全国四分之一的土地和许多重要城市,全国其他地区分成大大小小两百多个“”,藩的首领必须听命于将军。将军与大名都养着自己的家臣武士,他们构成了幕府统治的基础,从而形成了由幕府和藩构成的封建统治制度即幕藩体制。 [2]  在德川时代,全体居民都被严格的等级制度分为四个阶层:武士、农民、手工业者和商人。德川幕府对外实行锁国政策,严禁日本人与外国贸易,禁止日本与海外交往,把外国商人和传教士驱逐出境,只许同中国、朝鲜、荷兰等国通商,而且只准在长崎一地进行。

18世纪上半期,资本主义的萌芽产生,新的生产方式的出现,从根本上动摇了幕府统治基础。 [2]  1868年德川幕府彻底垮台。在此之后,日本基本结束了将军及幕府统治的时代。

   1695年,即清圣祖康熙三十四年。由西川如见所著的华夷通商考是日本第一部外国地理书,主要内容是向日本介绍世界的地理和风俗。其大致背景是:日本在江户时代初期,元和二年(西元一六一六)德川幕府开始限制外国商船到日本通商,外国商船只准停泊九州的平户、长崎两处港口。宽永八年(一六三一),对本国商船也严格限制出国,前经幕府核发朱印状(出国证明书)的贸易船,必须另获老中(直属将军统辖政务的常设最高执政机关)发行的奉书(出国许可书)才能开赴海外。宽永十年二月二十八日。再颁布禁止日本人渡航海外的十七条禁令,实施锁国的第一阶段。宽永十三年,更全面禁止人民出国和回国,违令者处死。除中国、朝鲜、荷兰外,也禁止其他外国船只进入日本。德川幕府的此项锁国政策,目的在禁止基督教的传入及控制贸易,以加强封建体制。在锁国令颁布前,日本曾透过西班牙和葡萄牙商人及传教士,输进欧洲进步的学术。日本人称之为南蛮学。锁国令颁布之後南蛮学断绝,到了元禄年间(一六八八~一七○四)虽然是江户时代最繁荣的时代。但由於已锁国五十年,日本人对外国情势已不甚了解。当时以中国儒教的自然观天文学为主,以西洋的实证主义为辅,潜心研究天文学与地理学有成的长崎者西川如见(一六四八~一七二四)於元禄八年(一六九五)出版了一本介绍中国、亚洲各国,及荷尔等世界各地的地理、物产、民俗等的外国地理书,这本书的书名叫做华夷通商考。


引西川如在《华夷通商考》中详细的记载了清代福建省“唐船”输往日本货物品种,:书籍、墨迹、绘画、墨、笔、纸、布、葛布、白丝、褶绸、绫子、纱绫、八丝、五丝、柳条、纱紦、罗、捻线绸、闪绸、天鹅绒、南京绡、丝线、棉布、绫条布、砂糖、甘蔗、橄榄、龙眼、荔枝、天门冬、明矾、绿矾、花纹石、鹿角菜、牛筋、天蚕、瓷器、美人蕉、线香、铸器、漆器、古董、扇子、针、栉蓖、蜡、降真香、茴香、藕粉、鱼胶、丝绵、茶、蜜饯、花生、药物、化妆品等。

据(福州府志(明·万历))所载:福建当地根植所产的吉钩藤香就是“土降真香”。又见乾隆《汀州府志——卷之八  物产》(清·曾日瑛):吉钩藤,其根入地,融结成香,即降真香也。由此推断,日本德川家族所遗留的名曰“紫藤香”降真香老料,极有可能就是当时通过海外贸易从福建输往日本的母体为吉钩藤的土降。另名曰“降真香”老料则为木本番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