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发热(六)

 坚持的希望 2018-05-11

发热(六)

内伤其它发热
内伤发热有虚有实,虚实是辨证的大纲。虚主要在于五脏精气亏虚,实则因为病理产物的郁结发热。但还有些发热不属外感,还是内伤,但发热有一定的规律性,虽说还是以虚实来辨,但因为其发热的特殊性,所以特别加写一文。

长期发热
长期发热,指的是发热的时间持续数月或数年之久的发热。长期发热,主要见于低热,或持续低热的过程中可能会有时不时的见体温超过38度以上的情况。
虽说有些报道长期发热是外寒没解(如《医门新录》记载名医高辉远治疗的外寒误用寒凉药后,寒邪闭结的长期发热;《上海名老中医经验选编》记载名医金寿山治疗的外寒失于汗解,寒郁化热的长期发热),但外寒久郁结于体内,形成了错综复杂的病机,治疗时也不再是机械的套用辛温发散来治疗,而是要针对病邪的分消,所以对于这种长期发热,虽是因外邪引起,但还是要归于内伤。
一般上来说,长期发热,中医多理解为阴虚发热。人体是一个阴守于内阳固于外的有机整体,阴虚则阳无所依附,所以阳气会外越而见发热,但热势不高,比如有一部分更年期的妇女会见持续低热,用养精清热的治疗,效果很好。现代中医药大学的《中医诊断学》教材对于长期低热也以阴虚发热为论,所以对于长期发热的病情,很多中医一见就谓为“阴虚发热”,这是很武断的。本人去年低接手一例低热三年的病人,就是见肾虚和湿瘀互结的病人,发热之根源还是在于湿瘀郁结化热,而不是阴虚。2009年在金华也接手一例因湿温失治,病邪留恋三焦的持续发热半年病人;2014年治疗一例因褥疮而持续低热五年的老人,等等这些情况,都是因为邪实引起的发热。所以对于持续低热的病人,治疗时切不能机械的辨为阴虚发热。
阴虚则燥,阴虚发热的病人,必定同时并见脉细数无力、心烦、脾气急、大便干结、白带少等阴精亏虚的症状。长期低热不一定是阴虚,诊治时一定要四诊合参,时时考虑邪实的问题。
对于错综复杂的疾病,有的中医提出“抓主证”的辨证思路,可是很多学者不理会,误以为“抓主证”为“抓主症”。中医的证是病情的证结,是指核心病机。而症是症状,是疾病的外在表现。一见长期低热就诊为阴虚,不去考虑邪实,很多长期发热的病人是治不好的。
临床治疗有素的中医师,面对病人的主述,都知道病人那里最不舒服,总是先说的。有些医生一听病人某一个最不舒服的症状就武断的下药开处方,比如金华有一家子的中医,父亲师从某民间中医(此民间中医师在解放后集体化的年代在金华市很有名气),两个孩子也师从父亲的家传,在治病过程中就形成了一个壮观的场面,父亲在诊着脉在问病人的病情,儿子坐在父亲对面开处方,父亲的诊断还没诊好,儿子的处方先开好了。父子这样的诊病治疗方式,很多百姓以为神,于是把这对父子围得水泄不通,一天下来要看两百号病人。对于这样的情况,我们可知,这是儿子套方治疗,病人一开口说某个最主要的症状,儿子就针对这个症状机械的写出了处方。但病人的猎奇心理就这样子,看到一些很秒看到的事物,都会好奇的去了解一下。我杭州有一个在银行上班的朋友,也时不时的会告诉我那里有个神人,技术怎样怎样牛。一个技术过硬的中医,日常找来的病人多不胜数都来不急接手了,哪里还要用这样装神弄鬼的方式去宣传啊。

定时发热
定时发热,指的是发热的时间性,固定在某一个时间段里。最早论述定时发热,是《伤寒杂病论》里讲到的傍晚太阳下山时的发热,此为湿热阻滞阳明的发热。但对于时间来说,年、月、日、时,都是时间啊,比如有些人在每年最热的季节发热;有的每月那几天发热(和月亮的盈亏有关);育龄女性还会根据月经周期的变化而发热(见某个月经期而发热,但这专篇论述,因为女性有别于男性的月经周期)。
什么叫时间?这是一个非常难以说明的概念,一分?一时?一天?一年?这全是人为的概念。但以传统的理念来说,地球绕太阳一周为一年,月亮绕地球转一周为一月,地球自转一周为一天。所以对于定时发热的情况,就是指以年、月、日、时的时间单位里固定某个时间段的发热。
但从地球绕太阳的转,还是地球自己的自转,都会产生人类生存空间温度的差异,从而形成了阴阳的哲学命题。有点热叫温,很热称为热;有点寒叫凉,很凉称为寒。
所以,以中国的哲学观来说,时间就一定要考虑到阴阳两气的变动问题。一年之中的春温、夏热、秋凉、冬寒;一月之中的月盈月亏和女人月经周期的阴阳消长变化;一日之中的子午流注变化。
由是知道,要辨定时发热,首要在于阴阳的变动来辨别。如果离开这个命题来辨别定时发热,而是以某人某方来治疗定时发热,这是治不好的。

说到定时发热的辨阴阳,有标和本两方面,标是病邪所化的热为阳;本是阳亢而知阴虚。所以辨别定时发热,一是辨阴阳的亏损失衡,二是辨邪实的化热问题。但从总体上来说,定时发热要集中在阳气偏旺的时间段,这是邪实为主;定时发热主要集中在阴气偏旺的时间段,主要是正虚为主。比如《伤寒杂病论》中所说到的太阳下山时的发热,这时是阳极但阴气刚生之时,主要还是以阳旺为主;妇女的排卵期发热、月经前发热,这全是阳气偏旺之时,但也主要是邪实引起,比如女人月经干净时的发热,这是精血亏虚的发热(妇科有专门章节来论述)。
某男,近十年来,每逢小暑到立秋期间,见身体发热,身体困重无力,只能整天在床上睡觉。去医院里检查,结果是一切正常,被西医诊为“植物神经紊乱”吃了些药也没有效果。去看中医,诊为“疰夏”,用补气养阴治疗无寸功。金华当地人,对于夏天见人神疲无力的情况会吃大剂量的仙鹤草(仙鹤草,金华当地人称为“脱力王”,夏天时山区里的农民都会煮起来当茶喝,以起保健效果),本患也吃了很多仙鹤草,也一点效果也没有。2010年,五一期间,天气开始转热,病人又见困乏无力、体温低热(37.5度左右),去当地某诊所看,诊为中暑,吃了藿香正气水,精神稍见好,但第二天又依然如故。过了半个月。连绵阴雨,病人体困乏得只能躲在床上,并见低热,多年如此也习以为常。此时我去他们村里挖笋,有村民得知我在文荣医院上班的中医师,叫我为此病人一诊。见此情况,诊脉见脉像虚大而浊,舌淡苔白腻。此为气虚湿阻,治疗得补气运中,分消湿瘀。为其书一方:生黄芪、苍术、陈皮、益母草、黄芩、干姜、姜半夏、苏叶、菟丝子、炮附子、当归、泽泻、桂枝、石菖蒲、滑石等药。可能是因为当时的病人比较信得过我,拿药方去抓药吃,一剂就见明显的好转,体温也正常。吃了十五剂药,一直到立秋季节也没见发热。
小暑到立秋是一年最热之时,天气越热。人体内的阳气就越外浮,体内的阴气就越重。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在金华的农村里喝冰啤酒是常态,于是体内的阴气就越来越重。本患在一年最热之时发热,是内阴拒阳,治疗得消散体内的阴邪才能引阳入阴,才能让阳有所潜。补气养阴药是甘凉之药,只会使体内的阴气更盛,阳气更外拒。所以无效。单一的一味偏方治病,这是针对病机简单的病情而定,这样的情况又哪是一味仙鹤草所能治的?本人用补气固肾为本,温化阴寒之邪为标来治疗,所以一剂见效。
本患原来是要从小暑才开始发热,但此时从五一节就开始发热,这说明了病情加重,阳气开始外越就见内在的阴邪发作,这是气阳不足的表现,所以治疗的核心还是在于温补气阳。针对病邪分消,使人的阴阳两气能更顺应于自然的阴阳变动。这就是顺天者昌之意。
所以时间性的发热,主要在于阴阳不能相接应,这是核心病机。治疗得顺应这规律。

往来寒热
往来寒热,指的是一阵发热,一阵发寒。比如疟疾、体虚外感化热(小柴胡汤就是一个体虚外感化热)、更年期综合征等等,都会见到往来寒热的表现。
对于往来寒热的情况,前人主要论述外感病,最典型的就是《伤寒论》的少阳证。对于《伤寒论》的注家很多,我看了不下五十家的注解,对于往来寒热的理解,主要是集中在“正邪交战”的理解。但这样的理解是不算正确的,如果仅是正邪交战,那么更年期的往来寒热又怎样理解呢??更年期的往来寒热可不是因外感引起的,所以用正邪交战来理解是说不通的。

对于理解往来寒热,还得从“小柴胡汤”来理解。《伤寒论》是一本辨证论治的半成品,主要记录病情的症状和处方,对于病理医理论述的较少。所以研究《伤寒论》得从中药的角度去理解病机。少阳病中的小柴胡汤和几个泻心汤,组方的主要模式是用药上的攻补、寒热错杂。小柴胡汤的用药是人参(就是党参,因为当时东北三省的有参还没有应用到临床。《本草纲目》考证,人参产于上党之地。党参,就是产于上党之地的参。去年冬天在北京我和大同市高阳县的谢留强县长谈了很多。大同我没去过,但我地理学得可以,还看了《竺可贞全集》,所以对中国气候特点也有所了解。谢县长是一个好官,一心想为当地经济发展做些努力,我谈到了种植党参和黄芪的问题,对方回答我,已经在种,并且产量也还可以。于是双方就党参的问题展开谈话,也证实了《伤寒杂病论》中的人参就是党参。而现在的人参,以前是称为辽参,东北以前称为辽)、炙甘草、大枣、半夏、生姜、柴胡、黄芩。从这样的用药上来看,整个处方主要在于补气运中为核心,另外《伤寒论》中对小柴胡汤的煎药方式,也明确的提到先把药汁煎出,把药渣去掉再浓缩的方式。我们知道,治疗外感病要应用解表药,煎药的时间不能久,久煎就会失去解表(散邪)的作用,但小柴胡汤为什么要久煎呢??久煎是为了使药入里。因为病机主要还是内虚为主(可以把小柴胡汤和半夏泻心汤等,抒整个少阳病中的处方进行一次比较,才能真正明白往来寒热的问题。叶天士对小柴胡汤和半夏泻心汤等处方的分析是总结于“辛开苦降”,这是叶天士针对邪实的总结,但对于本虚的内容呢?叶氏也不有提出什么有建设性的),所以才要久煎。
另外我们再从更年期的往来寒热分析病机,这可不是外感病,也不是什么邪正交战。但又为什么会见往来寒热呢?但又为什么有些理年期妇女不会见往来寒热呢?本人从临床治疗上来总结,会见往来寒热的更年期妇女,主要见弦涩偏数的脉,舌尖边都见偏红。舌淡脉沉的更年期妇女,主要见怕冷为主,有人更是直接说“到了冬天,整个晚上被窝就是冰一样的冷,睡一晚上被窝暖和不起来”;而见舌红脉数明显的,则是见情绪亢奋,失眠,发热等为主,并见脉细涩而数(更年期持续发热的病人,我治过好些,我会把妇科发热进行专篇论述)。
本人从更年期往来寒热来看《伤寒论》的少阳病篇,得出核心病机不是正邪交战,而是正气亏虚、邪郁化热。
某男,18岁,因面临高考压力大,见往来寒热,发热严重时体温会高达39度。面对孩子的高考,家长心急,带着孩子到处看医生。西医用消炎止痛药治疗,小孩汗出后见寒更重,热不退;又诊为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用谷维素等治疗,一点效果都没有;看中医用小柴胡、泻心汽治疗无寸功。2010年四月底,家长带孩子来我门诊部找我试试,我见孩子脸上痤疮很多,有的都见脓头了;舌红苔腻,舌尖芒刺;脉沉细弦数而偏涩。细问,得知平时大便干结不畅,三四天一大便;夜里多梦,易醒,醒后就不能更睡。心悸、心烦、胃脘胀满。我偷偷对家长说“你孩子这么焦虑,西医会诊为什么病啊?”家长此时开口告诉我,已经在金华二院(金华精神病医院)治疗过一些时间没效果,才来找我试试。
其实这是郁症,也就是说因为情绪过于紧张,人平时压力过大造成的心理疾病。但人是一个形(肉体)神(神志)一体的有机整体,人的情绪会直接影响人的健康。本患因为面临高考,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也很高,造成孩子过度的压力。这样的压力,会造成几种情绪上的问题,一是思,一是恐。思不要说了,面临高考都会想很多;恐是面临决定命运的考试,万一考不好而恐,这是常态。思则气结,恐则气泄。一个人长期处于一个忧思恐惧的环境中,势必会引起脾胃的运化功能下降,从而造成人的能量纳入不足。并且还会形成气机失畅(思则气结,气滞则血瘀)。所以我对此患诊为:脾肾两虚、痰瘀化热。用药:党参、苍术、当归、川芎、百合、焦三仙、大黄、桃仁、菟丝子、肉苁蓉、姜半夏、丹参等药为治,一剂药就见效,次日小孩不再往来寒热的发作,并且睡觉好好,人也不再焦虑。
本案病人是因情绪引起的往来寒热,思则气结不能行,于是中焦就失运,气机上下升降的枢纽不能畅行,上焦之热就不能下潜,从而造成上焦之热只有向外发散才能得解,在上焦之热郁结到一定程度而冲开毛孔,就见发热汗出;热散之后,因为体表失去了体内阳明气的温煦,又见怕冷。这就造成了往来寒热的症状。所以对于往来寒热的核心病机是:三焦不和,中焦失运,邪积化热。治疗得三焦并调,引炎归元。小柴胡汤等少阳病篇所治疗的,主要是针对下元亏虚不严重的病人,只治上中两焦,郁热得散,中焦得运,阳气自归潜下焦,所以能治。而小柴胡汤对于治疗更年期的往来寒热大多无效果,主要在于更年期的病人,核心根本在于下元亏虚,只治中上两焦,不引火归元所以小柴胡汤治疗更年期无效。

术后发热
术后发热,指的是手术后的发热。

手术后多见发热,主要见于感染,治疗上主要以抗生素治疗,效果都很理想。但不有一些病人是抗生素治疗无效,是一种功能性的发热,去医院里检查一切正常的。当年我父亲就是这样的发热,后来正式行医后,文荣医院也有些病人因为手术后见发热的情况来找我治疗。
我从医的第一例病人是我父亲,就是手术后发热。不过我父亲不是感染,并且发热的程度很严重,所以我学中医。
所以本文所论述的手术后发热,针对的不是感染发热,而是手术后引起的功能性发热。但对于西医病名的功能性发热,西医又实在没有什么好的方法去治疗。而中医则有很详细的理论。
手术,要考虑的有两个问题,一是虚,二是瘀。手术必定会出血,世上没有不流血的手术,所以治疗术后病人,一定要考虑到手术出血造成的气血亏虚,治疗上一定要补养气血;出血必定会留瘀,所以针对手术后的病情,一定要考虑到瘀血内阻的情况。所以针对手术后的一切疾病,都是从虚和瘀来论治的。至于说到感染问题,现要的医院治疗很方便,但对于气血亏虚引发的功能性疾病,西医是一点招都没有。
说到手术后为什么会发热,有两方面的问题,一是虚,这种虚不是单纯的气虚、血虚、阴虚、阳虚这么简单,而是气血阴阳都虚。说到邪实方面,主要在于血瘀(气为血之帅,但要反过来想,“血为气之母”,血瘀则气亦滞。所以对于因瘀血造成的气机不畅在于活血以运气,血行则气行。所以再不能机械的理解是气行则血行了。比如肝硬化腹水、慢性肾炎的水肿等疾病,治疗时理气药必用,但不是重点,这是血瘀而气滞,所以治疗重点在于行血,不在于理气),所以治疗手术后发热的治疗大法,主工是补虚活血。
但手术的出血,不是单纯的补养某一方面就行,而是要对气血阴阳进行针对性的调整补养。因为每一个人的体质不同,原来固有的疾病也不同。比如某女,素来体胖高血压,这样的病人是脾虚湿阻的情况,手术过程中的出血是会使一些湿邪随血而去,但同时也考虑到元气亏虚无力气化的问题,所以治疗上还得以运脾补肾为核心,这是气化和对水湿运化的根本;如果是一个形体干瘦的精亏病人,手术后的出血,反使精血更亏虚,治疗的重点就在于固肾养精为根本。所以对于手术后的补虚,不能机械的泥于某一味药。现在很多人因为微信网络上的小道消息,死泥于某一味药,比如铁皮石桷,现在很多人生病住院,亲朋好友来看望都会买些铁皮石桷来,病人家属觉得这是好东西都给病人吃,有的病人反吃出了别的疾病,这就是病人不懂药理造成的结果。

癌性发热
癌性发热,是癌症病人晚期很常见的一个症状。并不是所有晚期癌症病人都会发热,但癌性发热的确是一个癌症病人很常见的临床症状。
癌性发热,病机较复杂。有虚,有瘀,有热毒(癌性发热不同于外感,也不同于癌症病人手术后的发热,也不同于其它的发热,而是癌性晚期所特有的一种发热,现在晚期癌症都住院治疗,所以对于是不是因为感染,临床上很好区别)。
癌症是一种慢性消耗性疾病,一切癌症都是虚症。但癌症的局部是瘀血气滞的大实之证,所以癌症发发热,是元气大亏,局部大实的表现,也说明了疾病的严重性。因为大实要大攻,大虚要大补。大攻则元气不支,大补则热更甚。但病人总体还是因为虚为主,所以治疗癌症一定要以扶养元气为根本。但中药的补药都贵,很多晚期癌症发热的病人找中医治疗,都是命悬一线的危急病人,病人经过大医院的手术、化疗、放疗,家里很穷了,要买补益的药不钱了。所以我时常对小付说“治病之难,难在虚。补虚之难,难在钱。穷病难治。”穷人没钱买好药,要补不得补,这是最难这事。有人说医生应该怎样怎样为病人着想,但医生也是凡人,只是一个社会分工的工种而已,面对众多的病人,医生能怎么样???
晚期癌症病人,元气面临溃败,是要大补。如果没有大补,元气不固,则阳气不断的外散,于是病人速死;癌症到了晚期发热的程度,说明病邪大实,要攻邪就得猛攻,没有大补的前提下猛攻,这是摧命的治疗,因为攻病必定会伤正气的。所以治疗癌症发热的猛攻,必定是以大补为前提。去年本人治疗一例乳腺癌手术化疗后三年复发,并见水气凌心的钯重病人,我自己出钱整整花了160万元买野山参为病人续命,在此基础上再猛攻,最后病人得活。正月里我到杭州,又给患者儿子20万元左右的野山参,给病人巩固治疗,但我吴南京针对某一例病人可以免费花180万元去治疗,但面对天下这么多的病人,实在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了。所以穷病难治,难在没钱补益。
现在有些产后生病的来找我治疗,病人拿药方去其它药店里抓药,一剂药就是两三百元。病人说我开的药贵。但药都不是我这里抓,药钱也是别人赚,我是一个开方的医生,有是病用是药,我只能这样做了。补药都贵,这是中医界内都知道的实事。一个久治不愈的病人,元气大亏,再不补养的攻邪治疗,最后一定是元气不支的治成坏症。
现在治疗癌症发热的治疗,主要集中在“补气养阴+清热解毒+

抗癌药”的套路,我没见过那个病人是通过这样的套路治好的。只有看到这样的套路治一个速死一个。
治疗癌症发热的补益,气阴两虚是很常见,但不是一切癌症发热都是气阴两虚,有的病人因为阳气大亏到溃散的边缘,使气机不固而造成虚阳外越的病机也很多,特别见于癌症并见心衰的病情,更是明显的见到肾阳溃败的病机,这就是气阳不固,治疗得用大剂参附汤为核心治疗,再用补气养阴来治,只有使病人速死。
2017年正月,我接手了一例乳腺癌晚期发热的义乌患者,病人的乳房都整个溃烂翻花一样的。见病人面色萎黄,癌症局部疼痛,身体发热(体温38-39度浮动),脉见浮大无力而数,舌淡胖偏暗,但又有好几个火红的芒刺。这是气阳两虚、瘀毒识盛的病机。治疗当以补气固涩、清透瘀毒为治。这样的治,我不能保证把病治好,但我可以保证让病人死得舒服,最后的时间不会痛苦。于是我用生黄芪、仙鹤草、蒲公英、郁金、丹参、益母草、麦邪、苍术、厚朴、菟丝子巴戟天、生石膏、苏叶等药来治疗。病人治疗星期来复诊时,告诉我体温方面治疗一天就正常,乳房的疼痛也见明显的缓解,这一星期治疗下来疼痛也感觉不到了。我又治疗了五天。但病人此后没再来,直到一个半月以后病人的家属才来电话问我在没有在季宅,因为病人家属听说东阳有一个年龄九十多岁的老中医,觉得这么大年龄的老中医技术一定很好,于是去找这老中医治疗,但没想到病情马上反复,治疗一个月又打回了原型。面对这样的病人,我直接说不来接手了。结果怎样我不知道。
癌症晚期发热的病人我治过很多,效果还算好。我总结出,邪实方面在于瘀热毒,治疗在于活血清热。但正虚方面的内容很多,并不是气阴两虚为患。所以针对癌症晚期发热的治疗,补气养阴的扶正之法,切不能泥,而是要根据实际的临床来针对性的治疗。气阳两虚不固元气的情况也很多。

吴南京
2018年3月30日星期五
于义乌

浏览325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