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鬼谷子:做人不要太耿直,学鬼谷子揣摩人心,做个聪明人;

 仰望星空qv66ma 2018-05-11

  【鬼谷子原文】

  故谋必欲周密,必择其所与通者说也,故曰或结而无隙也。夫事成必合于数,故曰道数与时相偶者也。说者听必合于情,故曰情合者听。故物归类,抱薪趋火,燥者先燃,平地注水,湿者先濡,此物类相应,于势譬犹是也。此言内符之应外摩也如是,故曰摩之以其类,焉有不相应者?乃摩之以其欲,焉有不听者?故曰独行之道。夫几者不晚,成而不抱,久而化成。

  【鬼谷子译文】

  所以谋划一定要周密,必定要选择意趣相投的人进行游说,所以说结交要亲密无间。事情成功,一定要合乎术数,所以道理、术数、天时三者相偶合然后功业可成。进献游说要能让人听进去,一定是情意相合,所以情意相合才会采纳。事物都归属各自的种类,抱着柴去救火,干燥的部分先烧着,平地上倒水,低洼地方先湿,这就是相同事物必有相同的反应,对于情势来说,也是这样。这里说的内心反应与外面揣测相适应也是这样,所以说揣测时把握各类事物的相同点,哪里有不呼应的?根据其情欲意向揣摩,哪里有不被听从采纳的?所以说这是善于揣摩的人才能掌握的法则。通晓几微之势的人不会失去良机,成功了而不占有,历久就能行之天下。

  摩到人心

  战国时说客蔡泽也是一个揣情摩意的行家。蔡泽出道以后,曾到诸侯各国游说,但一直未能受到重用,正在他踌躇满志却又无人识才的时候,他打听到了另一说客范雎的消息,原来范雎投奔秦国,受到秦王重用,然而由于用人不当,良将自刎,叛将投敌,内外交困,秦王对范雎颇有微词,范雎从受重用到面临失宠,也整天心事重重。这些情况被蔡泽掌握后,他冷静地分析了形势,觉得时机已到,自己有可能借机出山。

  蔡泽一到秦国,首先放出风声说:“名士蔡泽,胸怀韬略,能言善辩,智慧无穷。只要一见秦王,就可以取相国之位而代范雎。”

  范雎非常气恼,遂叫来蔡泽问道:“有这回事吗?”“有啊。”蔡泽答道。“那么请摆出道理来。”

  蔡泽故意说道:“先生也是明白人,难道不知道其中的道理吗?谋取富贵功名是人之常情,谁不想使自己益寿延年,永葆功名呢?可是历观各代,有的人成功了,名扬天下,有的人失败了,性命堪忧。想秦孝公时商鞅变法革新,明法令,废井田,开阡陌,劝民农桑,令士兵习武,结果秦国富强了,无敌于天下,这都是商鞅的功劳,可是商鞅却遭受车裂之刑。楚国吴起励精图治,奖励耕战,裁撤冗官,使楚一时强盛于天下,可最后却中乱箭而亡。越国大夫文种,胸怀韬略,拯救越于危亡,雪耻奋起,终于称霸诸侯,结果却落得个自刎廷前的下场。这三人都是盖世奇才,为何结局如此悲惨呢?就是因为功成之后,不善于及时隐退的缘故。先生您觉得自己与这三人相比如何呢?”

  蔡泽正是摸透了范雎的心理,发了一段宏论,这几句话正说到范雎的痛处。经这一问,范雎答道:“我比不上他们。”蔡泽说:“是啊,但您的声名、财产和地位却远远超过他们,我很为您担心啊!”

  这正是范雎心事所在,蔡泽故意点出,也是想进一步观察范雎的反应。范雎忙侧身求教,说:“先生认为我应如何避祸呢?”

  蔡泽抓住范雎已与秦王有隙,担心灾祸随时降临的恐惧心情,说:“常言说‘乐极生悲’。先生您大功告成,声名已出,正可谓如日中天,在这种情形下,就应该学陶朱公范蠡,功成之后,飘然而去,以得善终。不然的话,只怕是商鞅、吴起、文种的悲惨下场或许会降临您的头上哩!”范雎是何等奇才,蔡泽这一席话当然是一点就明,范雎连连点头称是。蔡泽接着说:“前车之辙。后车之鉴,识时务者为俊杰。先生何不趁此声名正盛归隐山中,以终天年,让位于贤能之士呢?这样先生既得荐贤之名,又保住了自己的功名,何乐而不为呢?”

  蔡泽指出的道路,范雎虽不情愿,却也别无选择,只好说:“感谢先生赐教,我听从您的忠告。”于是将蔡泽留在府中,给予厚待。

  不久,范雎又在秦王面前大力举荐蔡泽。使蔡泽成为秦王的上宾,给予重用。之后,范雎又借故请退,秦王多次挽留未成,只好准许所请,任用蔡泽为相国。

  蔡泽凭着他对范雎处境的深入了解,揣摩透了范雎的心理,终于以三寸不烂之舌取其位而代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