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常见周围神经病损的康复(一)

 红会医院康复科 2018-05-13

常见周围神经病损的康复

     周围神经病损较多,下面简要介绍比较常见的十余种损伤和病变的病因、表现和康复治疗。 
一、上肢神经病损  

(一)臂丛神经损伤 
1.臂丛的组成   臂丛由C5678T1神经根组成。分为根、干、股、束、支五部分,终末形成腋、肌皮、桡、正中、尺神经。在根、干、束部有神经分支发出,这些分支对臂丛损伤的定位诊断有重要意义。C5神经根主要形成腋神经,支配三角肌;C6神经根主要形成肌皮神经,支配肱二头肌;C7神经根主要形成桡神经,支配上肢伸肌群;C8神经根主要形成正中神经,支配指屈肌群;T1神经根主要形成尺神经,支配手内部肌群。


2.病因   臂丛神经损伤并不少见,上肢的过度牵拉、锁骨和第一肋骨骨折、肩关节脱位、锁骨上窝外伤、刀刺伤、颈部手术等,均可引起臂丛神经的全部或部分损伤。据国内统计,臂丛损伤的主要病因依次为牵拉伤、压砸伤、切割伤、医源性损伤(产伤、手术伤、药物性损伤)、火器伤、放射性损伤等。


3.损伤的类型和表现    根据损伤的部位可分为根性损伤、干性损伤、束性损伤和全臂丛损伤四类。

神经根损伤:可分为上臂丛神经损伤和下臂丛神经损伤。上臂丛神经损伤(C5-7),包括腋、肌皮、肩胛上下神经、肩胛背神经、胸长神经麻痹,桡神经和正中神经部分麻痹。主要表现为肩不能上举,肘不能屈曲而能伸,屈腕力减弱,上肢伸面感觉大部分缺失。三角肌和肱二头肌萎缩明显,前臂旋前亦有障碍,手指活动尚正常。下臂丛神经损伤(C8T1),包括前臂及臂内侧皮神经、尺神经麻痹,正中神经和桡神经部分麻痹。表现为手功能丧失或严重障碍,肩肘腕关节活动尚好。常出现患侧Horner征。检查时,可见手内部肌全部萎缩,尤以骨间肌为甚,有爪形手、扁平手畸形。前臂及手尺侧感觉缺失。


神经干损伤:可分为神经上干(C56)、中干(C7)、和下干(C8T1)损伤。上干损伤出现腋神经、肌皮神经、肩胛上神经麻痹,桡神经和正中神经部分麻痹,临床表现与上臂丛损失相似。中干独立损伤在临床上少见,除了短期内伸肌群肌力有影响外,无明显的临床症状和体征。下干损伤出现尺神经、正中神经内侧根、上臂和前臂内侧皮伸肌麻痹,表现与下臂丛损伤相似,即手功能全部丧失。


神经束损伤:神经束损伤后所产生的症状体征十分规则,根据臂丛结构就可明确诊断。外侧束损伤,出现肌皮、正中神经外侧根、胸前神经麻痹。内侧束损伤,出现尺、正中神经内侧根、胸前内侧神经麻痹。后束损伤,肩胛下神经、胸背神经、腋神经、桡神经麻痹。


全臂丛神经损伤:全臂丛损伤的后果严重,在损伤早期,整个上肢呈弛缓性麻痹,各关节不能主动运动。由于斜方肌功能存在,有耸肩运动。上肢感觉除了臂内侧尚有部分区域存在外,其余全部丧失。上肢腱反射全部消失。肢体远端肿胀,并出现Horner综合征。


4.诊断和康复评定    可按以下步骤进行:首先确定有无臂丛损伤;进一步区分根、干、束、支的损伤;对根部损伤再区分节前节后损伤,因为节前损伤表明预后不良,无自发恢复的可能。若胸-肩胛肌肉(斜方肌)萎缩、耸肩受阻,提示上干节前损伤。若出现Horner征,提示下干节前损伤。肌电图和体感诱发电位有利于节前节后损伤的鉴别;确定损伤的范围和程度;功能状况评定。  
     在采集病史、详细体检、明确诊断、全面评定之后,制订一份完整的康复方案并不难,但应考虑到由于臂丛损伤常可伴有头部创伤、脊椎或肢体骨折,也常伴有血管或其他神经损伤,不应忽视这些伴随损伤。对于较复杂的损伤,有时诊断有困难、或病情经常变化,康复计划也应及时随之改变。


5.康复治疗  由于臂丛神经的组成复杂、分支多、行程长,损伤后的功能障碍严重,康复治疗是一项长期而艰苦的工作。 

1)减轻局部炎症水肿,促进神经再生:可采用脉冲高频透热(短波、微波)、红外线、激光照射、低中频电疗、磁疗等物理治疗;神经营养因子(NGFbFGF、神经节苷酯)、维生素、改善微循环等药物治疗。


2)止痛治疗:TENSHVPC、干扰电疗、电针、超声波、半导体激光等物理治疗,臂丛神经封闭、颈交感神经节封闭也可选用。对某些顽固性疼痛需行脊髓电刺激疗法或手术治疗。


3)感觉重建:对感觉丧失尤其是手的感觉丧失,需进行感觉重建训练,如有感觉过敏,则应进行脱敏治疗。二者方法相似,可采用不同形状、不同材料的各种物体让病人触摸,体会不同的感觉,逐渐恢复分辨能力。


4)增强肌力:肌力在3级以下时,可用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瘫痪的肌肉,被动活动、主动助力运动减慢肌肉萎缩,增加肌力。肌力达3级以上时,应进行抗阻练习。如患肢功能不能恢复,应训练健肢代偿,或在行肌腱移位术、肌腱重建术后用功能性电刺激治疗。


5)防治软组织挛缩和关节僵硬:按摩患肢各肌群,被动活动各关节;超声波、温热治疗、中频电疗等物理治疗能消炎消肿,松解粘连;使用矫形器预防或矫正畸形,对上臂丛损伤,采用外展支架保护患肢,对下臂丛损伤,用腕手夹板使腕关节保持在功能位。如已经发生了挛缩,应进行关节松动术、被动牵拉、理疗等治疗。


6)治疗肿胀:臂丛损伤后肌肉失去了运动功能,也失去了对上肢静脉的挤压回流作用,特别是当肢体处于下垂位、关节屈曲挛缩、腋部有疤痕挛缩时,易发生肿胀。治疗可采用肩吊带、三角巾悬吊患肢,主动、被动活动,按摩,顺序充气循环治疗,低中频电疗、高频透热、磁疗等,注意悬吊时间不能太长,否则因上肢缺少活动而加重水肿,每天应多次取下悬吊带进行运动。对腋部疤痕挛缩可用音频电疗、超声波、热疗,或手术切除。


7)心理治疗:由于臂丛损伤后,一侧肢体丧失了大部分功能,不仅严重影响劳动工作,病人的日常生活自理也十分困难,加上恢复慢,病程长,因此病人是极其痛苦的。应该同情病人的处境,鼓励病人战胜疾病,树立信心。


8)作业治疗和职业治疗:对严重的臂丛损伤病人,也是不可缺少的康复治疗项目。


6.手术治疗  若保守治疗31月而无效,可考虑手术治疗,常见的手术有臂丛探查术、神经移位术。

 

扫一扫,关注我们!!

或者关注我们的新浪微博【华图康复】

投稿/合作请联系

huatukf@163.com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