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耳鸣时间久了,会引起耳聋吗? 又如何预防耳鸣、耳聋呢?

 ll无为 2018-05-13

门诊,经常有耳鸣的病人会问这么一个问题:
“医生,耳鸣时间久了,
会引起耳聋或导致耳聋进一步加重吗?”

在回答这个问题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耳鸣是什么。

耳鸣的定义:
耳鸣是指在外界没有声源时,耳内或者头部产生声音的一种主观感觉,周围的人是听不到的,只有自己能感受到。

耳鸣声音千奇百怪,不同患者感觉的音调也是不一样的;通常表现为低音调,如刮风、流水声、火车或机器运转的轰鸣声;也可能是高音调,像汽笛声、吹哨、鸟叫、蝉鸣等。

我们来看看耳鸣的原因都有哪些?

噪声性的
比如突然听到鞭炮声,耳内会有一阵很长的回响,半天才能消退,这主要是外界噪声导致了耳蜗毛细胞受到暂时性的损伤。部分患者严重的话,会出现耳聋,并且耳鸣一直持续存在。还有一些长期在噪音性很强的环境中工作者,长期的噪音刺激造成了内耳不可逆性损伤,导致永久性耳鸣耳聋的出现。

耳毒性的
引起耳鸣的药物分为两类,一类药物仅引起耳鸣而不造成听力损失,原因是这类药物在中枢神经系统内影响了与神经递质有关的生物胺代谢过程,造成了听觉中枢神经元的“惊厥”副作用所致。另一类药物是导致耳蜗毛细胞受到了损伤,继而出现耳鸣耳聋。

耳科疾病导致的。
是临床最为多见的原因,占临床耳鸣患者的近80%。常见于各类耳部病变,如各类外耳疾病,如外耳道炎、耳屎太多堵塞外耳道等:
各类中耳疾病,如中耳炎、耳硬化症;
鼻炎鼻息肉等鼻部疾病导致的咽鼓管功能障碍等;
各类内耳疾病,如突发性耳聋、梅尼埃病、听神经瘤、还有老年性聋等。

其他系统病变引起的。
如贫血、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甲状腺疾病、颈部斑块、心脏病、脑部肿瘤等。

精神心理性的。
如:长期的失眠、焦虑、工作压力大,劳累等精神心理因素。此外,一些处于更年期的女性们也要小心耳鸣“找上门”来。

耳鸣时间久了,会引起耳聋吗?
通过分析上述耳鸣的一些主要原因后,我们来看看长久的耳鸣是否会导致耳聋或者是耳聋进一步加重呢?
1. 由自身情绪或心理压力引起的耳鸣,一般是不会造成耳聋的。
2. 如果患有高血压、高血脂或者高血糖,可能会影响内耳血液供应,导致耳鸣,长久下去会使听力受损。其它如果是贫血、颈椎病、甲状腺疾病、颈部斑块、心脏病等引起的耳鸣,一般也是不会造成耳聋的,但要定期随访听力,积极治疗原发疾病。
3. 各类耳部疾病导致的耳鸣,随着病程的延长,则会逐步出现耳聋加重的情况。

耳鸣来了怎么办,切忌束手干等待
耳鸣不是疾病,只是一个症状。耳鸣的出现,可能预示着内耳存在某些疾病。因此当出现耳鸣时一定要尽早就诊,明确病因,积极治疗;早期急性耳鸣,通过规范的治疗,大多数耳鸣是可能消失的。
此外,对于一些暂时不能明确病因的神经性耳鸣患者来说,应定期进行随访,常规3个月至6个月复查一次听力;同时可以用一些药物进行治疗,缓解耳鸣。

随着年龄的增大,听觉系统器官与功能随之衰退,从而出现、症状。对于老年性、,重要积极预防,并配合必要的治疗。


年人应讲究心理卫生,保持良好心态;

坚持适当的体力活动,以增强心脏和血液循环功能;

增强呼吸运动、胃肠道与骨骼肌的运动与功能;

注意合理营养,忌烟酒、少饮酒;

注意安全用药(任何药物的药量均应较正常成人量有所减少;因为老年人肾、肝、心等诸脏腑均有所减退,而药物需要通过肾、肝、肠道等排泄,若老年人脏腑功能减退后,容易产生药物排泄受阻,从而容易导致中毒)。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