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的那双大手 在我成长的每一个季节 如花朵一样绽放 时光如梭 记忆无眠 感恩与回望 都能瞧见那双 给我温暖与力量的大手 ——田云慧 1 我的老家在扬州,很小的时候,母亲带着哥哥,去了父亲工作的城市。而我,留在祖母身边。 母亲走后,那个成天唧唧呱呱、活泼可爱的我,不见了。我变得胆怯、怕生、自闭。 我常常一个人躲在稻草堆里,把自己严严实实地裹起来,幻想着有人抱着我——这个可怜的稻草垛里的小姑娘。 因此,我对那些生了孩子,和母亲年纪相仿的女人,有着特别的迷恋,村里的女人做针活、拉家常时,我就坐在她们旁边,静静地看着、听着。 2 上学了,村里的小学只有两位老师,一个是袁校长,教高年级;另一个是徐老师,教低年级。 徐老师是无锡人,嫁到我们村的,一口吴侬软语,微笑示人,与村里粗声大气的女人很不一样。 村里小学是没有校舍的,教室随时变换,晴天在树荫下,雨天在防震棚里。 也没有桌椅板凳,都是从自己家里带过去的。上课时,我就坐在小板凳上,趴在大长凳上写字。 徐老师是两个年级的全科老师,语文、数学、画画、唱歌、体育,全都是她一个人教。 底下学生分两边,一边是二年级,一边是一年级,两边各十来个学生。二年级上课时,一年级就写字。一年级上课时,二年级写字。 上学第一天,课堂是在校长家后门外的大树下,树上钉了个钉子,挂上一个小黑板,这就开学了! 徐老师在田字格的一半位置里,斜斜地划上一竖,教我们写数字“1”,可我怎么也划不直,歪歪扭扭,像条蚯蚓。 徐老师在同学们中间巡着看,看我沮丧的样子,笑眯眯地说:“没关系,擦掉重来吧!” 不记得什么时候,有人这样笑着跟我说话了,心里像是洒下了一片阳光。 一次上绘画课,徐老师教我们画铅笔。怎么画,我都画不好那尖尖的笔头,画了擦,擦了画,忙了半天也画不好。 老师走过来,握住我长满冻疮的小手,轻轻地在我的本子上画了一个笔头的样子,笑着柔声地说:“是这样子的!” 老师的手好软啊,好暖和啊,把我小小的拳头包裹在她的手心里,我幸福得都快晕了。 在徐老师笑盈盈的目光下,我整个人就变了,变得活泼起来,开朗起来,爱笑爱说了。 有个同学不会写“5”,我告诉她“5”就是一杆秤,竖着的是秤绳,下面半个圆圈是秤钩,上面一横是秤杆。她写不好,求我代劳。 我刷刷地帮她画了一排秤钩子。随后,越来越多的同学,开始主动找我玩,有请我帮忙写字的,有请我帮算题的,有请我帮造句的。 以前总欺负我的那些孩子,也变了,不仅不欺负我,还有点巴结我,这让我不太习惯。 3 母亲在家的时候,在门口种了一株月季花,长得比我人还高,花开得很盛。 母亲走后,时间长了,她的形象在我心里渐渐模糊了,我甚至疑惑自己,是不是像其他孩子一样也有妈妈。 我心里有疑惑,却不敢问人,就常常去看月季有没有开花。花开的季节,我每天会去掐一朵带着露珠的月季花,藏在口袋里,课间趁老师不注意偷偷插在她的发间。 她没有发现时,我就躲在一旁偷笑,她若是发现了,我就拍着手大笑。 我爱老师,就像爱妈妈一样。无论上课下课,我都粘着她,喜欢她和善的笑容,喜欢她甜软的声音,喜欢她身上的味道,喜欢她手上的肉肉。 她提问题,我第一个举手;她布置作业,我做到最好;无论她教什么,我都是第一个学会。 老师给二年级上课时,我会飞快地把字写完,跟着听二年级的课,很快,二年级的知识我也学会了。 我爱上学,每天吃完早饭,我就急急忙忙往学校跑,到得比谁都早,书读得比谁都大声,字写得比谁都好看。 有一天早晨,我像往常一样早早出门,我跑过麦田和石桥,跑过空阔的打谷场,到了位于南社的一所石头房子,也就是当时我们的临时校舍,一路上都没有遇到同学,心里好生奇怪,到了学校等了好一会,还是没有一个人。 我的老师去哪儿了?我的同学去哪儿了?你们不要我了吗?我急了,哭了起来。 这时,有个村民走过来问我怎么了,我哇哇哭着说:老师和同学不见了,他们都不要我了。村民大笑:“傻瓜,今天礼拜天,不上课!”啊?!我都忘记今天是礼拜天了!我擦干眼泪扭头就跑。 我跑过打谷场,跑过石桥和麦田,跑过自家门口,一直跑到北社徐老师家门口,老师惊讶地看着我:“今天不上课,你来干什么呀?”我大口大口喘着气:“老师,我…我…我想你了!” 快乐的时光仿佛长了翅膀,一年级很快就过去了,学区十八所小学进行了一次统考,我竟然考了第一名。 这是村里的一件大事,很快成了村里的新闻人物,徐老师也专门到我家来报喜,我成了她的骄傲。 这事很快传到了父亲的耳朵里,他没想到,留在乡下的女儿,书读得如此不错,就决定带我转到城里上学。 随后,我永远地离开了那所没有校舍的乡村小学,离开了徐老师。 我有时候瞎想,如果当初我没有离开乡下,一直在那个乡村小学读书,会怎么样?我不知道。可是,我知道,教育可以成全一个快乐的生命。 人的一生到底吃多少顿饭,吸收多少营养,是很难计算的,但是,吃的第一口奶是要记住的。走过万水千山,走过匆匆岁月,我始终忘不了的,就是徐老师的大手握着我的小手时,传递的那份温暖,给了我一段幸福时光。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韩愈曰: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为积极响应广大读者的意见,今天开始,《师说》栏目正式升级,面向老师、家长、学生和其他社会人士开放征稿,分享你的经验和故事。 消息来源:今日海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