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外泌体提取要几步?

 yjt2004us 2018-05-16


外泌体(exosomes)是活细胞分泌的直径约为30-150nm的膜性囊泡,准确来讲,外泌体是一类由细胞释放的细胞外囊泡。根据其生物合成或释放途径可以对细胞外囊泡进行分类:

1.外泌体(exosomes):起源于内吞途径,直径为30-150nm,其密度约为1.11-1.19g mL-1;

2.微粒/微囊泡(microparticles):直接从质膜释放,直径约100-1000nm;

3.凋亡小体(apoptoticbody/bleb):由细胞凋亡产生,直径约为50nm-2um;

4.肿瘤小泡(large oncosomes):由肿瘤细胞释放产生,直径约1-10um;

5.以及其他各种EV亚群;

外泌体广泛存在于多种体液中,包括血液、唾液、尿液和母乳。起初人们认为它是一种细胞的废弃物,并未受到足够的重视。2013年的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颁给了三位科学家,他们分别是美国科学家James ERothmanRandy WSchekman以及德国科学家Thomas CSüdhof,以表彰他们发现细胞内部囊泡(外泌体等)运输调控机制,使外泌体的研究达到全新的高度。

研究发现外泌体能够运载其内源性的蛋白质、脂质、各种代谢酶、mRNA和其他非编码RNAMircrorna等,参与重要的细胞间通信过程,尤其在免疫应答/肿瘤侵袭过程中参与重要作用;同时,外泌体的类型和水平,以及携带的蛋白、脂类、mRNAmiRNADNA 可以作为生物标志物,作为疾病诊断的依据;外泌体具有脂质双层膜结构,对内容物具有很好的保护作用,可以用作药物载体靶向特定细胞或组织。

如前所述,外泌体存在于多种体液,因此细胞培养的胎牛血清中往往含有外泌体,对于实验研究造成影响。

为了避免外来外泌体体的污染,细胞在正常含有血清的培养基中培养一定时间,贴壁细胞密度在60%-70%,去除原有培养基,换为新的不含外泌体的培养基或者无血清培养基并继续培养24-48小时。根据细胞的生长速度确定收取上清时间,收集细胞培养基后即可进行外泌体的提取了。

目前常用的外泌体的提取方法主要包括:(1)差速离心法(2)超滤法(3)试剂法

1
差速离心

差速离心是外泌体分离的最常见技术之一,常用于细胞培养上清中外泌体。步骤如下所述。注意:所有离心分离应在4下进行。同时吸取上清时小心操作,避免吸入细胞或者细胞碎片。

(1)低速离心以除去细胞成分,300g离心10min。收集上清。

(2)低速离心去除死细胞,2000 g离心10min。收集上清。

(3)高速离心以消除细胞碎片,10000 g离心70min。收集上清。

(4)高速离心以沉淀外泌体。100000 g离心70min。收集沉淀。

(5)外泌体重悬于适量PBS中,消除污染蛋白质,100000 g离心70min。收集沉淀。

(6)分装外泌体悬液,-80度保存,避免反复冻融。

2
超滤法

超滤法适用于细胞上清的提取,一般需要200ml培养基,适用于纯化大量外泌体。最常见的过滤膜有孔径0.8微米,0.45微米或0.22微米,可用于收集大于800纳米,400纳米或200纳米的外泌体。超滤离心法简单高效,且不影响外泌体的生物活性。

(1)低速离心以除去细胞成分,500g离心10min。收集上清。

(2)使用0.22微米过滤器过滤细胞碎片以及大囊泡。收集滤液。

(3)将滤液转移至装有超滤膜的超滤仪,氮气加压过滤。收集滤液。

(4)将过滤后悬液转移至离心管,100000 g离心40min。收集沉淀。

(5)外泌体重悬于适量培养基中。使用0.22微米过滤器过滤,分装外泌体悬液,-80度保存,避免反复冻融。

3
试剂盒法

试剂盒法适用于细胞上清,一般需要50-100ml培养基。该试剂盒使用容易和快速,耗时短。

(1)低速离心以除去细胞成分,3000g离心10min。收集上清。

(2)将滤液转移至离心管,加入试剂。

(3)上下颠倒混匀。

(4)1500g离心30min,管底可见沉淀,小心弃去上清。

(5)1500g离心10min,小心弃去上清。

(6)外泌体重悬于适量培养基中。使用0.22微米过滤器过滤,分装外泌体悬液,-80度保存,避免反复冻融。


除此之外,外泌体分离还有其他方法,如密度梯度离心、聚合物沉淀法、免疫分离法等,可以根据实验目的结合实验条件进行选择。当然,分泌外泌体最关心的是外泌体的纯度以及准确性,因此需要进行对外泌体进行鉴定。下期继续为大家介绍外泌体的鉴定方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