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0、320、230、260nm下的吸光度分别代表了核酸、背景(溶液浑浊度)、盐浓度和蛋白等有机物的值。 A230 测定其它碳源物质,如酚,糖类等; A260 是核酸的吸收峰测 RNA 和 DNA,引物等的浓度用的; A280 是蛋白质的吸收峰。 一般的,我们只看 OD260/OD280(Ratio,R)——1.8~2.0时,我们认为RNA中蛋白或者时其他有机物的污染是可以容忍的,不过要注意,当用 Tris 作为缓冲液检测吸光度时,R 值可能会大于2(一般应该是<2.2的)。当 R<1.8时,溶液中蛋白或者其他有机物的污染比较明显,你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决定这份RNA的命运。当 R>2.2时,说明 RNA 已经水解成单核酸了。 纯RNA 的A260/A280的比值为 2.0。 OD260/OD230的比值还表明 RNA 的纯度——其值 <2.0 表明裂解液中有亚硫氰胍和β-巰基乙醇残留,其值>2.4,需用乙酸盐,乙醇沉淀 RNA。 附: 260/230的值,一般不要小于2.0,小的话表明有异硫氰酸胍,β-巯基乙醇或乙醇的残留。补救的方法是再沉淀一次,然后重复乙醇洗涤的过程。但从我的经验看,后面RNA丢得很多……因此提RNA时就注意了 个人经验,260/230偏小的话,提取时可以改进以下几点: 1.加氯仿抽提后取少一点上清,不要贪多。 2.加乙醇洗的时候,多晃几次,尽量让RNA沉淀整片悬浮起来(有时候确实浮不起来也没办法。) 3.弃乙醇的时候,用枪吸而不是倾倒,倒的话经常有液滴留在管壁上,倒不干净。第一次用蓝枪头吸,可以不完全吸干,免得吸到沉淀;然后短暂离心把残余酒精甩到管底,看准了用白枪头尽量吸干净。RNA量大,被白枪头弄掉一点也没关系。 4.溶解前晾干的时间可以长一点,5分钟也没关系的。标准的做法说是不能晾太久,等沉淀开始变透明就要加水溶解,但是我晾过10分钟的,后面RNA量也很大。可能量大,虽然有些溶解不了,最后浓度还是高。 可能不完全正确,但是以前我出现过260/230偏小的问题,按上面方法改进了操作,后面就好了。 还有一种原因可能是多糖类杂质残留,可试试用LiCl沉淀。 RNA溶液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