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内经里的“真至圣贤”四个境界

 这年瑞雪 2018-05-17
 真人、至人、圣人、贤人四个境界的划分见于《黄帝内经》的第一篇上古天真论。
其原文中说:

黄帝曰∶余闻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寿敝天 地,无有终时,此其道生。

中古之时,有至人者,淳德全道,和于阴阳,调于四时,去世离俗,积精全神,游

行天地之间,视听八达之外,此盖益其寿命而强者也,亦归于真人。

其次有圣人者,处天地之和,从八风之理,适嗜欲于世俗之间,无恚嗔之心,行不欲离于世,被服章,举不欲观于俗,外不劳形于事,内无思想之患,以恬愉为务,以自得为功,形体不敝,精神不散,亦可以百数。

其次有贤人者,法则天地,象似日月。辩列星辰,逆从阴阳,分别四时,将从上古协议于道,亦可使益寿而有极时。
​​
​真、至、圣、贤,这四个境界自然都是极好的。但是这几个境界又是以什么为标准呢?
​细说起来当然有很多,譬如对阴阳大道的理解是否有自在的心等等。但是我想从“精气”这个角度来分析一下这几个 境界的不同。
​在上古天真论一篇中多次出现“精”“精气”等词,如“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甚至葬之”;“男子不过尽八八,女子不过尽七七,而天地之精气皆竭矣。”等句。
​由此可以得出一个简单的结论:人存活于世,最重要的是精气的盛衰。而这种精气来源于天地之间,葬于五脏六腑之中。人想要长寿,就要学会少浪费这种生命的精华。
​言归正转,再说说真至圣贤这四个境界的人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呢?
​先看真人,文中说其提挈天地,指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想想这个境界,一呼一吸皆是精气,无有滞涩,天地与我融为一体,所以才能说是寿敝天地,无有终时。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与天同修”了。
然后是至人,至人者,去世离俗,积精全神也。可以推测,这是一种懂得修行之道的人,通过不懈的努力,可以做到不断积存天地精气于身,而做到益其寿命而强者也。
​​然后是圣人,文中的描述是圣人生活在社会中,看起来与常人无异,但是这样的人以恬愉为务,以自得为功,世事纷纷扰扰都不能动其心神,故能精神不散。请注意,这里的用词是“精神不散”,也就是说在圣人的境界里,可以做到尽量少的消耗精气,而无法主动炼化精气。
​最后是贤人,这个境界的人懂得观天察地,分别四时,虽不能合于大道,却不逆规则而存,无大过矣。文中虽未直接提及精气,但是可以由上下文想见,这个境界的人对精气的把握自然是更差一些的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