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产业的杂菌污染都是以预防为主的规则,严格按照生产技术规程操作,尤其是灭菌和接种环节,一旦失控,就会血本无归! 如果发现杂菌污染,无论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现问题就追悔莫及,甚至是不可挽回。做到安全生产这一点需要学习和掌握微生物的存在和传播规律,采取有效防治。 所以,菌棒感染主要不是天气因素造成,而是种植户根本就不懂微生物产业项目的基本知识的原因。例如国家级专业微生物研究和菌种生产单位的秋栽菌种的母种、原种、栽培种的生产时间是4至8月份,正是一年内的高温、高湿、高污染月份,有谁听说过哪个科研机构或者研究所说,因为天气因素而不能生产菌种的吗?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就是缺乏微生物学科和医学方面的安全消毒技术基础知识而造成的教训。这样的教训付出的代价是十分沉痛的,少则几万,多则几十万,甚至数百万的案例到处都是。 甚至还见到一个因为恐惧污染造成的损失,丢下自己的孩子服毒自尽的恶果……。 希望参与食用菌生产的人们,都要认真学习微生物基础知识,了解大自然中微生物的存在、传播、危害性,了解人体与微生物密不可分的关系,了解药物消毒原理及其针对性消毒效果,提高自身技术水平,避免重蹈覆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