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认识金匮肾气丸吗?

 空谷天籁 2018-05-19

东汉末年,医圣张仲景著《伤寒杂病论》16卷传于后世。

迨到北宋,林亿等人根据《金匮玉函要略方》等将《伤寒杂病论》中杂病部分整理成一书,名《金匮要略方论》简称《金匮要略》(“金匮”谓藏放古代帝王的圣训和实录之处,可见古人对此书重视程度)。

书中载方205首,但唯有一方被冠以“金匮”二字,它便是本文的主角金匮肾气丸


金匮肾气丸,原名崔氏八味丸、八味肾气丸,是书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方剂。由“干地黄八两,薯蓣四两,山茱萸四两,泽泻三两,茯苓三两,牡丹皮三两,桂枝,附子(炮),各一两”组成。

方中地黄为君,益精血,填骨髓;山茱萸补肝肾,涩精气;薯蓣健脾气,固肾精,谓之三补

茯苓泽泻利湿排浊,通调水道;丹皮降相火,谓之三泻。配以少量桂枝附子,温肾固阳,鼓舞肾气,有阴中求阳之意。

由于配伍精当,临床疗效显著,因此深受医者喜爱。


现今有一款中成药叫桂附地黄丸便是金匮肾气丸的仿制品。

其中干地黄换成了熟地黄,桂枝换成了肉桂

桂附地黄丸方

肉桂

20g

附子(制)

20g

熟地黄

160g

酒萸肉

80g

牡丹皮

60g

山药

80g

茯苓

60g

泽泻

60g

在仲景时代还没有熟地,出现熟地后普遍认为熟地比干地黄补肾,所以大多数人就改用熟地了;

当时肉桂和桂枝也没有明确的区分,通称为“桂枝”,后世认为肉桂补命门火的作用更强,就将方中桂枝代替为肉桂了。如此一变换,整个方子补益之力增强了许多,适用于肾阳虚损较重之人。

熟地滋腻容易碍胃肉桂也易助热,临证时应仔细把握。

那么现在药店里卖的金匮肾气丸究竟是不是《金匮要略》中的肾气丸呢?

看一下组成就知道——

它是在仿制品桂附地黄丸的基础上加了牛膝车前子,变成了济生肾气丸

济生肾气丸系严用和在金匮肾气丸基础上加味而成,首载于《济生方》称加味肾气丸,后《张氏医通》中引用谓济生肾气丸。

济生肾气丸组成:

熟地黄 160g   山茱萸 (制)80g  

牡丹皮 60g   山药 80g  茯苓 120g  

泽泻 60g   肉桂 20g   附子 (制)20g

牛膝 40g   车前子 40g


虽然没有纯正金匮肾气丸的成品了,但是童鞋们需要使用时可以自己动手煎煮汤剂,小编亲试,补益效果很明显。但是,补药虽好,切莫忘记辩证施治


在中医药文化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许许多多的曲折,难免有差错与误会。仔细钻研经典,勤思善辨,勇于质疑,才能得到其中的精髓。

小编与你们一起学习,一起进步!

编辑:王昭正

责编:王宗雪

美编:郭昊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