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治疗小儿流涎

 子孙满堂康复师 2018-05-21

流涎是指小儿流涎,又称滞颐,俗称流口水,婴幼儿最为多见。随着乳牙的出齐和月龄的增长,口腔深度增加,唾液的分泌量也会逐渐转为正常,这时流涎也会自然停止。

中医学中,小儿流涎的原因有脾胃虚寒、脾经蕴热两种情况,其基本病机是脾失摄津。在辨证时又有脾胃积热、脾胃虚寒等引起小儿流涎的区别。

中药辨证治疗

方一:

药物组成:栀子3克,石膏9克,黄连3克,生地6克,黄芩3克,茯苓6克,灯心3克。

功能主治:具有清热泻脾的功能。适用于脾胃积热引起的流涎。症见小儿流涎而唇红舌赤,或口疮口糜,烦恼不宁,叫扰啼哭,大便干结,小便短黄,指纹紫滞。

用法用量:水煎,分3次服,1日1剂。

方二:

药物组成:公丁香3克,木香6克,法半夏3克,陈皮6克,白术6克,干姜3克。

功能主治:具有温中补脾的功能。适用于脾胃虚寒引起的流涎。症见小儿流涎而无热证者,或面色苍白,四肢微冷,口鼻气冷,唇舌色淡,指纹淡红隐而不显。

用法用量:水煎,分3次服,1日1剂。

偏瘫康复‘省钱’秘方(原创) - 子孙满堂 - zheng101052c子孙满堂的博客

 

偏瘫康复‘省钱’秘方(原创) - 子孙满堂 - zheng101052c子孙满堂的博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