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智能汽车:决战2020》正式上市,这几位大佬说了些真心话

 cheyunwang 2020-09-11
 
智能汽车行业要走向健康发展,需要厘清概念统一共识,将真正有价值的权威的论述和经验进行系统梳理总结。

车云按:

由车云及汽车安全产业投资基金联合国内外30位行业专家及一线从业者,历经一年半时间编写完成的《智能汽车:决战2020》已经上市销售。我们有幸邀请到了中国工程院院士李骏、中国汽车工业咨询委员会安庆衡以及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安宁这三位行业大佬为这本书写序,代表企业和产业对目前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的态势以及中国在这场变革中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进行了深入剖析。

智能汽车迅速兴起,泥沙俱下,整个行业要走向健康发展,需要厘清概念、统一共识,将真正有价值的、权威的论述和经验进行系统梳理、总结。

下面我们就来听听这几位高层对智能网联汽车的真知灼见,车云菌对部分内容进行了删减和修改。

中国工程院院士李骏:智能汽车时代,中国面临怎样的机遇和挑战?

在渐进的智能网联汽车时代,中国的产业优势在于拥有特殊的出行场景,另外我国的通信技术基础较好。从市场需求来看,我国面临着环保、城市拥堵、交通事故死亡数量持续不降低的诸多压力,国内对供给端变革的呼声越来越大,智能网联汽车无论在用户体验升级、出行服务与安全、汽车高效共享方面都有巨大的需求。此外,中国有推进重大战略的体制优势。在智能汽车领域,国家重大战略导向、社会需求和认可度、政策和产业游戏规则上有望实现有机的结合和良好的互动。

汽车智能网联化是一个由机器系统逐渐取代生物人实施驾驶操作的过程。技术的核心挑战在于汽车系统必须具有深度的学习能力,这就要求在交通层、车辆层、系统层、组建层实现全面的数字化应用。而我们的弱势是核心技术的缺失,特别是跟智能汽车相关联的零部件产业缺少技术基础。相比发达国家和跨国车企,我国在“智能汽车传感器、‘核高基’软件、车载计算平台芯片、关键执行器零部件、云和智能服务平台”等方面还有比较明显的差距,因此有必要依靠和增大科技创新驱动能力,在诸如5G通信、高性能AI计算平台、核心感知组件、大数据与云计算、共享商业模式等方面上投入更多的人力和物力,为中国汽车产业的嬗变创造良好的物质与科技基础。

当前主流汽车品牌面临着行业变革带来的巨大冲击,以创新和融合为突破口积极寻求自身在未来汽车产业中的定位; 新兴造车势力强力介入汽车产业,逐渐改变着汽车工业的生态。智能网联汽车具备高科技跨界融合的属性,社会、经济效益巨大,被美日欧汽车强国和我国视为制造工业发展的重大战略方向,各国都在不遗余力地开展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创新性研究。智能网联汽车正在全球掀起一股技术研究、产业布局和战略投资的新热潮,值得汽车从业人员持续地关注和重视。

中国汽车工业咨询委员会主任安庆衡:积极培育智能化核心技术

随着电子、信息、通信等技术与汽车产业加速融合,汽车产品正在加快向智能化、网联化方向发展。带有鲜明跨界融合特征的智能网联汽车正是汽车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最重要的创新载体。在发展智能网联汽车过程中,我国确立“以智能化为主、兼顾网联化”的总体思路,这将对整个产业产生深远影响。

可以说,中国汽车产业蝶变的新时期已经到来,涉及汽车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方面,中国与国外汽车强国站在同一起跑线上。我国汽车产业应该积极培育核心技术、做好政策协调、提高研究创新氛围、秉持工匠精神,善用汽车产业迭代升级发展的“东风”,主动掌握新技术革命的特点,通过突破与创新为“中国制造”和“中国品牌”注入新的活力。

相关从业人员应该积极了解、学习和掌握国内外汽车产业的新技术演进方向;寻求突破智能汽车发展的技术瓶颈; 时刻正确把握我国智能汽车产业的发展道路。同时,本着“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的宗旨,做好理论研究和实践分析,力争培养中国自己的汽车技术专才和政策专家,掌握一定的行业话语权,培养适合中国汽车产业的优良氛围。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安宁:中国将掌握智能汽车的话语权 

智能汽车的风口已来,行业与公众的热情高涨。这正是人们对全新生活和出行方式渴求的真实映照。正如数千年前为了更快捷地出行,人类开始驯化马匹; 后来为了让出行更舒适,人们为马加装了马鞍、马镫;再后来,为了与更多人一路同行,并能在途中躲风避雨、获得更好安全保障,人们又将马匹与木轮推车进行了巧妙的结合。一路走来,人类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从不止步、从未停歇。

再看今天,以三大件为核心的传统汽车装上智慧的大脑,智能汽车让人们对出行的关注不仅仅局限于效率与感受的提升。越来越多的人希望在车内这个移动的空间完成更多与出行有关或无关的事情:希望在车上获取更多的外界信息,也希望利用车载系统实现对外部环境更多的感知与交互。希望让双手告别方向盘,在更自由的驾驶出行中享受智能服务;希望车内空间成为安全舒心的“移动之家”;希望让汽车拥有一颗像人类一般的大脑,具有思考与处理问题的能力......智能汽车,是我们未来梦想的一个重要部分。

奇瑞汽车用了20年时间从长江边的草房工棚成长为如今代表中国汽车产业正向研发精神和海外出口的名片。面向智能化时代,中国的自主品牌们都在努力朝着新的方向创造奇迹。勤奋而充满激情的中国汽车人一直保持着积极的姿态投身到中国智能制造业转型突破的行动中。

车云和汽车安全产业投资基金团队共同编著的这本《智能汽车:决战2020》全面地为我们展现了现阶段智能汽车的发展状态,从中我们能看到人工智能对汽车产业的巨大变革作用,还能看到传统主机厂在智能化转型方面的前瞻性探索。当下,我们已经迎来智能汽车发展的绝佳时机。中国汽车市场从二十多年前的初创起步到至今占据全球三分之一市场份额,更为我们增添了无穷的信心。

中国汽车制造业正在向“智能化时代”跨越迈进。在“适者生存,智者为王”的时代,新的汽车工业核心技术将轻装上阵,智能汽车的话语权也一定会为我们所掌握。中国汽车制造业的智能升级是“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型的坚实基石。这不仅是每一位中国汽车人的初心,更是整个中国汽车行业共同为之奋斗的伟大目标!作为这个时代的参与者,同时也是观察者,我深深为我的同行们感到自豪。


听完这几位大佬的对智能汽车的见解,大家是不是已经对这个话题产生了更浓厚的兴趣呢?那不如赶快把这本《智能汽车,决战2020》收入囊中吧!

《智能汽车:决战2020》由车云及汽车安全产业投资基金联合国内外30位行业专家及一线从业者,历经一年半时间编写完成。内容涵盖技术到实战、政策到市场、创业到投资,对全产业链进行了全貌梳理,系统性地剖析了智能汽车产品落地法则,并对智能化浪潮下中国汽车产业的转型突围之道进行了深入探讨。

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模样”从发展历程、技术架构来说明智能汽车是什么,并从智能驾驶、智能车联网、智能座舱、智能制造四个方面,对智能汽车的技术内涵与体系架构进行逐一剖析。下篇“锤炼”,主要从政府、院校、跨国车企、中国车企、供应商五个角色的实践去阐述智能汽车该如何打造,并在最后一章对中国智能汽车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中国汽车产销量从改革开放初期每年不足20万辆,发展到现在每年接近3000万辆,成为世界第一汽车大国。智能汽车将是全球汽车工业下一轮竞争焦点,我们很荣幸能参与到这项伟大的事业当中,并衷心祝愿中国汽车工业能在智能汽车时代实现真正的崛起。

现在本书已经登陆车云严选,领先于京东/亚马逊/当当现货发售,扫码购书现货秒发不用等。团购请咨询严选客服。

现在本书已经登陆车云严选,领先于京东 /亚马逊/当当现货发售,扫码购书现货秒发不用等。团购请咨询严选客服。

车  云  推  荐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