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于说明文教学模式的思考

 七星钓客 2018-05-22

                       

在我们初中阶段学习的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三种文体中,最复杂、最不好把握的就是记叙文。记叙文为了表达一个主题,一种情感,要考虑通过什么事件来表达,是明确表达还是隐晦表达,运用哪些表达方式,适合什么样的语言,更有写作方法技巧等等等等,出题类型也是多种多样,什么基础类啊、理解类啊、文体类啊等等等等,可以说,记叙文阅读最能衡量一个人的阅读水平。

而三大文体中,我感觉最简单的就是说明文了,写说明文则是为了介绍某种事物或事理,古人说,人贵直,文贵曲,我感觉这句话是绝对不适合说明文的,说明文是说的越清楚明白、越准确严谨越好,只要静下心来认真阅读,文章内容都不难理解,出题类型相对固定,也就限于说明对象、说明方法及作用、说明顺序、语言的准确性等几种类型。

要想把一篇说明文讲的妙趣横生,除了科普小品文有可能以外,其他几乎是不可能的,这和说明文的写作目的和自身文体特点有关。基于以上我对说明文的认识,我这样设计我的教学板块:第一,吃透文本,理解文本介绍的内容;第二,结合说明文出题类型,总结答题的一般方法,让学生学会如何答题,如同运用数学公式一样答题。为此,我结合第一教学板块,设计以下问题,如石拱桥的特点,中国石拱桥的特点,赵州桥、卢沟桥的特点、异同等,让学生从文中找答案,找答案的过程也是充分熟悉文本的过程,同时也可以辅以德育,让孩子们充分了解中国人的聪明智慧,产生民族自豪感。

完成第一教学板块后,我又结合第二教学板块设计问题,然后让学生回答某一具体问题,最后和学生一起总结、归纳出解答这类题型的一般方法,甚至是公式,授学生以“渔”,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由此我设想的说明文教学模式就是:一、吃透文本,包括:1、了解作者。2、解决生字词。3、阅读课文,围绕说明文的出题类型设计问题。二、运用一般答题方法解决说明文文体常识问题。三、解决其他需要附加的一些问题,如德育等。

记得凯俊给我们上过一节现代文阅读课,我印象深刻,受益颇深,并且让我的学生都跟着受益的就是句子的赏析这类题型的解答方法,运用起来真是得心应手,并且屡试不爽。我也正是受凯俊的影响才这样设计这节课的,如果我费尽心思的总结也能让各位老师有一点点的收获,那么我所有的付出就都是值得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