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研究报告

 fgh315 2018-05-22
研究员:郝彪  所属机构:招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015年05月25日 11:29]

东华通过对北京万兴新锐的收购,抢占我国DRGs推广应用的制高点。DRGs是当前最具有前景的医保预付费支付方式,并将作为医院绩效评价体系的重要依据,对于医管、医保、医院的意义重大。东华有望通过DRGs分组器云服务向全国各省卫计委、8000家二级以上医院免费部署,并通过增值服务收费,仅DRGs云服务市值空间可达365亿-600亿元。而其云端诊所、私立互联网医院、公立互联网医院、健康乐APP有望构建互联网医疗生态体系,拥有巨大想象空间,千亿市值可以期待。上调目标价至65.69元,维持强烈推荐-A评级。 按项目后付费制是我国当前主要医保支付方式,但弊端明显:我国当前的医保支付体系以按项目后支付制为主,混合了按病种付费、按人头付费、总额预付等多种支付方式。按项目后支付制即在医疗服务实际发生后,按照医疗服务实际产生的价格,按照医保指定比例进行赔付。在此支付方式下,医疗机构的收入与其提供的服务项目数量、药品、耗材等消耗量直接正相关。在相关服务有标准和规定价格的前提下,医疗机构往往具有以过度医疗服务和诱导需求来增加收入的动机。同时,在此体系下,医院和病人的利益强相关,由于医疗保险的引入,在病人自付比例不高的情况下,病人并不排斥过度的医疗服务,有可能出现医院与患者共同进行过度医疗服务,甚至欺骗医疗保险机构的现象。 预付费制度成为医保支付体制改革的方向:预付费制度通过按照一定规则确定对医疗机构一定时期内的支付总额,可形成对于医院主动控制医疗费用的正向激励。人社部于2011年颁布《关于进一步推进医疗保险付费方式改革的意见》,明确提出“当前推进付费方式改革的任务目标是加强总额控制,探索总额预付;在此基础上,门诊统筹开展探索按人头付费,住院/门诊大病探索按病种付费。有条件的地区可逐步探索按病种分组(DRGs)付费的办法”;卫计委在《2015年卫生计生工作的总体要求和重点任务》中明确提出“推荐按病种付费、总额预付等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扩大改革试点范围”。总额预付有望成为支付方式改革的基础。 DRGs是当前最具有前景的医保预付费支付方式:1)按病种付费、按人头付费、按服务单元付费等均可做为预付费的具体方式,其核心在于统计区域历史数据制定某病种、个人、服务单元的平均费用范围,以此作为预付费用的依据,但相对粗放,未能形成系统化的体系。2)DRGs是根据年龄、疾病诊断等因素,将患者分入相应疾病组,再根据其合并症、并发症、治疗方式、疾病严重程度及转归等因素详细分析患者的医疗资源消耗,将临床过程同质、资源消耗相似的患者分入同一诊断组,以诊断组的资源消耗为标杆建立预付费制度,科学合理地平衡医疗服务的质量与费用。4)美国、德国等欧美发达国家均将DRGs作为其预付费体系的重要支撑,美国建立了900多组DRGs诊断分组与预付费结合。 DRGs将作为医院绩效评价体系的重要依据,对于医院具有重要意义:由于不同的医院面对的患者不同,实际诊断中发生的情况迥异,因此如何对医疗服务的绩效进行评价一直相对困难。DRGs将患者病例按照临床过程同质、资源消耗相近的方式进行系统分组后,在相同区域内,同一诊断组内的患者所消耗的资源理论上应该相同,因此当地医政医管部门可以此为依据来衡量不同的医院相关分组资源消耗的实际情况,并建立医疗服务广度、医疗服务整体技术难度、同类疾病的治疗费用、同类疾病的治疗时间、医疗服务质量等系统的评价体系。在美国、德国、法国等医疗绩效评价指标中,DRGs指标都占据重要的地位。在医院管理部门应用此体系来评估医院绩效的情况下,医院有强烈的动力来采用相同的体系评估自身的绩效,并以此为依据开展对于科室、医生的绩效管理。 通过对北京万兴新锐的收购,东华软件抢占了我国DRGs推广应用的制高点:1)我国学者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研究DRGs体系,由240名各级医院专家组成的BJ-DRGs研究项目组于2008年开发出BJ-DRGs,是我国唯一的DRGs分组方法。BJ-DRGs作为医疗绩效评价体系在北京二级以上医院进行了长达8年的实地验证完善,作为医保支付方式在北京地区6家大型医院进行了长达4年的108个诊断分组的实地验证,新农合、城镇医保等均得到验证。在已经基本完善的情况下,BJ-DRGs得到了国务院的认可,将在卫计委的大力推动下向全国推广。2)东华软件收购的万兴新锐是BJ-DRGs小组唯一指定的软件分组器合作方,其在整个DRGs项目组十数年的研究过程中一直承担DRGs分组器的软件平台化工作,对于项目的成功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具有BJ-DRGs软件分组器的唯一版权。3)BJ-DRGs极有可能成为我国唯一的DRGs分组标准,万兴新锐极有可能是BJ-DRGs唯一的软件分组器合作方。 2015年DRGs有望在卫计委推动下在全国15个省份推广,东华将实行分步走战略:1)通过远程SaaS平台的模式,在省级卫计委平台免费部署DRGs分组器软件,卫计委下属的医院免费部署DRGs的基本功能,实现基本DRGs分组功能。2015年可能接入2000-3000家医院,全国8000多家二级以上医院都是其目标客户,而且目前没有其它的竞争对手。2)DRGs科室医疗服务治疗管理、医生管理、医保控费模块等增值服务按照年服务费方式向医院收取费用,初步预计是50万/年/家医院。3)在国务院推动DRGs支付方式改革的背景下,逐步向人社部主管的城镇医保支付体系渗透。由于医保控费审核系统需要与医保支付方式相适应,因此东华有望以DRGs分组器切入医保控费体系,与当前医保控费厂商展开广泛合作,并获得相应利润空间。 东华DRGs医院绩效评价与医保控费市场空间极为广阔:1)医院端:2012年我国二级以上医院共8190家,以DRGs增值服务费用每家30万-50万/年计算,以50%的医院采用东华的增值服务预计,东华DRGs云服务收入空间为12.28亿元-20.47亿元。 以SaaS形式提供的云平台服务预计净利率保守预计达到50%,东华DRGs云服务净利润空间为6.14亿元-10.23亿元。2)社会保险端:东华大概率以免费的方式在卫计委新农合、人社城镇医保端进行推广。3)商业保险端:短期DRGs分组器有望切入商保控费系统销售。以商保省级控费系统400万-600万元价格,DRGs分组器占销售价格10%计,全国60家商保公司开展商业健康保险业务,平均每家公司覆盖10省份计算,东华DRGs收入空间为2.4亿-3.6亿元,净利润空间为1.2亿-1.8亿元。长期看医院病例首页数据将在东华DRGs云端沉淀,虽然没有用药明细,但其疾病种类、治疗方式、严重程度、费用等统计数据对于保险产品设计、风险控制具有很高的价值,有望实现数据运营模式。综合看保守估计东华DRGs云服务净利润空间将达到7.3亿-12亿元,长期数据运营利润空间极为广阔。 互联网医疗生态体系蓄势,有望全面爆发:东华以HIS系统为拳头产品主攻高端医院,已经覆盖全国200多家三甲医院,至今无客户更换系统,极强的医院卡位成为互联网医疗业务的基础。公司目前正逐步构建互联网医疗生态体系:1)健康乐APP依托公司全国三甲医院资源,构建轻问诊+导医导诊平台;2)与国际医学、阿里云合作,利用自身HIS平台能力实现民营互联网医院,以点的方式进军互联网问诊服务;3)收购万兴新锐,打通区域卫生信息化平台,以面的形式卡位区域健康医疗数据。我们预计此次收购仅仅是其互联网医疗大棋局中的一环,公司优秀的医院端卡位、平台化运营能力、扎实的客户基础将共同助其实现包含慢病管理、分级诊疗、双向转诊、医药联动的区域化互联网医疗生态体系,盈利模式空间广阔。 维持“强烈推荐-A”投资评级:预计2015-2017年每股收益分别为0.85元、1.09元、1.36元,对应当前股价PE分别为48.9/38.3/30.5倍,上调目标价至65.69元,维持“强烈推荐-A”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DRGs推广不及预期,互联网医疗生态体系构建进展不及预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