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诗词曲中,对仗和对偶属常见现象。 对仗和对偶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内涵也不同。有些人把对仗和对偶 混为一谈是错误的认知。 对偶是大范围概念,对偶包含着对仗,对仗是对偶的特例。 下面是对仗例。 窗含西岭千秋雪--中平中仄平平仄。 门泊东吴万里船--中仄平平仄仄平。 其特点是: 1.逐字对应,如窗对门,西对东,雪对船。 2.主字位平仄相对。其中,第二字位,第四字位,第五字位,第六 字位,第七字位都属主字位。当然,不同格式的主字位也不同。 下面是对偶例。 长城内外--中平中仄。 大河上下--中平中仄。 它只需逐字对应这一条即可,并不一定需按第二条要求去做, 平仄是否对应都可。很宽松。 对偶也常用于赋和曲当中。 在诗词曲当中,对仗和对偶从来就不是死规定,包括律诗。可对 也可不对。不能因为不对就否定该作品。 大多情况下,出现对的情况,是可以理解的。毕竟对仗和对偶都 具有诱惑力,许多作者心不甘,好胜心强,不愿落人膝下,跃跃 欲试。对的好有加分因素,但对不好反而坏事。实际上,对与不 对,取决于内容需求。 例如【浣溪沙】中第四和第五句。 对仗例: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晏殊) 山色横侵蘸晕霞。湘川风静吐寒花。远林屋散尚啼鸦。 梦到故园多少路,酒醒南望隔天涯。月明千里照平沙。(苏轼) 即使想对,也经常出现大宽对或局部对的情况。十分宽松,很不介意。所以网友不必死皮赖脸,非对不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