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和九亭镇镇长对话,动迁安置房、农民自建小区、中心绿地,这些热点问题都有回应!

 cxag 2018-05-22

市民对话街镇主任、镇长广播特别节目


松江人民广播电台FM100.9兆赫,17个街镇主任、镇长轮番走进广播间,做客《城市精细化管理·听民意、集民智——市民对话街镇主任、镇长》节目,与市民对话,倾听百姓呼声,解决民生难题。


播出时间:每天早上8:30-9:00,

重播时间:当天13:00-13:30。


关注上海松江,后台回复“城市精细化管理”,即可获得各街镇的具体播出时间。


本期节目邀请到九亭镇党委副书记、镇长沈明。


沈明首先介绍了九亭镇开展城市精细化管理的工作措施和管理特色,随后对4名市民代表的提问作了回应。


《城市精细化管理》九亭 来自上海松江 30:00


动迁安置房


沈明表示,九亭家园是九亭的动迁居民第一个商品住宅安置小区,小区的物业管理是市场化运作的。从实际效果结合居民反馈来看,物业管理上确实存在不到位、不规范的地方,主要在于物业服务企业的积极性、专业性和责任感不强;镇有关职能部门、基层单位的监管力度、宣传引导力度不够;居民自身的农村生活习惯较难改变、物业缴费观念不强等多方面原因。


镇政府在今年上半年,通过“片长制”工作,全面整治小区环境脏乱差问题,改善小区硬件设施设备。其次,研究制定《九亭家园物业服务企业绩效考核办法》,建立由开发商、居委会、房管所、社区办、小区居民代表等人员组成的考核小组,通过日常巡查和定期考核相结合,加大对物业服务企业的指导、督促和监管。此外,还研究制定了《九亭家园物业费收缴机制有关建议措施》,更加科学的设定动迁安置小区物业费收缴、补贴模式,同时加大对小区居民的宣传引导,提升缴费意识,努力确保小区物业服务企业的正常、良性运转,形成多方工作合力,共同推进小区物业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


▼九亭家园1期

楼道内乱停


九亭家园二期、三期建设进度的问题,九亭家园二期项目于2017年年初正式开工,二期项目总占地173亩,总建筑面积25.8万平方米,合计2054套,于今年4月底完成结构封顶,预计于2019年春节后交付使用。九亭家园三期项目总占地265.2亩,总建筑面积42万平方米,合计3346套,现在正处于土地储备阶段,已完成用地规划许可,争取年内开工,争取2020年交付使用。


▼九亭家园2期


农民自建小区


沈明回应,针对群众对农民自建小区环境问题的呼声,从去年3月份开始,九亭镇启动实施“片长制”社区综合治理工作,将全镇83个住宅小区及周边区域划分成14个“片”,由镇领导班子成员包干挂帅,着重解决片区内的疑难杂症,和群众反映突出的“急难愁盼”事情。


在整治过程中,坚持“拆—建—管”三措并举。“拆”:把违章建筑拆掉。“建”:根据小区居民的实际需要实施停车位改造、绿化补种、路面修复、路灯和技防安装等“五小工程”。“管”: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请社会化第三方力量进入小区,建立长效管理机制,防止乱象问题回潮,全面提升小区环境。通过三管齐下,让九亭农民自建房小区越来越有序,越来越规范,贴近九亭镇的生态宜居的建设目标。


中心绿地公园及产业规划


沈明回应,近两年,九亭通过“五违四必”整治拆除腾地,其中4500亩作为青松生态廊道用地,改善九亭地区的生态环境,生态廊道一期工程中心路绿地占地近1500亩,是青松生态廊道中心的一个组成部分,分中心路西侧和东侧。西侧绿地苗木、草坪、道路及相应配套设施基本建设完成,目前绿地内两个公共厕所正在铺设排污管道,预计到5月底接通市政污水管道。东侧绿地正在建设中,预计到6月底全部结束。目前正在完善设施和管理问题,比如绿地内还需要配备一定数量的安保和保洁人员;河道周边、停车场等设施。已着手研究并成立生态廊道管理办公室,着重负责中心绿地对外开放后的日常管理,预计六月中下旬人员全部配备到位,对外开放。到时,居民朋友们可以去放飞心情,亲近大自然。


▼中心绿地公园

对于产业和规划方面,九亭镇围绕区委“一个目标、三大举措”的总体部署,秉承产城深度融合、城市有机更新的先进规划理念,塑造全新的“九科模式”,在久富开发区内规划了1200亩的大健康产业区,打造九亭“科创之谷、人文之芯、生态之洲”,实现生态、生产、生活的“三生融合”,成为一座引领发展、示范未来的科技创新之城。


九亭的产业主要分为两块,一是九科绿洲产业园,围绕生命健康为主,打造生命健康产业园,包括生物医药、医疗器械、生命大分子研究等内容。二是松江高科技园。将规划打造人工智能产业园,以人工智能为主,包括智能制造,先进制造业类企业。根据九亭产业基础和未来发展潜质,正在加快编制产业发展战略,切实推动产业提质增效,打造城市更新实践区,产城深度融合示范区,由此进一步增强九亭的经济,给九亭地区的居民带来真正的便利和实惠。


年轻人参与社区治理


沈明回应,近两年来,九亭镇积极把“互联网+”的理念和信息化的手段运用到社区建设和管理中,大力推进“社区一站通”项目建设。这是一个融信息发布、便民服务、多方互动、问题处置等功能为一体的社区治理平台,也是九亭镇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也是“创新社会治理”、“推进城市管理精细化”工作的重要抓手。


九亭的居民们只需关注本小区的“社区一站通”订阅号,不出家门,只需“动动手指”即可掌握社区办事指南,预约办理相关业务,还可以及时了解社区的工作动态和活动信息,反映小区管理问题,沟通意见诉求,参与社区治理。而且,为了更好地服务小区居民,“社区一站通”还在不断丰富“线上”服务功能,比如陆续上线了社区事务受理预约功能,还有公交路线、公积金、养老保险等16项信息查询功能等等。


随后,沈明还认真回答了“上海松江”微信平台上网友们关于广场舞扰民、沪亭南路部分路段老化失修、引进优质教育资源等问题。


沈明还分享了城市精细化管理和大调研的感想,写下了这篇手记。


调研手记:

当好小镇“管家”,关注家门口的每个角落


老百姓是我们工作的重心,心里装着百姓,才能把事情做好、做实。随着城市发展越来越快,我们的生活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管理问题越来越突出,城市精细化工作更需要像“绣花”一样一针一线,线在针上,针针在线,才能勾勒出美好家园的模样。为了这个“家”的美好,我更愿意走出办公室,经常到“家”的各个角落看看。


这两天,我和几位负责同志决定去几个问题河道,现场去走一走,“把把脉”看看这些问题河道的“病因”是什么,为什么会“生病”。


经过几天的调研,无论是虬泾路上的截污井和河道水质的情况,繁荣河沿岸的雨污混流,抑或是兴联中心村的小涞港违法捕鱼,还是亭福浜南段沿河有白色的污水,河道有异味等,地区断头河多、排污不规范等情况较为集中,直接造成了河道污染、甚至黑臭的现象,且以往较为粗放式的发展给生态环境造成了很大影响。


我们说:问题在水里,根子在岸上。水质好不好,河道清不清,都与市民的生活质量和生态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水的问题解决好了,我们的生态工作才能说有所进步了。所以,这些问题河道亟待整治。让干净的河流在九亭地区一个接着一个。老百姓满意了,幸福指数高了,我们的工作才更有干劲,我们的城市才有活力。



我还对“家”门口的菜场特别关注。正所谓“民以食为天”,菜市场与市民日常生活息息相关,食品安全关系家庭安全,必须在管理和服务方面跟上市民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和需求。于是我特地来到北场农贸市场查看经营情况,包括内部卫生环境、人员构成、进货渠道等。在市场内我发现地面上的蔬果垃圾堆放比较杂乱,地上的果皮等对来往路人,特别是行动不便的老年人产生安全隐患。我对市场管理方说,“要加强市场内的环境卫生,地面要清、无水迹,以免给买菜的市民造成不便,对一些行动不便的老年人,要提供一些人性化的服务。”我想城市精细化管理就应该从关心市民的一点一滴体现,让“家”人有幸福感和获得感。


有一天下班后,我在小区里边走边看,遇到爱聊天的市民就停下来和他们聊一聊。当我说到“社区一站通”时,有的市民还不是非常了解,还需要通过各种各样的宣传方式多加宣传。其实,对于市民而言,都可以尝试通过“社区一站通”与居委会进行沟通、交流。就比如象屿品城居民区,就通过“社区一站通”发布小区配电房大面积渗水的消息,第一时间告知市民,部分楼栋突然断电断水的原因及当前抢修进程,及时安抚情绪,得到市民的理解和支持,起到了很好的舆论引导作用。


当然,信息化给我们的城市管理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挑战,需要“家长”们的共同协作,才能构建起一个和谐、美丽、幸福的家园。九亭在城市管理精细化工作中,就采用了“三长制”实践城市管理精细化。以区域环境综合整治为契机,不断创新城市管理手段,在规定动作“河长制”基础上,创新实践自选动作“街长制”和“片长制”,三制并举探索“绣花式”的精细化城市管理。“三长制”以党建为引领,传承了“五违四必”包干工作法,压缩管理层级,约请资源,统筹协调,精细织密城市管理网络,实现社会治理问题的全覆盖和快速有效解决。


尽管,九亭在城市共治共建共享和社会治理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尝试,但对标市民的期盼,对照市委、区委的目标要求,我们还有很多需要进一步改善、提高的地方,还有很多领域需要我们继续沉下心、俯下身、认认真真研究协调处置。为此,我们也会将一如既往,继续唯实唯干、克难奋进,为创建“生态、宜居、宜业”现代化新九亭目标奋斗。

资料来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