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的湖南衡州衡阳县,有一位大居士,名叫庞蕴,跟随马祖道一禅师学佛,被誉称为达摩东来开立禅宗之后“白衣居士第一人”,与梁代之傅大士并称为东土维摩。
庞居士家中很有钱,是大富翁,学佛得道后,他将大量钱财沉入湘江,人问他为甚么不用来布施,他说,不想将钱财来累人。 他说人没有钱不会做坏事,把钱给人了,这人会去做坏事,就是帮人造恶业,所以宁可把财产沉到江中。 江心沉财之后,他们就变成了家徒四壁,就靠编织篮子过日子,靠自己的劳力吃饭。这也是庞蕴同门师兄弟百丈禅师(749-814)的教训,百丈禅师主张一日不作一日不食,自己到了七八十岁还是照样耕作。 庞居士与马祖初见时,问道:“不与万法为侣者是什么人?” 马祖答:“待汝一口吸尽西江水,即向汝道。” 居士言下豁然大悟,复呈一偈:“十方同一会,各各学无为,此是选佛处,心空及第归。” 庞居士自己学成后,带动老婆、子女一家四口,齐齐参禅,都得到很大的成就。 庞居士一日在茅庐里打坐,忽然说:“难难难,十石油麻树上摊。”那是感叹证悟本觉之难,将十担油麻摊在树叶上,那当然很难。 他的老婆却说:“易易易,如下眠床脚踏地。”那便是禅宗的家常日用,若着意去追求本觉,当然难,其实日用家常便已经就是本觉,连下床踏地都是,因为下床踏地不须作意,也不落任何名言概念。 他们的女儿灵照却说:“也不难、也不易,百草头上祖师意。”这就是说如来法身与如来法身功德,一切事物以如来法身为基而成显现,其能成显现则靠如来法身功德,因此,知道百草都有如来法身功德,晓得日用家常便即是如来藏境界的生活,便能顿时证入本觉。 他们一家最后的结局最有意思。 庞居士准备正午离世,在床上打座。他叫女儿灵照去看看,太阳到了头顶没有,灵照回来说,太阳已到头顶,不过日蚀,庞居士于是起身去看,灵照立即坐在他打座的座位上,自在地去了。 庞居士回来一看,笑女儿居然要争先一步,说道:“俊哉!吾说之在前,行之在后。”于是更延七日而死。 庞老太太见庞居士走了,便往田中找儿子去,告诉他这个消息,他的儿子正在锄地,一听,那我也走,靠着锄头随即迁化,几日之间,一家四口去了三口,老婆子去不得,因为还要办后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