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宋词中的成语10】欧阳修之“倡条冶叶”:醉翁的丑闻

 陆一2 2018-05-24
【成语1】画荻教子
【释义】用芦苇杆在地上书画教育儿子读书。用以称赞母亲教子有方。
【出处】《宋史·欧阳修传》:“家贫,致以荻画地学书。”
【成语2】醉翁之意不在酒
【释义】原意是自己的真意不在喝酒,而在于欣赏山里的风景。后用来表示本意不在此而在别的方面。
【出处】宋·欧阳修《醉翁亭记》:“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成语3】倡条冶叶
【释义】倡:通‘娼’;冶:妖艳。原形容杨柳的枝叶婀娜多姿。后比喻任人玩赏攀折的花草枝叶。借指妓女。
【出处】宋·欧阳修《玉楼春》词:“倡条冶叶恣留连,飘荡轻于花上絮。”

图片发自简书App


妹妹带着前夫留下的女孩来投奔了,欧阳修不能不接收,一是亲情使然,二是自己小时也有过跟母亲投奔别人的经历。

一想到小时候,欧阳修心中的滋味总是不好受。他四岁的那一年,在泰州做官的父亲去世了。为了生存,母亲只好带着他,去投奔在随州做官的叔父。

寄人篱下的日子是很难的,平时连吃饭都成了问题,读书识字只能是一种奢望。好在母亲郑氏知书达理,一有空闲,她就教欧阳修认字。没有纸笔,她就用一截芦苇,在地上一笔一画地写字给欧阳修看,并耐心地教读教写。

等小欧阳修认识一定量的字后,郑氏又开始教他诵读古诗文。母亲教的东西都学完了,欧阳修又开始主动去借书来读。当时随州城南的李家,藏书丰富,欧阳修和李家公子交好,得以借阅大量好书。在高效率、高质量的阅读中,欧阳修的诗赋创作水平不断提升。

尽管那时在叔父家的生活非常清苦,但有了叔父的收留,欧阳修和母亲总算有了落脚之处。现在妹妹来了,他当然要尽到当哥哥的责任了。

就这样,日子波澜不惊地过去了四五年。

庆历三年(1043),参知政事范仲淹主持的“庆历新政”开始了,但到了第二年,此项改革就因为保守派的阻挠宣告失败,参与推行改革的范仲淹、韩琦、富弼等人都遭到了贬官。

欧阳修支持新政,范仲淹等人遭遇不公后,他立即上书,为他们鸣不平。

扳倒改革派的反对派们见欧阳修多事,就想把他也顺便一块修理了,但一时又找不到合适的借口。

在这关键时刻,欧阳修的外甥女张氏出事了。

张氏来到欧阳修家几年后,就嫁给了欧阳修的侄子欧阳晟。婚后的张氏不好好过日子,趁丈夫不在家时,却跟家仆好上了。

事情败露,张氏被告上了公堂。

公堂之上,张氏为开脱罪名,竟将欧阳修也扯了进去,说她出嫁前已与这个舅父有了奸情。欧阳修连忙辩白,谁知张氏又说欧阳修贪占她的嫁妆钱。

此案的总负责人是谏官钱明逸,他与欧阳修有私人恩怨,且是“庆历新政”的反对者。他认为欧阳修与张氏有染,是因为欧阳修曾写过这样一首词:

【望江南】江南柳,叶小未成阴。人为丝轻那忍折,莺怜枝嫩不胜吟。留取待春深。
十四五,闲抱琵琶寻。堂上簸钱堂下走,恁时相见已留心。何况到如今。

这词的确能让人想入非非,但要将其作为罪证,那实在是勉强了点。

虽然张氏所供的欧阳修的罪名,都没有找到确凿证据,但最后欧阳修还是受到了处理——免去龙图阁直学士的头衔,被贬往滁州。

在滁州,欧阳修虽然心里不太痛快,但那儿的山水风光很美。陶醉于山光水色之间,畅饮悠游,与民同乐,既修炼了身心,也赢得了一方民众的爱戴,未尝不是件幸事。

在滁州丰山脚下的一眼清泉边,欧阳修让人建了一座凉亭,谓之“丰乐亭”,为此,他还写了篇《丰乐亭记》。

在另一座山——琅琊山的风景最美处,也有一泉,叫酿泉,泉边也有一亭,那亭是山上的智仙和尚建的,欧阳修经常来此赏景喝酒,因此欧阳修就给亭子取了个“醉翁亭”的名字,且专门写了篇《醉翁亭记》: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

在滁州,欧阳修修炼成了“醉翁”。三年后,他又调任扬州太守。扬州没有山,但不缺的是美酒和美女。

在扬州,欧阳修充分展现他爱玩、会玩的一面。当时,他在扬州城内建了一座豪华的“平山堂”,平时的宴饮娱乐都在那里进行。

每次宴饮,欧阳修都会呼朋引伴地喊来许多客人,有时还要将插着荷花的瓶子,分别放在客人座位之间。喝酒开始时,欧阳修就让官妓拿起一支荷花交给客人,让客人依次摘掉一片花瓣,谁摘到最后一片,谁就喝酒。客人们借着酒兴,乐此不疲,常常深夜方归。

只在扬州待了不到一年,欧阳修又调到了颍州(今安徽阜阳)。

一到颍州,欧阳修就爱上了这个地方,因为这里有可以媲美杭州西湖的颍州西湖。

爱颍州,欧阳修干脆将家安在了这个地方。

但欧阳修不久就又被调离了颍州,去了应天(今商丘),接着就被仁宗召回京城了。到京后,欧阳修就有了翰林学士、史馆修撰的身份。

我们都知道“唐宋八大家”,其中六位是宋代的,分别为: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欧阳修,而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四人都是出自欧阳修门下,苏轼、苏辙和曾巩又是在嘉祐二年(1057年),欧阳修以翰林学士身分主持的进士考试中,同时脱颖而出的。

后来身居高位(枢密副使、参知政事、刑部尚书、兵部尚书等),欧阳修依然激赏和推荐那些具有真才实学的人,比如包拯、张载、程颢、司马光等。

英宗治平二年(1065年),欧阳修请求到地方任职,但没被批准。两年后,殿中侍御史蒋之奇竟然恶意造谣,说欧阳修与其儿媳妇有奸情。

虽然最终查证的结果是无中生有,但欧阳修“私从子妇”的名声却传遍了朝野,这让欧阳修非常气愤,觉得朝中水太深、坑太多,为此多次提出辞职的要求。可英宗就是不放他走。

从此欧阳修就越来越消极了。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王安石推行新法,欧阳修对青苗法不认可,拒不执行。次年,朝廷又给他加官,让他任检校太保、宣徽南院使什么的,他坚决不接受,而情愿到蔡州(今河南汝南)当知州。

这一年,他已经六十四岁了,他觉得他也该歇歇了。他认为家有一万卷藏书,金石遗文一千卷,琴一张,棋一局,酒一壶,加上他这一个老头,做个“六一居士”,岂不快哉?

欧阳修退休后,选择在颖州终老。在颖养老期间,他深爱着西湖,怎么看西湖都好,为此,先后连写了十首《采桑子》来赞美西湖,下面分别是十首词的首句:

轻舟短棹西湖好
春深雨过西湖好
画船载酒西湖好
群芳过后西湖好
何人解赏西湖好
清明上巳西湖好
荷花开后西湖好
天容水色西湖好
残霞夕照西湖好
平生为爱西湖好

在欧阳修眼中,颖州西湖无时无处不好。西湖这么好,可惜,退休后的他只在西湖边住了一年,就去世长辞了。

欧阳修在六十六年的人生旅途中,留下了太多脍炙人口的诗文,也留下了太多闪光的踪迹和为人为文的佳话,但也总有一些绯闻缠上他,让他的履历上不时地会出现一个污点。

欧阳修有风流的一面,这似乎毋庸置疑。但他是不是会乱伦或滥情呢?相信许多人都不太愿意相信。他曾写过这样一首词:

【玉楼春】南园粉蝶能无数。度翠穿红来复去。倡条冶叶恣留连,飘荡轻于花上絮。
朱阑夜夜风兼露。宿粉栖香无定所。多情翻却似无情,赢得百花无限妒。

词中说那些“采花郎”就像南园蝴蝶一样,在“倡条冶叶”间随意留连,像柳絮一样处处留情,这不是什么多情,分明是无情!

看来,欧阳修是不愿做那样的“南园粉蝶”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