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认识白塞病 13篇

 子孙满堂康复师 2018-05-24

  白塞病(Behcet病)是一种血管炎。1937年,土耳其皮肤科医生白塞(Behcet)首先报告了—种以口、眼、外阴病变为特点的疾病。之后,以他的名字命名此病,这就是白塞病。这种血管炎并非由细菌等微生物感染引起的,而是一种无菌性炎症。它是一种以血管炎为基本病变的慢性、进行性、复发性多系统损害的疾病。
本病的血管炎涉及全身不同部位的大中小动脉、静脉,如主动脉、腔静脉、肺动脉、肺静脉、下肢动静脉等,但一般以侵犯小动脉、小静脉及遍布全身的、极微小的微血管为主。血管的炎症可引起血管坏死、破裂或者管腔狭窄、血栓形成,从而进一步造成与病变血管有关的器官或组织的损害。众所周知,人的血管是遍布全身的,因而,这种血管炎性疾病也是一种全身性、多系统的疾病,它可以累及皮肤、粘膜、眼、心血管、胃肠、泌尿、关节、神经等许多器官,引起以眼部、口腔、外阴炎症和溃疡为主要表现的疾病,统称为口、眼、生殖器三联症。
本病在世界许多国家均有出现,东方国家略多,尤其是经丝绸之路的土耳其、伊朗等国较多见。日本报道较多。我国报道患病率为0.14%。以25~35岁年轻人多见,男女比例相近。男性似多于女性,而且病情似比女性严重。

此病的病因目前尚不清楚。根据研究,有以下几种可能:
(1)遗传因素:本病有地区性发病倾向,即某些地区发病较多。对表明人类遗传特征的物质HLA的研究发现,在白塞病高发病区,病人HLA—B5及HLA-B51的阳性率比正常人高6倍。因此, 有人提出,这两种HLA类型所代表的遗传特征可能是白塞病发病的内环境。但是,白塞病病人并非每例均有HLA—B5或HLA—B51阳性。所以,遗传因素还不能肯定为病因。
(2)感染因素:即细菌或病毒侵犯人体引起发病。国内学者发现,本病病人中,有三分之—人过去患过结核病或者正在患结核病,而且部分病人经过治疗结核病后,不仅结核治愈,而且白塞病症状也有好转。近年,人们又发现单纯疱疹病毒和溶血性链球菌也与本病有关,但尚未肯定为本病病因。
(3)免疫失调:医学家们在许多病变部位,如血管周围、脑脊液和血管壁等病损处可以见到与免疫反应有关的淋巴细胞及免疫球蛋白、补体出现;病人血中有自身抗体,如抗口腔粘膜抗体、抗动脉壁抗体等和血中免疫球蛋白升高,淋巴细胞的正常比例消失等等。因此,提示免疫失调在本病发病中占有重要地位。
(4)微量元素:病人病变组织多种微量元素含量增高,如有机氯、有机磷和铜离子。有人发现某些微量元素如锌、硒缺乏与白塞病有关。
多数白塞病病人可有眼部的损害,多在出现口腔溃疡数年后发生。这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因为它可以导致失明。早期眼部病变多为单一病变,主要表现为葡萄膜炎、角膜炎、角膜溃疡、疱疹性结膜炎、巩膜炎、前房积脓、视网膜动脉炎和静脉炎、球后视神经炎及眼底出血等。如果作眼底检查,可以见到视网膜出血,动脉、静脉闭塞,视神经萎缩。由于视神经和视网膜是人体产生视觉的重要结构,显然,眼底出血、玻璃体混浊以及视神经、视网膜病变会影响视力,以致失明。所以白塞病病人—定要重视眼部的检查和治疗。
(1)皮肤:常见下肢结节红斑,结节红斑好发于小腿前面伸侧,有时也发生于后面屈侧及大腿、上肢和臀部等。红斑直径为1~5厘米大小,呈鲜红色,圆形或椭圆形结节,稍高出皮面,表面光滑,边界不清,中等硬度,压之疼痛。有时数个结节融合成大的肿块,约2~3周后,结节由鲜红变暗红,逐渐消失,无破溃,结节部位常有水肿。除结节红斑外,还可有毛囊炎以及面部、颈部的痤疮样皮疹和略高于皮面,为化脓性的小丘疹。

  (2)关节:一半以上的病人有关节痛,但通常无关节肿。膝关节痛较多见。关节受累与类风湿关节炎不同,不会出现骨质破坏,也不会出现关节畸形。
(1)胃肠道:若是胃肠道的血管受累及,就可以造成腹部和胃肠的病变。胃肠道可发生多发性溃疡,以回肠和盲肠相接的回盲部多见。临床表现为腹痛、腹泻、出血、穿孔,并可以反复发作。有的病人仅注意到白塞病的眼、口、生殖器部位的病变,而忽略了腹痛可能是本病的又一个重要表现。当病人右下腹疼痛时,往往误诊为阑尾炎而手术,或误诊为克隆病或溃疡性结肠炎。有的病人术后切开处经久不愈,造成肠瘘、肠腔狭窄等后遗症。所以,当白塞病病人有右下腹疼痛时要想到是否为白塞病的肠病表现。
  (2)脑部:少数病人会有中枢神经受累。产生脑膜炎、脑炎、偏瘫、颅压升高,以及锥体束、小脑脑干、脊髓、脑神经等受损的症状。病人可有意识障碍、瘫痪、行动不稳、感觉失常等。出现脑部受累者表明病情严重。
  (3)大血管:少数病人有大动脉和大静脉的狭窄、闭塞和血栓形成。肺动脉受影响导致肺动脉高压、肺出血,肢体动脉检塞导致尹指和足趾末端坏死及无脉,俗称无脉症。
口腔护理 

  每天定时采用1:5000洗必泰溶液,1:5000高锰酸钾或0.25%金霉素溶液漱口,这样可以达到消炎,止痛。促进组织愈合的目的。当然,也可以采用清热解毒的中药煎水漱口。
 眼部护理

  因眼部主要症状是化脓性虹膜睫状体炎,表现为结膜呈睫状充血,因此应该保持眼部卫生,经常采用抗炎类眼药点眼,同时应该每日根据病情发展情况配合点1%的阿托品眼药水,防止虹膜后粘连.

此病的病因目前尚不清楚。根据研究,有以下几种可能:
(1)遗传因素:本病有地区性发病倾向,即某些地区发病较多。对表明人类遗传特征的物质HLA的研究发现,在白塞病高发病区,病人HLA—B5及HLA-B51的阳性率比正常人高6倍。因此,有人提出,这两种HLA类型所代表的遗传特征可能是白塞病发病的内环境。但是,白塞病病人并非每例均有HLA—B5或HLA—B51阳性。所以,遗传因素还不能肯定为病因。
(2)感染因素:即细菌或病毒侵犯人体引起发病。国内学者发现,本病病人中,有三分之—人过去患过结核病或者正在患结核病,而且部分病人经过治疗结核病后,不仅结核治愈,而且白塞病症状也有好转。近年,人们又发现单纯疱疹病毒和溶血性链球菌也与本病有关,但尚未肯定为本病病因。
(3)免疫失调:医学家们在许多病变部位,如血管周围、脑脊液和血管壁等病损处可以见到与免疫反应有关的淋巴细胞及免疫球蛋白、补体出现;病人血中有自身抗体,如抗口腔粘膜抗体、抗动脉壁抗体等和血中免疫球蛋白升高,淋巴细胞的正常比例消失等等。因此,提示免疫失调在本病发病中占有重要地位。
(4)微量元素:病人病变组织多种微量元素含量增高,如有机氯、有机磷和铜离子。有人发现某些微量元素如锌、硒缺乏与白塞病有关。
多数白塞病病人可有眼部的损害,多在出现口腔溃疡数年后发生。这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因为它可以导致失明。早期眼部病变多为单一病变,主要表现为葡萄膜炎、角膜炎、角膜溃疡、疱疹性结膜炎、巩膜炎、前房积脓、视网膜动脉炎和静脉炎、球后视神经炎及眼底出血等。如果作眼底检查,可以见到视网膜出血,动脉、静脉闭塞,视神经萎缩。由于视神经和视网膜是人体产生视觉的重要结构,显然,眼底出血、玻璃体混浊以及视神经、视网膜病变会影响视力,以致失明。所以白塞病病人—定要重视眼部的检查和治疗。
(1)皮肤:常见下肢结节红斑,结节红斑好发于小腿前面伸侧,有时也发生于后面屈侧及大腿、上肢和臀部等。红斑直径为1~5厘米大小,呈鲜红色,圆形或椭圆形结节,稍高出皮面,表面光滑,边界不清,中等硬度,压之疼痛。有时数个结节融合成大的肿块,约2~3周后,结节由鲜红变暗红,逐渐消失,无破溃,结节部位常有水肿。除结节红斑外,还可有毛囊炎以及面部、颈部的痤疮样皮疹和略高于皮面,为化脓性的小丘疹。

  (2)关节:一半以上的病人有关节痛,但通常无关节肿。膝关节痛较多见。关节受累与类风湿关节炎不同,不会出现骨质破坏,也不会出现关节畸形。
(1)胃肠道:若是胃肠道的血管受累及,就可以造成腹部和胃肠的病变。胃肠道可发生多发性溃疡,以回肠和盲肠相接的回盲部多见。临床表现为腹痛、腹泻、出血、穿孔,并可以反复发作。有的病人仅注意到白塞病的眼、口、生殖器部位的病变,而忽略了腹痛可能是本病的又一个重要表现。当病人右下腹疼痛时,往往误诊为阑尾炎而手术,或误诊为克隆病或溃疡性结肠炎。有的病人术后切开处经久不愈,造成肠瘘、肠腔狭窄等后遗症。所以,当白塞病病人有右下腹疼痛时要想到是否为白塞病的肠病表现。
  (2)脑部:少数病人会有中枢神经受累。产生脑膜炎、脑炎、偏瘫、颅压升高,以及锥体束、小脑脑干、脊髓、脑神经等受损的症状。病人可有意识障碍、瘫痪、行动不稳、感觉失常等。出现脑部受累者表明病情严重。
  (3)大血管:少数病人有大动脉和大静脉的狭窄、闭塞和血栓形成。肺动脉受影响导致肺动脉高压、肺出血,肢体动脉检塞导致尹指和足趾末端坏死及无脉,俗称无脉症。
口腔护理 

  每天定时采用1:5000洗必泰溶液,1:5000高锰酸钾或0.25%金霉素溶液漱口,这样可以达到消炎,止痛。促进组织愈合的目的。当然,也可以采用清热解毒的中药煎水漱口。
 眼部护理

  因眼部主要症状是化脓性虹膜睫状体炎,表现为结膜呈睫状充血,因此应该保持眼部卫生,经常采用抗炎类眼药点眼,同时应该每日根据病情发展情况配合点1%的阿托品眼药水,防止虹膜后粘连.
 
偏瘫康复‘省钱’秘方(原创) - 子孙满堂 - zheng101052c子孙满堂的博客
 
偏瘫康复‘省钱’秘方(原创) - 子孙满堂 - zheng101052c子孙满堂的博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