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还在吃这些东西吗?每年有50万人因它而死亡,世卫组织呼吁5年内停用!

 畅 想 2018-05-24

说冬道西 来自CCTV生活圈 07:00

▲ 点击收听

最新消息

近日,世界卫生组织发布方案,呼吁各国5年内彻底消除食品中的人造反式脂肪。倡议每天的热量摄入中来自饱和脂肪的热量不应超过10%,来自反式脂肪的热量不应超过1%,以降低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同时,世卫组织还发布了名为“取代”的行动指导方案,计划在2023年之前彻底清除全球食品供应链中使用的人造反式脂肪。反式脂肪又名反式脂肪酸,是所有含有反式双键的不饱和脂肪酸的总称。在牛羊肉、牛奶及其制品中存在少量的天然反式脂肪,这是因为牛是反刍动物,在它的胃里有很多细菌参与消化过程,会发酵产生反式脂肪,这些反式脂肪会进入牛的体内,大约占到总脂肪的2%-5%。可可脂和棕榈油等一些植物中提取的产物中也含有一定量的反式脂肪。而人造反式脂肪的主要来源是部分氢化处理的植物油。这种油具有耐高温、不易变质、存放久等优点,能延长货架期,增加产品稳定性,降低成本,在炸鸡、薯条、爆米花、饼干、蛋糕等食品中使用比较普遍。


世卫组织的数据显示,2016年全球约72%的死亡与非传染性疾病相关,而非传染性疾病造成的死亡中,约一半与心血管疾病相关。饮食不健康、缺乏锻炼和吸烟等都是导致人罹患心血管疾病的因素。其中,饮食中大量摄入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会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反式脂肪酸有哪些危害呢?如何识别食物中是否有反式脂肪酸?我们又应该如何告别反式脂肪酸呢?别急,小圈儿这就打你去了解一下!



反式脂肪酸有哪些危害?


反式脂肪最大的健康危害是,会增加人们罹患心血管疾病等的风险,对公共卫生构成潜在威胁。世卫组织估计,反式脂肪的摄入每年在全球范围内导致超过50万人死于心血管疾病。而且,研究表明,反式脂肪让人发胖的能力是正常不饱和脂肪酸的7倍!长期大量摄入反式脂肪,还会让人体产生胰岛素抵抗,增加糖尿病的风险。此外,生育能力下降、幼儿智力发育不良,都与反式脂肪的摄入密切相关。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圣迭戈分校2012年进行的一项研究发现,不论年纪大小,那些常吃含有反式脂肪食物的人更具攻击性。美国州立圣迭戈大学2015年完成的一项研究发现,摄入反式脂肪较多的人会出现“情绪意识困难”,也就是情绪的“清晰度”水平较低。相反,反式脂肪摄入量较少的人能够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


如何识别食物成分表中是否有反式脂肪酸?


我们买东西时尽量避开含有反式脂肪的产品,所以,下次去超市一定要仔细查看食物成分表,看看其中有没有“trans fat”这个字眼。然而!只看表面是远远不够的,成分表还有很多陷阱。现在很多生厂商也比较狡猾,根据国家标准的规定,如果每份产品含有0克至少于0.5克的反式脂肪,产品都可以列为“0g反式脂肪”,但这不代表真的没有,这时我们就要继续寻找反式脂肪的“另一个名字”了!那就是“不完全氢化油”(partially hydrogenated oils),它也最好列入“成分黑名单”中,它是反式脂肪的主要来源,这种油常用于生产糕点、烘焙食品和一些包装食品中,来延长保质期。除此之外,配料表中含有“氢化油hydrogenated oils”、 “氢化菜油hydrogenated vegetable oil”、“固体菜油solid vegetable oil”、“酥油/雪白奶油shortening”的食物也都有可能含有反式脂肪,最好不要买。


如何告别反式脂肪酸?


(1)要想告别反式脂肪,就要改变你从前的一些生活习惯。


(2)多吃水果、蔬菜、全谷物、低脂乳制品、家禽、鱼和坚果。


(3)多食用未氢化植物油,如油菜籽、红花、向日葵或橄榄油。


(4)少吃红肉(牛肉、猪肉、羊肉)和含糖食品(起酥点心、曲奇、威化饼干、蛋黄派、泡芙等等)和饮料。


(5)购买食品时注意看好食品标签上反式脂肪酸的含量,尽量选择不含反式脂肪酸或反式脂肪酸含量低的食物。


(6)控制烹饪过程中植物油的使用量,避免油温过高和反复煎炒烹炸。


(7)只有坚持健康的饮食习惯,才能远离反式脂肪,远离疾病!


大家帮助大家~

快来发视频吧~:生活中的大事小情,只要是你不知道的事,或者身边有趣、新鲜、实用的都可以拍个视频上央视!你可以拍个视频提问,也可以拍个视频解答,拿起手机拍摄吧,小圈在这里等着你~❤️


投稿须知:如果使用手机拍摄,请务必采用竖拍摄。如需展示物品,可边拍边解说~



听完说冬道西,《生活圈》节目马上开始!今天节目有什么精彩内容?别忘了准时收看,CCTV1早8:36分《生活圈》! 

主编|关芳

编辑|赵蔻蔻 

视频|李庆波                              

维护|赵蔻蔻 


部分内容来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