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准噶尔汗国的兴起和漠北蒙古归属清朝(3)

 墨香笙樵 2018-05-25
 17世纪30年代、由于各部统治集团之间的矛盾,寻求新牧场和宗教信仰的需要以及沙俄节节南侵的威胁,土尔扈特部首领和鄂尔勒克率其部和部分杜尔伯特部、和硕特部5万余帐,越过哈萨克大草原,长途跋涉,迁到伏尔加河下游驻牧,和硕特也在其首领图鲁拜琥(固始汗)领导下迁入青海,后进而向西南占领西藏。 


    17世纪中期,面对沙俄入侵的威胁和清军统一漠南蒙古的形势,漠西蒙古和喀尔喀蒙古的封建主意识到,维护封建统治,加强封建秩序,巩固和加强部落的内部团结,一致对外的重要性。基于这种共同利益的认识,1640年(清崇德五年)九月,在准噶尔部首领巴图尔珲台吉的倡导和支持下,联合喀尔喀蒙古札萨克图汗,在塔尔巴哈台召开了厄鲁特和喀尔喀的蒙古封建主会议,有各部44位蒙古封建主参加,制订了《蒙古卫拉特法典》,以此作为维系内部统治、协调各部关系、加强封建统治、共同对外的基础,从而大大加强了准噶尔部的实力地位和蒙古各部的团结,使漠西蒙古地区出现了安定和稳定的局面。巴图尔珲台吉在厄鲁特地区,集中精力,从事生产建设,发展牧业生产,并在其首府今新疆北部和博克赛尔地区大力发展农业和手工业,建立固定居民点,使游牧经济逐渐发展到城镇经济,准噶尔部所在地逐渐成为厄鲁特蒙古的政治、经济中心。由于准噶尔经济和军事实力大大增强,和哈萨克、布鲁特 (柯尔克孜)等族经常发生纠纷和战争。准噶尔由伊犁河流域迅速向西南楚河和塔拉斯河流域的哈萨克和柯尔克孜族地区进军,经过无数次的争战,最后取得了决定性胜利,在我国西北建立了以准噶尔贵族为统治核心的,包括厄鲁特各部和一些突厥部落在内的民族政权和地区的统一 政权,故清代往往将准噶尔作为天山南北厄鲁特 (卫拉特)诸部的泛称。有的史书又称之为准噶尔汗国。 


    与此同时,巴图尔珲台吉为保卫厄鲁特领土,与沙俄入侵者进行坚决斗争。 


    1640年后,沙皇政府曾多次遣使携带大批财物来见巴图尔,妄图对他们进行利诱拉拢,遭到了巴图尔的拒绝。他严正地向沙皇使者提出,要侵略军把原属其管辖的地区和布鲁特 (柯尔克孜)人归还给他,并揭露了侵略军种种罪行。巴图尔不屈服于侵略者的淫威,仍派人至被侵略军占领的厄鲁特属地巴拉宾地区征收实物税。侵略军见利诱拉拢无效,就向厄鲁特驻地进行军事进犯,遭到准噶尔等部的顽强抵抗。
 

    1643年(崇德八年)侵略军的魔爪伸人准噶尔驻地亚梅什盐湖地区,大肆劫掠,受到准噶尔部2000人的围袭,侵略军遭受很大伤亡,以失败告终,这就是准噶尔著名的保卫亚梅什湖之战。此后,巴图尔又组织力量袭击被沙俄占领的地区和全歼入侵的侵略军,取得节节胜利,有力地遏制了侵略者的野心。 


    1653年 (清顺治十年),巴图尔珲台吉去世,由其第五子僧格于1664年即位。僧格即位后,一方面加强了和清政府的密切联系,另方面,对外仍继承其父政策,和沙皇侵略者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沙皇政府企图利用准噶尔内部权力交替之机,对僧格进行威胁利诱。从1664年至1670年之间,曾先后派遣5个“使团”到准噶尔地区进行游说活动,要僧格为沙皇效力,归还其臣民捷列乌特人,并故意制造事端,提出所谓“礼仪程序问题”,遭到僧格严正拒绝和斥责。他坚决要求侵略者释放被扣属民,表示要攻打被侵略军占领的属地。 


    1667年 (清康熙六年),僧格率领4000人包围红岩 (今克拉斯诺雅尔斯克)等地,使侵略军胆战心惊,退守据点,日夜坐立不安。从而,僧格挫败了沙俄进一步入侵厄鲁特的阴谋活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